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真是假,大家看看就好!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放消息打壓股價有徵兆,要拉抬也有徵兆
第0步大股東開始出脫
第一步開始說公司不行了,要什麼時候才會好轉
第二步媒體開始爆問題大條囉
第三步虧損的消息出來囉
第四步不要讓股價跌太快,開始說自己的公司很好
第五步開始放利多
第六步不要讓股價衝太快,再放消息降降溫
第七步開始放出消息什麼時候會好,真巧Q2剛好是去年預測的時間點...
第八步大家都知道啦(打消存貨vs虧損!) ↑_↑



真的是奧步!

更早之前(2008/10月底) 華碩大股東拼命股票出脫,不是沒有原因!壓低再接,爽死了!
壓低股價的期間,一堆被接走!
真是不簡單!

所以啦,股價要漲要跌,都是不用說的祕密

######################################
準備壓低股價
######################################

【經濟日報╱記者林貞美/台北報導】2008.12.15 02:25 am

---------------------------------------------------------------------------------------------
時來運轉 恐等到明年中(2357)

華碩電腦預計今(8)日舉辦全球業務會議,華碩高階透露,全球市場表現疲軟,除追求持續成長外,希望明年下半年整體營運可望展現佳績,明年筆記本型電腦和易PC銷售將追求適度成長,主機板業務力求持平。

由於這是華碩分家後首次全球業務會議,華碩上下均相當重視。華碩表示,第四季全球市場疲軟,明年上半年又逢傳統淡季,未來幾個月的數字很難樂觀, 目前只能將希望放在明年下半年。

不過,華碩財務健全,也已宣布凍結人事、朝精緻組織發展,希望在度過景氣難關後,更具競爭力,明年下半年整體營運可望展現佳績。

市場人士表示,全球市場第四季需求急凍,尤其是歐洲和中國市場,法人預估華碩第四季主機板出貨衰退幅度將比上季下滑15%,較原先預估的季減10% 幅度更大;推估第四季主機板出貨約510萬片左右,全年合計約2,200萬片,低於原先2,400萬片的目標,華碩第四季出貨目標恐難達成。

華碩第四季筆記本型電腦出貨量也將低於預期,可能逐月衰退,季出貨量約150萬台,全年出貨量僅570萬至580萬台。

######################################
開始要壓低股價
######################################
12月品牌合併營收恐怕跌破200億元關

2008-12-24 08:16:25【時報-台北電】華碩(2357)12月品牌合併營收恐怕跌破200億元關
卡,比11月衰退逾2成。
  且市場預期華碩第四季稅後純益僅在30億元之譜,比第三季下滑
逾5成,單季EPS恐怕不到1元,終止從95年第三季以來,連續九季EPS
1元以上的紀錄,全年EPS約5.2元。
  華碩受到筆記型電腦、主機板出貨衰退的影響,12月品牌合併營
收恐摜破200億元,比11月衰退2成以上。法人預估,第四季品牌合併
營收不到700億元,比第三季衰退10%以上。

  此外,在毛利率、營益率雙雙下滑之下,華碩第四季獲利表現並
不理想,法人預估,華碩第四季獲利恐怕在30億元,比第三季獲利水
準衰退逾5成。以增資後股本計算,第四季EPS約在0.65元至0.75元,
是95年第三季以來,單季EPS首度跌破1元水準,顯示華碩今年所面臨
的嚴峻挑戰。
  華碩則表示,第四季尚未結束,無法評論市場預估的獲利數字。
市場則預期,明年第一季受到景氣影響,筆記型電腦、主機板需求未
見復甦,首季營收、獲利恐怕也將在低檔。(新聞來源:工商時報─楊
玟欣/台北報導)

#####################################
拼命壓低股價
######################################
【聯合晚報╱記者魏興中/台北報導】2009.1.8 02:59 pm
----------------------------------------------------------------------
華碩(2357)12月營收 恐跌破200億元

