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9 友達 20元可以追嗎 !?

如果太陽能在小英政府綠電政策下開始不虧錢,能賺錢是最好啦

昆山廠今年能按計畫滿載出貨500億營收

那友達明年不就多了250億營收

到時候股價說不定就能超越群創




min9821 wrote:
到時候股價說不定就能超越群創...(恕刪)


我知道你的意思是群創會跌到12元以下對吧....
群創產能比友達大頗多, 照理來說營收本來就應該比友達高阿...但是友達營收現在能不輸群創, 已經可以代表很多事情拉...
min9821 wrote:
如果太陽能在小英政...(恕刪)

min9821 wrote:
如果太陽能在小英政府綠電政策下開始不虧錢,能賺錢是最好啦...(恕刪)


台灣現處於再生能源熱頭上,加上政策,太陽能相關個股應該短中期有所題材

不過,從全球趨勢來看,太陽能乃至再生能源商業應用已出現瓶頸
近幾天剛看過公視紀錄觀點"電費代價-免費的最貴"
才知道原該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再生能源,但現在在歐洲發展也呈現瓶頸,
加上歐洲實施電業自由化,原本國營控制之電廠變成各家財團壟斷,
財團唯利是圖,看燃煤便宜,紛紛想捨棄太陽能發電,一邊藉口再生能源成本高調漲電價,讓民眾荷包失血,形成輿論壓力,以回到火力發電或核電

長期來看,再生能源設備補貼,收購電價補貼是行不通的,在歐洲已經失敗,中國大陸甚至所發的電備而不用
除非,人們有在被地球狠狠教訓過一次,可能才會真的忍痛捨棄火力發電或核電而以再生能源取代
平心而論,在台灣沒有民眾會同意如歐洲般電費暴漲80%吧!

一路看來發現很多人對友達有許多誤解
曾身為友達及群創人必須出來澄清一下
群創出貨量高居第二大多為政府標案的23.6小尺寸出貨
從公開資訊可得知出貨面積友達並非遠落後群創,而是大尺寸良率較差造成的產能消耗
此外,群創僅有一座8.6代廠投片量在4.5萬片左右,閒置廠房已被鴻海6代LTPS承租,未來已無擴產空間
相較於友達兩座8.5代廠投片量較高,未來廠房仍有擴產餘裕
友達實際在六代以上高世代廠產能反而是高於群創
群創則因三合一因素在三到五代廠有相當嚴重的產能重疊問題
在五年前我所待的六代廠就已將一半產能轉作65吋through yield已高達85-90%,群創在2017的當下新聞還在報良率有問題
友達在研發及員工福利等方面投入較高,且有太陽能拖累往往造成盈利不如群創
但友達在產品組合上相對的比較健康,這部分從ASP就能看出端倪
投資股票須回歸到經營者風格及實際經營績效
提供本人所知資訊供版友了解…
原來如此

難怪郭董會在大陸新蓋面板廠

也說會在美國蓋面板廠

是因為大尺吋生產線太少了

看來這2年面板廠真的是很有希望
非常有希望啊!對岸的就算2年後通通蓋好,到可以完全量產,說不定已經4年後了。
以離我們最近案子昆山廠來說就好,去年說裝機即可量產,事實是量產出來是不是最佳品質的東西也沒人敢賣!竟然點亮產品後還要近一年的實驗與送驗才敢大量生產。
我之前在友達下遊公司上班時,最討厭的就是處理友達面版,因為他們要的良率根本是整人麻!當時剛變名的南群創 北群創都還輕鬆多了。
紳士之風 wrote:
群創僅有一座8.6代廠投片量在4.5萬片左右,閒置廠房已被鴻海6代LTPS承租,未來已無擴產空間...(恕刪)


加上郭董的低持股,又把精英叫去夏普,又在大陸蓋新廠,以後大陸的新廠一定也會挖角群創的高手…群創會不會變棄兒啊…

nomorerainyday wrote:
加上郭董的低持股,又...(恕刪)

可能不會

聽說群創以前是做組裝的

郭董可能會把更好賺的組裝給群創

面板在大陸生產,沒有關稅問題,說不定群創賺更多
鍋董經營風格都是這樣,有利潤的自己做或是分割子公司
君不見GIS,正達還有路竹LTPS
自從群創丟蘋果單以後已經很多年沒進過群創大門
對於夏普讓利群創跟整機組裝利多個人是很懷疑
首先富士康本身在龍華就有系統組裝廠,何必把肉給群創吃?
再者電視組裝廠須很大廠房,群創無論在台灣及中國都沒有閒置廠房
提供資訊給版友分享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83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