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功練到最後 無招勝有招

不要去理它
長期下來
反而給你驚喜

越要去把它當一回事
反而不見得能贏多少

巴爺爺去年最後終於贏了10年的賭注,只用指數ETF 贏了 對沖基金經理人
我只是一般人,我去面試基金公司一定會被打槍,可是,我也來買指數ETF,就可以贏過大部分主動基金 以及 一般自己選股的散戶了
簡單化投資,我放棄那些公式,數據,指標,財報,技術分析,就這樣~~
我捉摸不了市場變化,就不費心了,我要去做其他有趣的事了~~

parus wrote:
我不覺得投資是一件...(恕刪)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快樂操盤人的手法,我真的做不到,他的獲利能力,我也追不上。
不過我覺得他一個月賺一千萬也快到頂了。


我也做不到
去年9月我看他對帳單,光美琪瑪這隻一個月就賺上300萬
而美琪瑪這隻,我從2014就開始買,2017年初還寫過研究報告給人看
結果我在這隻上面這麼多年總共賺到10多萬吧(賺賺賠賠,最後累加的總數字不太大)

他在價格轉折上面的拿捏以及部位控制上面比我要贏太多
至於一個月賺千萬是不是到頂?
我覺得不是,不過要短期內賺多要市場環境有配合就是了,目前大成交量的狀況適合他的操作手法

其實操作手法跟個性有很大關聯
我個人是沒辦法每天都不停地盯盤,真要這樣那我還不如去上班好了,上班時間好歹還可以摸摸魚、聊聊天
每個人都要尋找適合自己的方法,投資不是爭一時,是爭一世
成功或不成功最後只影響到你自己的生活
相信沒有人會賺了錢之後拿出來分給陌生網友

可是大多數的人會拿一時得失出來網路上說嘴
那要的其實是被重視的感覺,但這種感覺其實很沒用
還不如給小費換來的重視

在公開網路上有優點,是偶爾會有不知哪來的高手像流星一樣寫出些很亮眼的東西
但缺點是大多數的時候是一堆不知所云的,甚至是擾亂自己想法的東西(比如說像某個abxxx3的)
而且很難有更進一步的討論

我現在再看之前提到的[巴菲特-從無名小子到美國大資本家之路](誰翻譯的書名啊,真夠長的)
巴菲特雖然住在遠離華爾街的地方,但他其實有許多在華爾街的朋友,他想知道任何事情都可以找得到人問
有任何想法也可以有投資高手可以互相印證(別說還有一個跟他一樣老奸巨猾的合夥人)
對照之下,像我這樣每天在晃01這種開放式論壇,光花費在辨別優劣文章上面的時間就注定要輸人了
可是我也想不到其他比較好的方式
以前有用過line群組,但群組其實需要經營,而且沒有新血的群組最後會變成同質化,有盲點
之前香老闆有號召過寫研究報告,但那門檻很高,最後也就後繼無力

總之,網路上要看到有幫助的文字機率非常低。不是沒有,而是要嘛你不剛好在那個接收得到的狀態,
要嘛你無法分辨要相信多少,再不然就是被噪音太大聲蓋過了
ejan1969 wrote:
這個才是有意義的理由,前面很多人兔你曹,是因為你舉的例子不夠說服力,尤其是標題,無招勝有招,重點不是有招無招,而是有無智慧,跟招無關。
...(恕刪)

宮保GG wrote:
感謝Parus兄 + digo兄
案例的補充與解說很詳細
讓小弟更了解Grace老太太了 ...(恕刪)


其實樓主的盲點在於
舉了例 但卻沒考慮到時空背景因素的差異 以及故事主人翁的條件因素
50年前可以這樣搞 50年後可以比照辦理嗎??

舉巴菲特買指數ETF 贏了 對沖基金經理人
巴菲特難道會沒去研究就買ETF了嗎? 難不成巴菲特的投資公司只買ETF 都不碰其他股票?
你又知道以巴菲特這樣實力的人 有無以人為方式來獲得他想要的結果?