華碩(2357)董事長施崇棠表示,這波金融海嘯可說是1929年大蕭條以來最大的危機,華碩必須徹底執行精實與創新策略,設法在不景氣中完成內部革命;法人預估由於市場買氣緊縮,華碩12月營收恐將跌破200億元,明年首季能見度不高,整體營運並不樂觀。

施崇棠周末應中華民國企業經理協進會邀請,針對此波金融海嘯發表看法,他同時也獲該會頒發第26屆傑出經理人卓越成就獎。

華碩今年每股稅後獲利仍有5元以上實力,但是受到全球性股災影響,華碩股價表現不佳,上周五收盤37元,下跌2.7元,幾乎達36.95元的跌停價位,本益比僅7倍多。

施崇棠表示,這次金融海嘯可說是1929年來最大危機,但對華碩來說「愈艱困,愈是準備得更好」;他也強調,華碩近年來推行「精實革命」,但顯然推動得不夠,華碩上下要痛定思痛,用精實創新完成內部革命。

######################################
全力壓低股價
######################################

【經濟日報╱記者曾仁凱/台北報導】2009.1.14 03:04 am
-------------------------------------------------------------------------
華碩 (2357)上季大賠30億

全球景氣急凍,全球最大主機板供應商華碩昨(8)日驚傳去年第四季虧損,這是華碩成立以來首度出現單季虧損。

市場人士預估,因庫存管理不當等因素影響,華碩去年第四季虧損恐高達30億元,比原先法人預估獲利50億至70億元,差距頗大,全年獲利預估由280億元下修至160億元。

華碩昨晚發布獲利預警,受全球景氣急凍、出貨量陡降、庫存過高,報價不夠精準,及歐元匯率劇烈波動等因素影響,華碩去年第四季稅後純損率約2%至5%,也就是說華碩去年第四季營運出現虧損;華碩將於2月12日召開法說,說明去年第四季財報。

經此調整後,華碩去年每股稅後純益也將由接近6元,降為3.7元。法人推估,華碩去年第四季虧損可能達30億元,與原先市場預期獲利約50億至70億元,有不小的落差。

華碩昨天也同步下修去年第四季出貨量,其中筆記本型電腦出貨量由原190萬下修至160萬台,易PC出貨量由原預估180萬台下修至150 萬台;法人預估,華碩去年第四季營收將下修至680億元,比去年第三季衰退約13%。

華碩分析,全球景氣下滑,市場需求迅速萎縮,遠超過各事業單位的預期,是嚴重影響營業收入及獲利的重要因素,此外,公司對市場預期太樂觀,以致筆記本型電腦及面板等零組件庫存過高,也間接影響毛利率及造成存貨跌價提列。

業界專家指出,華碩品牌代工業務分家後,營運組織流程不夠理想,也是重要因素。

######################################
怕跌太快,死得太難看,開始放好消息
######################################

黃智銘/台北報導 "2009/01/21 04:33"
-------------------------------------------------------------------
施崇棠:華碩(2357)本季賺錢

全球最大主機板供應商華碩董事長施崇棠昨(17)日表示,華碩在第二季將推出極具競爭力的新產品,有機會帶動華碩「再創風華」。他與華碩執行長沈振來都指出,如果大環境沒有繼續惡化,第一季華碩有機會轉虧為盈。

施崇棠昨天不願透露華碩第二季新產品計畫,據了解,華碩計畫推出全新的易PC,也將推出易Phone手機,該款手機將與蘋果iPhone相競爭。

華碩昨天席開470桌,舉辦尾牙聯歡晚會,由於華碩去年第四季發生重大虧損,公司一度考慮取消尾牙,但由於華碩去年前三季仍賺190億,全年度也維持獲利,公司經營階層最後仍認為應如常舉辦尾牙,感謝員工一年來的辛勞。

去年第四季發生創立以來首次單季虧損,他個人坦承失敗,但他也強調,華碩仍是一家擁有很多優點的公司,未來將痛定思痛,誠實面對問題,也希望員工能由挫折中學到教訓。10號公報推出,也會讓企業更小心管理庫存。

