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個人積分:0分
文章編號:82370589

個人積分:23665分
文章編號:82371488

個人積分:3569分
文章編號:82391063

個人積分:3569分
文章編號:82433593
繳500億
不到10%
看來最低稅負制上路後
至少要多繳5%
不過對台GG而言,還是小錢啦

2021年7月16日 週五 上午7:44·2 分鐘 (閱讀時間)
【時報-台北電】根據國稅局與企業財報顯示,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今年申報109年度營所稅,自繳稅額約500億元
台積電2020年合併營收13,392.55億元,與2019年相較成長25.2%,平均毛利率53.1%,較2019年提升7.1個百分點,營業利益5,667.84億元,與2019年相較成長52.1%,營業利益率年增7.5個百分點達42.3%,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5,178.85億元,與2019年相較成長50.0%,稀釋後每股淨利19.97元,年度獲利接近二個股本。

個人積分:664分
文章編號:82436027
英特爾擬併購格芯 陸行之點評「3好4壞」弊大於利
前略,小弟看到第三跟第四點後,真的希望INTEL快點買,感覺對TSMC會是大利多!
==================================================================
三、格芯應該還是有一些跟英特爾CPU、GPU、FPGA、networking、AI、ADAS、IOT領域競爭的客戶,看到英特爾入主,當然要想辦法轉單。
四、格芯從7奈米開始就玩不下去了,英特爾2023年二季度量產的7奈米將足足落後台積電2020年二季度量產的5奈米近3年, 英特爾除了要買格芯外,未來幾年又要投資加碼美國Arizona、歐洲廠, 增加這麼多沒有競爭力(無效)的產能,我要是在英特爾設計部門,想到我的獎金要被製造部門拖垮,想到我的設計要用在這些無效產能,而不能像我的競爭者AMD、Nvidia、Xilinx、Broadcom大方使用台積電的5奈米、3奈米、2奈米,我只能用欲哭無淚來形容。
HeartStar wrote:
當台積電國外的廠房可(恕刪)
一般來說, 一顆產品的qual跟驗證要花上很多的時間/人力與金錢......因此某客戶的一個產品不太可能會同時在兩個廠投單生產, 例如高通888會在三星, 865會在台積電..........不大可能888同時兩邊下單三星與台積電
未來有可能的是台積電美國廠報價跟台灣是分開的.......至於客戶想投單哪個由客戶決定
當然美國廠報價太高客戶覺得不划算自然不會選擇美國廠生產........但是如果可以得到政府補助, 算一算划算自然就會在美國廠下單了
當然如果台積電想要提高美國廠產能利用率, 自然就犧牲一些利潤拉低美國廠的報價讓他跟台灣的差不多來吸引客戶投單了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