2018~2019一年多資產減少近億,慘!

其實那借個5千萬出來,台股玩個12年累積一億,應該很容易吧!

<===

對我們大部份人 絕對不可能達成! 如果空用理論去想 我的好友小月月 現在沒一百億身家 也有五十億身家了。

[我是不知在詐騙平台前你還中過幾次較大地雷! 以上次來說 R大也能體會 理論 與 實際 有很大差距。]

[原先會進的理論 一年抓70%,但事實就是 連本金也賠上!]



但武林中 還是有一些高手

如百KG大大

還有X大大 [如果我推測無誤 第一年進職場 幾乎就是拿到300萬以上年薪]

還有那位20歲自創業 年營業額就達3000萬,現在手底下 大概20位 名校高材生(我猜應該是清華交大或中字輩)碩士職員
他個人月薪遠遠在新台幣80萬以上


在座各位 哪一位第一年進職場能拿到三百萬?哪一位20歲整 可創業取得年營業額三千萬?


還是短短時間內 從無到有 幾年就有一億資產的上大號版友[聽說未來數年間 設立目標在一百億台幣]


這幾位 哪一個不是百萬中無一的絕絕絕世高手‧‧‧

對我來說根本無法達到的事,他們通通都達到了!!!


要是讓他們進台股 [如果資本足夠], 恐怕一兩年內沒賺個一千億 也有五百億吧! [我是以他們自傳去推測 模擬出 他們應該可以達到]

前提是他們的自傳確實屬實!!


經我長年觀察,這些位 在上01前 幾乎都是絕代高手(區區多少年 累積了一般人一輩子也達不到的存款)!上01後 幾乎進展速度,遠遠不及他們自傳所言!!![可能是01帶塞他們了吼?]






尤其是前十年 從一百萬 賺到 台幣一億的上大號版友。

第十一年 上了01,原本活存簿中的五千萬 沒變成六七千萬(照他賺錢速度 滿一年 勢必最低也要賺到一兩千萬)。

反而變成三千多萬而已?

最慘不忍睹‧‧‧ 這三千多萬 竟然連提取個三十萬 九十萬現錢 現金 也提領不出來?

說真話 這幾個月來 我被嚇到過的 就這一事而已!!! [真的被嚇到了]


=


在我眼中 哪怕版友只有一兩百萬身家 但講話坦率 確實 人也務實 就很值得我欣賞!!!


為何 好幾位 都必須要模擬扮演 就是白手起家 就是短短幾年內 有多少驚人財富! 就算真是這等身份 就值得我欣賞嗎?
Mirage-Ulysses wrote:
R大 請問除了詐騙平台, 其它你所投P2P全是正獲利?
年報酬率大概是?10%~25%之間的P2P?


我是2013年開始追蹤樓主的文, 樓主是每年獲利再投入的方式錢滾錢, 每年都有發文更新投資情況

2012年拿爸媽各一間房增貸1500萬投5年期國債5.41%及銀行理財商品8~18%, 扣除房貸貸款2.3%, 年獲利大約220萬, 年度投資收益率220/1500=14.7%

2013年加計去年獲利, 本金增加至1720萬, 利息收入約230萬, 年度投資收益率230/1720=13.4%

2014年再增資1100萬(工作10餘年存的? 還是私人借貸不清楚), 本金增至3050萬(其中450萬為投資獲利所得), 投資國債5%, 信託基金10%及少量P2P 10~20%, 當年利息收入約350萬, 年度投資收益率350/3050=11.5%

2015年再拿房子增貸, 取得1200萬資金(共增貸2700萬), 本金增加至4600萬(其中800萬為投資獲利所得), 當年利息收入約560萬(合計獲利突破1000萬), 但投資標地信託基金開始有踩雷狀況發生, 年度投資收益率560/4600=12.2%

2016年本金增加至5160萬(其中1360萬為投資獲利所得), 將60%資金改投高報酬的P2P, 利息因人民幣貶值匯損而銳減, 當年收入約700萬, 年度投資收益率700/5160=13.6%