此外,也因為華碩去年第四季發生虧損,市場投資人要求經營團隊應有人下台以示負責的聲浪不小;不過,施崇棠與副董事長曾鏘聲仍以實際行動展現力挺以沈振來為首經營團隊的決心,三人並在尾牙活動中,合唱一曲「男兒當自強」,象徵將攜手渡過難關。

施崇棠昨天引用「哈利波特」作者羅琳在哈佛大學畢業典禮的「失敗的益處」演講,勉勵員工,失敗是人生最珍貴的經驗;施崇棠認為,失敗也許並不是一件壞事,有時反而是人生中最重要的經驗,不但可以幫助自己發現問題,也可以從中學到智慧與勇氣。

######################################
開始放好消息
######################################

經濟日報 /記者曾仁凱 2009.1.22
-------------------------------------------------------------------
看好體質佳 施振榮:華碩會很快恢復正常

華碩分家元年,但去年第四季卻出現成立來首度單季虧損,成為科技業討論話題,宏碁創辦人施振榮被尊稱為台灣品牌教父,當年宏碁也在品牌之路繳了不少學費,最後分家後宏碁、緯創各自找到一片天,施振榮說,這時候的虧損對華碩只是一個過程,華碩體質太好了,可以很快就恢復正常營運。



華碩去年第四季由於錯估需求,加上歐元匯率急貶,讓華碩出現單季約30億元的虧損,華碩董事長施崇棠在上週華碩尾牙時,坦承分家第一年失敗,要求同仁一起面對失敗來改進。另外市場也有不少人認為華碩接班不夠完善,執行長沈振來還不能完全適應從過去事業單位總經理轉為集團總經理的角色變換。



不過華碩對手宏碁創辦人施振榮對於同為台灣品牌的華碩,則是勉勵有加,今年華碩庫存過多的問題,施振榮指出,這個問題和1996年宏碁推出Aspire機種PC大受好評,但也同樣錯估市場需求相同,當年宏碁也是以大虧收場。



施振榮指出,至少華碩立刻承認虧損是由於自己管理不精實,而不是推給景氣不佳,這點華碩就已經成功一半,而這些都是一個品牌成長的必經過程,畢竟不可能有一個品牌可以一路順利下去,所以對華碩反而是好事,因為華碩體質太好了,甚至是台灣最好的公司,應該很快就可以恢復。

而針對接班問題,施振榮指出,宏碁當年在交班前,已經給幾個接班人很長時間的訓練,當時他自己只是作最後負責的人,執行的工作已經都交接出去了,然後最後他退休時,才讓王振堂、蘭奇和林憲銘等人正式獨當一面。

因此施振榮不認為這次華碩的問題關鍵是在交班,施振榮問說,現在大家認為誰要替華碩負責?大家還是都覺得是華碩董事長施崇棠,所以華碩還只是在交棒階段,可能需要一些時間,才算是交棒完成。

###########################################
繼續放好消息
######################################
【聯合晚報╱記者魏興中/台北報導】2009.3.10 03:04pm
----------------------------------------------------------------------
金文衡看淡宏碁 看好華碩(2357)

高盛證券科技研究部主管金文衡,昨(16)日一反市場看法,質疑宏碁(2353)恐無法維持其營業利益率,調降評等至中立,但認為華碩(2357)最壞的狀況已經過去,目標價從25升至29元,同時移除亞太強烈賣出名單。

外資券商分析師幾乎一面倒看好宏碁、看壞華碩,但金文衡昨天出具給旗下客戶的報告中,卻提出相反的看法,認為華碩股價因去年第四季基期過低,恐出現短線漲幅,但宏碁過去一個月已經上漲了24%,宏碁昨天股價下跌2.35元收46.85元,而華碩則上漲0.25元收33.35元。

華碩 短線有行情

金文衡認為華碩最壞的狀況已經過去,去年第四季打消庫存高達290億元,今年第一季應不會再有太多重新估價的庫存損失,預期營業利益率可望比上季的負7.5%改善;且華碩零組件庫存高,在漲價的趨勢下對華碩有利,加上現金股息殖利率逾6%,股價近期應會有短線反彈行情,但仍維持賣出評等,還要觀察首季營運可改善多少、能否持久。