舉個破產的例 要來反證"有招"不見得比"無招"利害
卻不見得真的有看到這些玩投資玩金融遊戲的人背後的東西
但若以財富的累積 破產的人擁有的資產不見得比沒破產的人少

破產的人 如果是智慧型破產
這個宣布破產說不定是他資產佈棋的智慧棋步

親戚之前有與人發生投資糾紛 簡單來說就是遇到投資詐騙
對方60幾歲 從年輕開始就沒有做過正當工作
親戚在後來的投資糾紛訴訟裡勝訴 但是只是贏了官司 損失無法追回
因為對方名下無產
卻可以出入都以名車代步 住的也是別墅豪宅
這種破產 名下無產的人 就財產累積而言 真的有輸別人嗎

最後總結就是要有"智慧"
那等於是說第一篇說的內容都是沒有意義的了

我也可以舉一例
他,只有高農畢業,數學鴨蛋、不懂英文,不會電腦、不靠K線、不看基本面,過去38年卻能天天從股市提款,年年保持獲利,滾成億萬身價。

這段敘述是在描述平民股神蘇松泙
難道我們也可以自行腦補說 要靠股票投資滾成億萬身價
我們也可以"高農畢業,數學鴨蛋、不懂英文,不會電腦、不靠K線、不看基本面"就可以達到了嗎??
他是在沒有電腦的年代 每天靠著紙筆把報紙上每家公司的股價抄寫下來
每天都按表操課 後來是已經紀錄到只要報公司名稱 他心中自然可以讀取到這家公司近期的走勢
也累積了他對股票市場的一些敏感度與智慧
沒記錯的話 他一年只交易兩個時間點 不會每天都去追股價
但要達到這樣的境界 還是得要有先前的基本功的累積啊

張三豐傳授張無忌太極劍法 要張無忌把招都忘掉
張無忌的條件跟其他人不一樣 畢竟有主角光環加持 內力高於正邪各派的高手
不然張三丰怎不要武當七俠也把招式都忘了呢?
張無忌會有這樣的條件
是過去受過玄冥神掌的荼毒 再加上胡青牛醫理 九陽神功 乾坤大挪移心法的加持
種種的條件因素下而產生的(主要還是主角光環啦) 不是說有就有 還是要有一些養成過程啊

花太多時間了
謝謝您花了這麼多時間~~


50年後,那是未來,對吧?? 還沒發生的事情,我當然沒辦法舉例~~舉例當然只能舉發生過的事啊!
不過,我敢說,當然可以適用,長期持有,50年耶,複利滾動,這只要學過基本數學,應該都很容易了解
無聊浪子 wrote:
舉了例 但卻沒考慮到時空背景因素的差異 以及故事主人翁的條件因素
50年前可以這樣搞 50年後可以比照辦理嗎??




我想,您應該再去查查這個對賭的故事,了解了再來說,然後思考一下,這個對賭,巴爺爺是想表達什麼?
無聊浪子 wrote:
舉巴菲特買指數ETF 贏了 對沖基金經理人
巴菲特難道會沒去研究就買ETF了嗎? 難不成巴菲特的投資公司只買ETF 都不碰其他股票?
你又知道以巴菲特這樣實力的人 有無以人為方式來獲得他想要的結果?



如果,您可以多多思考幾回,其實,那2個例子+巴爺爺對賭的故事,只是要說明,簡單化投資其實真的有用,可以贏過大多數認真進出股市,忙著預測股價,精心選股的人,很多數據也是這麼顯示,那個演講,已經有說明了。
怎麼破產,不是這裡的重點,您如果有本事要走那種偏門,小弟就不奉陪了,我自認我沒那本事,我只做我可以做的。


這個例子,不是也在印證簡單化投資的精神嗎?
降低週轉率,不做技術分析,也不看基本面了,不也就是在忘了招數嗎?
不過,他也真是辛苦,好在,現在有指數ETF這種東西,我就不麻煩了,我只要買指數ETF,我就可以有市場平均報酬,可以勝過大部分人,我自認我耗時耗力可以打敗市場的機率很低,既然如此,幹嘛還浪費精力在投資這回事上?
您也許有投資的天賦,可以實現您的投資夢想,那真的要好好鼓勵您去實踐,不要浪費了!

