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學生數學解釋:為何台灣 GDP 成長,大學生起薪卻降低?

pk-king- wrote:
寫得還算有物,其實這...(恕刪)
https://ace0156.pixnet.net
pk-king- wrote:
經濟學家將生產要素分為土地(land)、資本(capital)、勞務(labor)以及企業家精神(entrepreneurship)。所謂企業家精神,這是指企業家組織生產、經營管理、努力創新和承擔風險的能力總和,有時簡稱為「企業家才能」或「管理才能」。比較以下兩家公司的基本營運狀況,可以了解為何我們的企業主無法提高員工薪資。



雖然這個例子極端了一點,但也說明在行動裝置供應鏈中,我們的製造業一哥的位置非常不利,上游設計者則獲得了大部分的利潤。我們的企業家對於如何創新、如何與對手競爭、如何配置資源取得供應鏈中有利位置,以及如何經營品牌等「企業家精神」核心能力的掌握度,普遍不佳,進而深遠的影響到整體企業成長與獲利。成長緩慢將使企業無法聘用更多員工,而獲利微小則無法以更高的薪資條件留住人才,長期下來造成低薪的死亡漩渦。也許是台灣公司多為家族企業,對專業經理人制度的不信任;也可能是老企業主不願交棒,許多六、七十歲的董事長都還在一線奮戰。反觀 S&P 500 企業 CEO 平均年齡53歲。70歲的經營者在精力、觀念、創新與新知識的應用上要勝過53歲的競爭對手,確實是相當不容易,也就像前阿里巴巴CEO馬雲說的:「我說台灣沒希望了,假如七八十歲的人還在創新。」經營者如何運用手中的資源與管理上的智慧,帶領員工創造更高的附加價值並進而提高其薪資條件,也是台灣擺脫低薪環境的一大課題。長達十年的低薪環境,理論上台灣應陷入惡性通貨緊縮與經濟成長倒退。但這兩者都沒有發生,反而房價一路飆漲。若說低薪造成台灣貧窮,顯然滿街的名車與名牌包並不支持這個說法。這幾個相互背離的現象,其實是因為經濟成長分配不均的結果。


看到這這原來競爭力是這樣看?
到底鴻海靠APPLE還是APPLE靠鴻海??
現在IPHONE一年要組裝1億支以上手機才能讓蘋果有那麼多毛利。
蘋果手機設計的在好,沒有那麼厲害的組裝公司APPLE有那麼高毛利?
原來競爭力高低只看毛利??
3.企業並未壓榨勞工強迫低薪,而是無能為股東與員工創造更高的價值。
4.國內總所得(GDP)過度集中於資本家與企業家,未分配到一般受薪階級,造成薪資退滯無法分享經濟成長果實。

第3與第4點明顯有衝突,小弟覺得現在情況是,
企業與政府壓榨勞工,但確沒有分享果實。
造成台灣低中高階人才均往國外流動。

在這樣下去,台灣應該只剩下老人了!
可悲、可憐、可嘆!

pklyandon wrote:
3.企業並未壓榨勞...(恕刪)


我也認為第三點和第四點是互相牴觸的
實際情況應該比較接近財富和社會資源其中在企業家手上
雖然樓主文章中有寫到"企業沒有強迫勞工接受低薪"
且勞動市場是自由的,雇主無法聯合壟斷造成低薪市場
但是新聞上總會大篇幅報導大學生只領22K和人力銀行統計的薪資調查等...
這會讓企業雇主不願意花更多錢請人,間接擠壓中高階人才的薪資
變相的聯合壟斷造成低薪市場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