宏碁 市占恐下滑

至於宏碁,金文衡表示,雖然會持續在10吋的netbook中具領導地位,但今年的市占率卻面臨下滑危機,主因是華碩將Eee Pc以低價出清庫存,且美國市場的退還率高,加上關鍵零組件如面板、DRAM等價格上揚,使成本升高。

他說,市場對今年宏碁的營業利益率目標是2. 7%,不過恐難以達成,因而調降宏碁評等至中立,並移除強烈買進名單。

去年第三季宏碁的營業利益率和市占率不斷上升,股價表現也比同業強勁,不過金文衡強調,宏碁也沒有辦法對全球景氣下滑、競爭加劇免疫,在同業包括華碩、聯想等相繼虧損之際,宏碁的毛利率恐也難維持穩定。且股價自元月中的波段低檔以來已經上揚24%,表現超越大盤,建議投資人獲利了結,目標價降至53 元。

######################################
繼續放好消息
######################################
【經濟日報╱記者曾仁凱/即時報導】2009.3.24 04:33 pm
-----------------------------------------------------------------
華碩(2357)營收回溫 再扮反彈領頭羊

主機板龍頭廠華碩(2357)2月營收由於基期相對較低下,因而較元月明顯成長,激勵今日股價開平走高,盤中一度大漲4%,表現相對突出。而隨著華碩的領軍攻堅,使得今日主機板股全面走強,其中微星(2377)、技嘉(2376)一度上漲3%,精英(2331)勁揚4%,整體族群表現相對強勢。

2月營收陸續出爐。其中主機板大廠華碩自結單月母公司營收133億元,月增56%、年減26%;累計今年前2月營收約218億元。而單月品牌合併營收華碩雖不再公佈,但法人預估約為150-160億元,月增率為15%-20%,累計今年前2月營收總額約為300億元。

技嘉2月合併營收因出貨需求持穩,且1月基期較高,因而自結數為36.27億元,月減6.9%,年減11.8%;累計今年1-2月合併營收總額為75.26 億元,年衰退幅約為23%。環電(2350)則因五大產品線營收都較去年同期下滑,因而自結單月合併營收為33.04億元,較去年同期衰退41%,不過較元月小增5%。

儘管首季向為主機板業營運由旺轉弱的開始,不過由於去年第四季景氣已領先急凍,加上近期下游客戶回補庫存的急單效應拉動,使得板廠單月營收穩中透堅,因而激勵市場買盤紛紛挺進,帶動盤中族群股價全面上漲。

#########################################
避免衝太快,放個緩衝
#########################################
花旗:華碩面臨內憂外患 尚未恢復常軌 Q1本業恐續虧22億元

2009/03/26 10:30 鉅亨網

【鉅亨網記者蔡佳容˙台北】 華碩 2357(TW) 在面臨去年第4季虧損後,展開組織 改造計畫,希望首季能夠力拼損益兩平的目標;但花旗環球證券科技產業分析師戎宜蘋卻指出,華碩目前不僅 在NB事業上毫無改善,就連最大的搖錢樹主機板業務也 面臨了技嘉 2376(TW) 的強勢威脅,因此第1季的獲利恐 怕又要讓市場失望,預估營業損失將達22億元,淨損 9.3億元。

戎宜蘋認為,儘管華碩3月份已將庫存降至200億元 的水位,但NB和Eee PC業務的表現都不佳,營業費用又 高,因此預估華碩第 1季本業仍將虧損達22億元;就算 有匯兌收益約5-10億元,也無法達成市場預期損益兩平 的目標,預估單季淨損9.31億元。

而在華碩最大的主機板業務方面,去年約挹注華碩 獲利高達 60%;戎宜蘋指出,在主機板經濟規模逐漸縮 小、資本支出卻依舊過高的情況下,再加上來自同業如 技嘉的價格壓力,都將持續對華碩今年獲利造成負面影 響。