無聊浪子 wrote:
這段敘述是在描述平民股神蘇松泙
難道我們也可以自行腦補說 要靠股票投資滾成億萬身價
我們也可以"高農畢業,數學鴨蛋、不懂英文,不會電腦、不靠K線、不看基本面"就可以達到了嗎??
他是在沒有電腦的年代 每天靠著紙筆把報紙上每家公司的股價抄寫下來
每天都按表操課 後來是已經紀錄到只要報公司名稱 他心中自然可以讀取到這家公司近期的走勢
也累積了他對股票市場的一些敏感度與智慧
沒記錯的話 他一年只交易兩個時間點 不會每天都去追股價



宮保GG wrote:
謝謝您花了這麼多時...(恕刪)

要真的投資 絕對不是一開始就把投資視為簡單的事
蘇松泙先生最後可以把一切簡單化
是累積了大量的實力 培養出了自己的對股市的智慧與資金
當資金累積到夠大的base 自然就不必靠短期進出
除非貪得無厭 錢只有更多 沒有夠多這件事

買ETF沒什麼不對 但對我而言談不上是投資 而是儲蓄
宮保GG wrote:不過,他也真是辛苦,好在,現在有指數ETF這種東西,我就不麻煩了,我只要買指數ETF,我就可以有市場平均報酬,可以勝過大部分人,我自認我耗時耗力可以打敗市場的機率很低,既然如此,幹嘛還浪費精力在投資這回事上?

抱著這種心態的人 更不會是好的投資心態
要投資 市場不是要你去打敗的 是要去看清趨勢 找出獲利模式
股市大跌的時候 還是有人在賺錢 不是嗎
自己懶得研究 懶得浪費精力
買ETF 只是找一個比銀行定存活存好一點的儲蓄工具而已

會花時間看這討論串
的確是像這串的其他版友所言 有些版友的回覆其實比樓主發言還具參考價值
只看到別人的成功 沒看到在成功之前背後的努力
就把一切視為簡單
您要是做了那麼多功課,花了那麼時間,用了那麼多精力,不就是為了得到最大的績效?
那要是連市場的平均報酬都拿不到,幹嘛浪費力氣?
這邏輯有錯嗎?

我知道您的意思,您以為,只要努力研究,好好用功,就可以找到投資獲利的模式

我就自認沒那種能力啊
要是有 我應該去找個經理人的工作
光是打敗市場績效,我就可以紅了
除了投資賺錢,還有佣金收入,名利雙收
大部分經理人,他們的資源都比我多,專業也比我強,他們都做不到的事,我還在妄想我可以做得到?

無聊浪子 wrote:
要投資 市場不是要你去打敗的 是要去看清趨勢 找出獲利模式





我就是浪費太多人生,自以為厲害,太把投資當一回事了~~
無聊浪子 wrote:
要真的投資 絕對不是一開始就把投資視為簡單的事



我可以看得出來,用簡單的方法就好了~~
要努力的人,就去好好努力吧!
無聊浪子 wrote:
只看到別人的成功 沒看到在成功之前背後的努力
就把一切視為簡單
宮保GG wrote:
您要是做了那麼多功課...(恕刪)
有這覺悟,人生不會太累。

專業的事,本該由專業的人負責,雖然專業人士也經常幹傻事,所以第二個例子真的不能說明什麼。

現今金融商品太多,善用自己熟悉的投資工具,一兩樣足矣。花費太多時間學習金融,資源還比專業的人少,那還真是賭運氣費時間,還不如花時間增進自己。
確實

宮保GG wrote:
分享今天在一個部落...(恕刪)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