2017年本金增加至5860萬(其中2060萬為投資獲利所得), 將部份資金改投更高報酬50%以上的私募股票代操平台, 當年獲利粗估近1400萬, 年度投資收益率1400/5860=23.9%

2018年本金近7260萬(其中3460萬為投資獲利所得), 把80%資金改投私募股票代操平台, 資金一度達到1.1億, 但因股票代操平台捲款潛逃, 損失8800萬, 剩餘資金2200萬。當年度利息收入粗估近150萬(因房貸金額增加, 損及獲利)。

總計投入實質本金約3800萬(其中2700萬為房屋增貸), 已償還房貸200萬, 未償還房貸2500萬
2019年剩餘資金約2350萬。

以上因為我不是樓主, 實際金額會有幾百萬左右的上下浮動, 但資金的走勢應該是對的? 參考看看即可
現在樓主應該算虧損狀態中... 但還沒到傷筋動骨, 只虧損不到40%, 如果以2012年, 當初一開始的投資方式, 日子還是很好過, 5年左右就可以轉正

附註: 樓主提示2019年, 30% P2P資金有踩雷風險(?), 若全損失, 預計資金再減700萬, 剩餘1650萬, 與起始投資金額相近, 但房貸餘額增加近1倍, 損失超過50%, 達到傷筋動骨的程度

以投資報酬率看, 其實跟台股這些年平均漲幅沒有相差太多(當然被詐騙的爆炸式報酬率不算)
樓主現在本金幾乎都壓在P2P,看來只能轉讓被打很多折數才能拿到錢,只能說樓主心臟夠大顆,要繼續靠P2P凹利息,一直不壯士斷腕,從頭來過.

Mirage-Ulysses wrote:
R大 請問除了詐騙平台, 其它你所投P2P全是正獲利?
年報酬率大概是?10%~25%之間的P2P?


現在共有4個平台出問題阿....出問題的平台要正獲利很難啊...

平台年化目前的話,6~18%吧....(我投的部分)


Mirage-Ulysses wrote:
進詐騙平台(70%~80%) 之前 你所投的(P2P、國債)大概年報酬率為幾%?


若是2017年p2p報酬率約7.X%~22%吧(我投的)

國債約4.X~5.X%...



Mirage-Ulysses wrote:
R大的目標應該都還是立足於 202幾年 要達到總資產幾億。
如果連P2P也跑了,該如何達到目標? (假設台灣房貸利息+本金固定還款 這壓力還是存在!)


沒投詐騙平台才有可能阿,現在投資大部分滅失,能把虧的賺回來就不容易啊,起碼要累積賺一億才會回本!!


saya wrote:
我是2013年開始追...(恕刪)


紀錄真詳細......哈

數字應該有點出入.....詳細的我自己都還要去翻賬....

2017年獲利沒有4000萬拉,誇張....應該是不到300萬RMB。這部分差異太大...

saya wrote:
現在樓主應該算虧損狀態中... 但還沒到傷筋動骨


2018/6就已經8成投資部位都沒了...很傷阿...已經淨負債了...

怎會沒傷筋動骨......

然後2019,又主要有一個佔自己投資30%以上的p2p出問題......

快死了阿.....反正是怎樣就怎樣....只能繼續撐下去啊....


Ruby2012 wrote:
只能轉讓被打很多折數才能拿到錢


很多平台連轉讓功能都沒有...

不然就是能轉讓的平台,沒人接手.......



rickchiu wrote:
紀錄真詳細......哈
數字應該有點出入.....詳細的我自己都還要去翻賬....
2017年獲利沒有4000萬拉,誇張....應該是不到300萬RMB。這部分差異太大...


