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stinjwlin wrote:被哪家的營業員騙了...(恕刪) 證券公司的營業經理人員為了公司的進帳,慫恿客戶融資/融券/買賣權證/期貨...無可厚非; 一家公司被證管會停資,別家證券公司可以如原本一年半期限展期,玉山證券卻急於要求結清融資,才是狠心。當初,如果玉山證券讓我如原先約定,再展期半年...不過三個月,佳世達的淨值就站上面額10元,恢復融資了...如今早已解套&賺多多~所以,我才會勸別人千萬別融資買股票。
群創206地震(廠區發生火災) ,有三項保險理賠1. 建物設備的地震險: 群創評估理賠後,仍需認列可能的災害損失2. 存貨的地震險: 群創自評有足額的保險3. 復工期間的營運中斷險:群創自評有足額的保險Q2 法說會預估 地震保險理賠金額約40億元群創在2016-07-29 Q2 法說會時表示,目前初估理賠金額約40億元. 到了Q4年報出來後,表示理賠金額還沒確定,但內部測算和考量保險理賠後,可能還要再認列13億重大意外 淨損失,故在Q4年報中,預先認列這筆業外損失.換句話說,群創去年可能測算地震損失XX億,拿到可能的理賠40億後,還需再認列13億損失,預先已在去年報中結算206地震損益.如果現在實際拿到的理賠如記者所打聽到的馬路消息只有30多億的話,那也許就低於群創內部原本的預期金額,還需補提損失.不過,產險業者透露,科技大廠保單簽有保密協議,必須對所有理賠細節下「封口令」,好奇記者怎能事先知道理賠金額?詳細情況到底為何,還是要等到5/10 公司對外發布的財報為準,記者寫的常不準.
pqaf wrote:群創206地震(廠...只有30多億的話,那也許就低於群創內部原本的預期金額,還需補提損失.(恕刪) 原來只有損失40億而已...那去年Q4提列的損失應該是準確的~大概是這樣吧===>(((損失42億-理賠29億=提列自行負擔損失13億))).這樣群創今年Q1.EPS可再加0.3元===>1.3元...應該可以矇中~
Linkman wrote:原來只有損失40億...(恕刪) 財報白紙黑字寫出來,且經會技師簽核的數字是13億損失.其他細節,公司還沒確認,沒法透露.有可能是地震損失53億,預估只拿到40億理賠,所以Q4先認列13億損失,另外40億損失,等Q1 40億理賠入帳時,再損益打銷.也有可能是地震損失 53億,Q4先認列13億損失,Q1 實際只拿到28億理賠入帳,低於預期,所以公司Q1處分GIS業成獲利9.4億,Q2再處分GIS業成獲利2.9億, 才能損益打銷.去年財報透露的資料太少,很多種可能,很難猜.等看今年財報會不會做最後結清.
今天大盤下跌 主要是原油跌5趴 對外資來說是穩吃盤 穩穩的空 壓低台塑4寶 如果合跌3.5元 大概跌45點合跌7元跌90點 搭配台積 鴻海 國泰富邦 配合大數據補強就基本控盤了 今天玩期指通常抱基本空單尾盤收割原油為何變動大 因為國際產經:美國頁岩油商避險放空部位創九年新高,油價下殺也能賺!【財訊快報/蔣宛如】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雖然頻頻放話要協議減產,激勵油價每桶衝破50美元大關,可惜成員們對各國的減產額度意見分歧,伊拉克更率先表態不願跟進,導致油價上檔壓力沉重。對此,美國頁岩油商則早已學乖、未雨綢繆為油價避險,帶動美國原油期貨的空方部位衝上九年高。一旦油價回跌,頁岩油商不但可從中獲利,且成本降低、產油效率拉高後,還可緩和跌價衝擊,反倒是OPEC組織內部的高成本產油國,前景恐怕不太妙。美國能源部(DOE)旗下的能源資訊局(EIA)10月24日發表研究報告顯示,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的資料顯示,截至今年10月11日為止,產油商、油品經銷商持有的西德州中級(WTI)原油期貨空方部位累積已超過54萬口,創2007年以來新高。油價在2014-2015年間慘崩,促使銀行緊縮對能源業者的放款條件,部分銀行更要求產油商要對原油期貨進行避險,以此做為放款條件。放空原油期貨,可讓投資人現在就鎖定原物料未來的價格,產油商和終端使用者都可以此進行避險或中和價格的風險。這是有錢人玩的 我也玩過原油期指 談手續費時 主管說 1口1000桶 跌3元就賠3000美元真的很不容易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