組織改造方面,華碩決定整合NB和Eee PC的銷售和 研發資源,一併掛在「電腦事業群」下,以節省成本; 戎宜蘋則建議,華碩應該多把焦點放在改善NB業務方面 , 因為NB才是華碩能夠提升獲利的關鍵。

不論如何,組織改造至少需要 1-2季的時間才會看 到成效,華碩第 1季勢必還得經過虧損陣痛期,加上擔 心業外虧損,不可能立刻對代工廠和碩釋股,品牌代工 分家的目標也只能一再遞延;在整體業務還未恢復正軌 之前,戎宜蘋仍維持華碩「賣出」的評等。

#########################################
開始說自己什麼時候會好,但是還有加一些疑問詞,以免爆衝
#########################################
2009/04/09 21:05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葉代芝台北2009年4月9日電)華碩今年首季營收約470億元,季減3成符合財測預估,主機板和NB出貨均超越原訂高標;法人對華碩首季能否獲利持保留態度,但估第2季出貨和毛利率,應可優於首季。

華碩電腦 (2357) 3月母公司營收186億元,月增39.8%、年減18%,累計今年首季營收約404.28億元,年減47%。

華碩日前法人說明會預估,首季主機板 (MB)出貨約450萬至500萬片,筆記型電腦 (NB)出貨約80萬台,實際出貨均超越原訂高標,EeePC則未達出貨目標100萬台。

雖然主機板出貨持穩,但華碩還有存貨問題,匯兌收益預估也將因新台幣貶值幅度縮小而減少,法人表示,對華碩首季能否獲利持保留態度,不過第2季出貨和毛利率,應可優於首季表現。
文章關鍵字
那這時候股東會時間要到了,大股東們也要回補了吧…那是買華碩的好時間吧!!!
seiya936 wrote:
那這時候股東會時間要...(恕刪)

最近鋒頭都被宏碁搶走了
雖然營收年減18.24%
別忘了去年這時候
華碩股價可是快破百階段
營收月增39.8%又優於對手
股價應該快壓不住往上衝了吧
我覺得2357 在31~40之間盤了那麼久
大盤都漲了那麼多 都還沒什麼表現到

而最近又是一面倒 都是對手2353利多的消息

所以我也有 2357有快要爆發的感覺
星期五已收在39了,我想一過40這關卡就要爆了,我也是看好華碩。

一、二、三月營收都是向上成長。
所以結論是記者和這些股市名嘴和主力都是一個樣子是嗎??
咳,分享一個我等很久的一件事

華碩先前公告執行庫藏股,要買6萬張回來減資
離4/18號還有最後一周,如果他們有誠意買回來的話,這周一定有動作的

不過這周我不敢買,所以也跟這消息無緣了
已公告買回多少了,有興趣就自己找找吧
這個 曾仁凱 注意他很久了...

6萬張, 在第1週已用1萬多張, 早就用了吧!?
不能否認 華碩最近在桌上機種一直再創新
也一直再亂出 e-book系列就是如此 為了衝市佔也別這樣= =
當家掌櫃的 該檢討囉
買了一隻MIK或MIC的東西就開始叫囂MIT的不是. 甚至於還要落井下石 真悲哀的人 怎麼不搬去K國算了

冏到掉渣 wrote:
6萬張, 在第1週已用1萬多張, 早就用了吧!?


庫藏股一慣的手法
剛開始時,先護股價底部,假裝很有心
最重要的子彈,要用在最後幾天拉昇股價,可能還會配合一點消息放出來
我想華碩是用來減資的,應該會有誠意的給他買滿吧



hillkk wrote:
不能否認 華碩最近在桌上機種一直再創新

我怎麼記得那時出現危機時,華碩一直吵著要降庫存、出奇招

可是目前看來,不停的出E系列的,這樣子舊款庫存打的消嗎
而且奇招我還沒看到啊,本來很期待的說 = =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