那我修改一下2017的金額

這幾年都在看大家的另類投資方式, 除了樓主, 還有一個7年無本金退休投資南菲幣基金的我也在關注
最後我自己是用較保守的, 每月慢慢存股

觀看樓主的這麼多篇詳細記錄投資的文章來看,一開始我其實很佩服樓主能把套利交易用得這麼徹底,盡可能地把資產極大化.原則上方法沒太大的問題,重點就是心態到後來已經偏差了(偏離初心了).從最早的幾乎無風險的國債..之後銀行的理財商品..之後風險開始大的P2P..以及損失最大的私募平台,千言萬語只能用一個字來形容就是"貪".以下我根據觀察的想法以及歷來的經驗幫樓主歸納幾個原則:

1.減債

投資來講最怕遇到心理壓力,樓主一開始風生水起沒多大心理壓力,所以借再多的錢都可以理性去判斷如何把利益極大化.直到開始被私募平台倒掉大部分的資金(本金加歷年的獲利後),心理壓力開始大了起來因為開始賺得沒付出的多,只能非理性地將剩下大部分資金都投入P2P.所以這邊先奉勸樓主如果P2P的錢可以提前用盡各種方法贖回的話,想辦法先減掉原來債務,只要債務減了利息降了,相信利用現有的資金還是有機會可以再東山再起.

2.盡最大心力保住本金

目前樓主將大部分剩下的資金重壓在P2P,無非是希望高利可以cover利息的需求,但投入的P2P相信樓主自己心中也有底,嘗到龜苓膏的機率超過50%,以目前樓主十個平台已經翻了四個也快接近這個機率了,不管之後P2P在怎麼賺到利息,光倒掉的本金遠遠大於所得的利息,所以樓主盡可能地撤離P2P吧."留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這句至古名言樓主可以好好體會一下.

3.極大化幾乎無風險的投資

以目前大陸的投資來說再加上樓主自己的研究來看,國債是幾乎無風險其他的銀行理財商品相對風險也低(至少不會龜苓膏),建議樓主把剩下的資金都移往你自認安全的地方,寧可利息差也不要失去本金,當然如果這樣做,你得到的收入一定cover不了該付出的貸款利息,中間的差價就看樓主是否尋求其他方式來彌補,例如再工作有一筆收入或者是父母那邊還有沒有可運用的資產,用最安全的方式利用時間再把原本的本金賺回來,其實可以不用過著心驚膽跳的負債越來越大的人生.

當然以上所列的一定有很多技術方面需要克服,例如如何把資金從P2P抽回,如何把資金調回台灣先減債,如何利用智慧在選擇更安全的投資方法,反正樓主現在什麼不多只有時間最多,你有很多時間可以思考計算如何把貸款壓力降到最低,如何利用相對安全的投資方式來回本.

PS:其實我的財力(無借貸)等同於樓主資金運作最大的時候,因為我也有很好的父母,但我的投資都是利用自己賺的錢,還沒動用過父母給我的資產,所以樓主我的意見你可以參考一下.
nahaha wrote:
盡最大心力保住本金...(恕刪)


網友們原則性的建議,其實大同小異。

樓主要是能聽進,也不會在私募被坑殺後,
又續賭P2P,然後走到現在這一步。

但你也別說太多,他會叫你放投資明細上來證明,不然怎知你是不是嘴炮。也可能放一張群友的投資畫面上來打你臉,強調他有錢朋友好多喔!

強調自己一切數字透明公開,卻無法就事論事,和網友討論思維盲點。沒有建設性反思,這棟樓根本搞笑。

逃避重點到極致,走到這一步,也猜得到下一步。

出國旅遊吃美食。

哈哈哈!

幾年前我就是透過R大的樓開始了解P2P、投資P2P的,
債,就是求穩,所以我只投龍頭,平安集團的陸金服,(中國平安保險是全球市值最大的金融保險集團)
以下兩則報導,大陸P2P最大平台,獲利極低,將淡出經營,指出了一件事,任何用高利息吸引你投資的P2P,倒掉的風險極高,因為P2P平台經營不容易獲利。

陆金服2018年营收30.2亿元 净利润1101万元

陆金所转型消费金融?P2P告别疯狂时代

R大個性敢輸敢贏,性情穩定(無論輸贏都很嘴硬,不黑任何人),建議R大潛心學習,翻身的機會應該在股市。

不要再被過去的輝煌困住了未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