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注意這檔...獲利空間至少在三成以上...

個人任職的公司接觸兩岸三地單位頗深.
去年至今年以來,行情如果拿捏的好,其實獲利也不少了.
三四倍起跳的大人有人,個人就不多著墨獻醜了.
提供以下資訊讓有興趣的人研究參考.
資訊來源先保留...

目前大盤從低檔以來已有漲幅,加上近期國際局勢不穩.
但國內外又偶有重大實質性利多.
或多,或空...其實都有空間,看個股而已.
但很多個股又有太多投信投顧操盤影子.
跟單不好,反而容易被出貨,而侵蝕了去年以來的獲利.

有檔個股,淨值不低,且目前股價低於淨值甚多,
公司業務發展近年都穩定成長,
這兩三年開始,將業務範圍深入中國與香港.
且已經完成建置佈局.
如果ecfa一簽,從金融與各項服務開放的角度,
這檔股票所受惠的效益絕對比任何金融,壽險股更快,更直接.
(金融壽險股的效益還要經過太多手續以及時間來回收初期龐大的開銷成本.)

就算ecfa腳步放緩,這家公司的主要業務內容,與近兩年發展的方向.
正是目前政府與各大科技產業投入的"雲端"服務.
且"已經"完成整併中國幾間相關投資公司,準備進入大幅成長的收成期.

該公司業務與金融有關的部份約佔了15%左右,但卻帶來高達約40%的獲利.
且非投資任何金融商品,而是屬於穩定收益的"金融服務"收入.
為搶得目前中國加速放寬金融服務腳步的先機,該公司"已經"入股中國某金融服務公司的股份.
並"已經"將相關服務架構建置完成.
將拉高該公司業務中金融服務佔整體的比重(目前約15%就帶來約40%獲利),獲利將可進一步放大.

目前本益比(以去年eps來看,還在十倍以下.)
一檔具有兩岸金融開放,ecfa,雲端科技題材且營運穩健,又完成兩岸佈局的公司.
近期股價在整理後,就看看市場給予的價值有多少囉!

文章關鍵字
dial wrote:
個人任職的公司接觸兩...(恕刪)
小弟不材~在所有看盤軟體裡都輸入了"..."卻找不到任何股票@@不知道大大說的是哪一檔
dial wrote:
個人任職的公司接觸兩...(恕刪)

連公司名稱都沒有,要我怎麼砲你
應該是6214精誠
淨值54.9
股價42.x
如果真的是精誠
短線要介入要注意一下
上上週有在出貨台做專題報告
報告完後隔天4/26就是最高價
看好的人等突破這天高價再入場
要低接的人
就看運氣了
雲端我比較看好另一檔
今天漲停
交給下一位
小弟不材,也看不出是哪家股票
不過如果是精誠的話,股價似乎是低於淨值沒錯
但它現在好像是處於低檔的狀態
但要多低就不知了......(小弟希望40以下)
不過這檔股票從去年10月到現在,幾乎都是40~50區間來回
小弟也曾從中小賺一下,如果繼續掉到40以下的話
小弟準備接個幾張看看~~

AJ.W wrote:
應該是6214精誠
淨值54.9
股價42.x
如果真的是精誠
短線要介入要注意一下
上上週有在出貨台做專題報告
雲端我比較看好另一檔
今天漲停
交給下一位


被搶先了
前幾期有看到雜誌介紹說
外資最近是有在進貨啦
請樓主是否可以提供一下
今年的財測?
dial wrote:
個人任職的公司接觸兩...(恕刪)

相信我,你應該做的是押房子押老婆押褲子借錢融資來買這支,而不是急著上網路來分享(許多人跟你搶,你買不到
好價格的)

還是說,你買好了,就缺人抬轎~~
悠然~~
對了各位網友們不用褒貶.
也不用覺得我是已經買了多少又多少的,等著大家抬轎.
(真要這樣,我可以寫的更樂觀,更誇張,甚至直接點出公司名子或是故意玩遮蓋XXXX幾個代號的遊戲.)
只在大盤低檔時進場,盤整時我不會等待多或空表態.
而且我經常往返兩岸三地與歐洲,沒太多時間做短線上的操作.

這檔之前有投顧的影子,但這波還沒整理前就已經開始出脫了,順著這波整理,
投顧根本已經"完全"沒有籌碼上的影響了.
至於外資開始悄悄買進這點,有興趣就自己注意吧!
投資就是,低檔時有人覺得不好,高檔時有人覺得不敢,不高不低時有人覺得沒意義.
都是等事後消息出來了,營收出來了,利多出來了,買盤出來了,股價也就上去了...
再來說些有的沒的,那更沒意義.
覺得股價太高或是太低的網友,自己從籌碼面,題材面,消息面評判是否具有投資價值.

個人也不愛誇大或是編造些消息.
所提到的消息,從股價淨值,到對岸投資佈局,到入股對岸某金融服務公司等等...
或許有管道的網友,可以自行查證一下.

對於討論的褒或貶,個人不會回應.
反正只是提供資訊給大家做參考而已,不多說.
報明牌這種事本就不是普通人能幹的(聽說好像要有牌照才行...)

再者:

買了沒?

我X,沒買還敢報給我~~

買了沒?
買了
我X,買好了才報給我,要我抬轎啊~~


別想太多,就這樣囉,無償報明牌是很辛苦的事情~~
悠然~~
TKB324 wrote:
請樓主是否可以提供一下
今年的財測?

我不方便也不好做預估.
如果依照目前的情形,Q1~Q2有些對岸公司業務發展與合併上的支出費用.
Q2中開始明顯成長.
如ecfa金融部分進展順利,收益會立即大幅反應,不用經過銀行壽險業漫長的軟體硬體建置費用.
也無複雜的法規阻礙進展速度.爆發性的成長或有多大,其實真的不好預估.
不過成長是確定的.且以目前的股價與淨值,搭配上股本...
如進入對岸金融服務與雲端市場後會如何?(事實上去年之前就已經進入了,且已經有獲利匯回,準備進入明顯成長.)
就到時候留給媒體去編輯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