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憐 友達 奇美 ==「小孩在外快被打死」 美國霸道 台灣政府還默不作聲
美國不是 我們盟友 阿共是嗎??? 台灣經濟未來 在那????
在此為 再次為可憐阿達 阿美 散戶 默哀 哀悼 c
友達六位高階主管遭美國司法部起訴消息傳來,各界雖然不意外,但對於友達決定辯護到底的決心,
有人認為即使是友達這樣的大廠,與美國司法部對抗,猶如小蝦米對大鯨魚,最後可能得不償失,拗越久賠越多;然而,友達此舉,卻也讓人佩服,倒是台灣政府對整件事完全沒有發聲,也未對業者提供任何援助,頗令業界心酸。
WitsView總經理王鶴偉認為,就像「家裏小孩在外面都快被打死了」,政府卻還默不作聲,這件事給產業界最大的教訓就是必須要自保,因為政府無法提供任何資源,更遑論保護。
奇美電前總經理何昭陽前往美國服刑前,應邀參加一場演說時曾語重心長的表示,進入一個市場要先了解當地法律,尤其美國對聯合操控價格定義與一般認知相當不同,「我們以為只是握手聊天,跟老朋友見面聊得開心,(對價格)講歸講,沒訂合約也沒真的去實行,甚至以為只是孫子兵法上的欺敵策略,但是這樣也不行,會被(美國)視為違法。」
其實,面板廠業者私下最憤恨不平的是,這個案子能夠成立,也是因為有人當汙點證人,一位外資分析師形容,就好像是有人聚賭,莊家通風報信報警抓人,最後莊家沒事,這樣的法律能夠讓人信服嗎?
且若真的因此獲得暴利,那也就算了,但是面板廠競爭如此激烈,若是虧損難道美國這些品牌廠商會願意分攤嗎?更何況韓國政府培植面板產業是眾所皆知的事,友達董事長李焜耀先前接受本報專訪就意有所指的說,反托拉斯法已經被當成國家競爭的工具。
律師陳峰富說,這個案子在有人擔任汙點證人又已經有廠商認罪情況下,拖越久越不利,不過一般來說,政策不應該用政治解決,但現在美國很多時候政策都用政治解決,講白一點,今天就是台灣國力不強,才會遭受如此待遇。
友達遭美起訴 6主管面臨牢災
被控壟斷面板價格
〔駐美特派員曹郁芬、記者陳梅英、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美國司法部昨天宣佈,台灣面板龍頭友達光電因參與壟斷液晶面板的價格,因違反托拉斯法案而遭起訴;友達不但將面臨上億美元的罰款,包括副董事長、總經理在內的六名高階主管還要面臨最重可達十年的刑期;友達昨天表示,對美國司法部處置「感到失望」,但友達「相信美國司法系統的廉正及公平」,將繼續辯護到底。
友達感到失望 將辯護到底
友達遭起訴的六位主管,包括友達副董事長陳炫彬、總經理暨執行長陳來助、佳世達總經理熊暉(原任友達執行副總)、前友達DT事業處資深經理梁兆龍、友達發展事業室特助白柏龍與友達太陽能事業部李燦榮。
二○○七年起,美國司法部對台日韓三國的面板大製造商發起反托拉斯的指控,位於台灣新竹科學園區的友達,是迄今唯一沒有認罪的廠商。
司法部表示,已有六家公司認罪並付出逾八億六千萬美元的罰款,加上今天被起訴的友達光電,總計有十七位高階主管遭到起訴。被起訴的高階主管最重刑期長達十年,每人罰款一百萬美元,公司罰款一億美元,但最高罰款可以達犯罪獲利的兩倍,或受害廠商損失的兩倍。業界今年初曾估計,友達拗得愈久,可能罰得愈重,最後可能付出三億美元的罰金。
美國司法部指控夏普、韓國三星、LG、台灣華映、友達、奇美電等公司自二○○一年九月到二○○六年底,涉嫌壟斷全球面板價格,二○○八年判決出來後,韓國LG、日本夏普和台灣華映、奇美電分別認罪罰款,當時LG遭判決罰款四億美元,創歷年反托拉斯法第二高罰款紀錄,華映和奇美電則分別被罰六千五百萬美元和二.二億美元。
這些認罪的公司不但要交罰款,高階主管還要服刑六至九個月,華映前董事長林鎮弘、營業副總李學龍與前特助劉治軍已赴美服刑完畢返回台灣,奇美電前總經理何昭陽與顯示器部門處長柱祥目前已前往美國服刑。
友達則表達據理力爭且與員工一起面對辯護相關訴訟的態度。友達說明,液晶面板價格多年來劇幅下降,為消費者帶來福利,是因為產業內激烈競爭等原因所致。
陳炫彬與陳來助在美國的委託律師分別發出聲明稿,表示兩人在台灣與全世界都擁有完美聲譽,對美司法部判決感到失望,將強力捍衛自己聲譽,對於美司法部莫須有的指控,也會辯護到底。
經部將聯絡 研究是否協助
經濟部次長林聖忠說,友達案是台灣廠商在國外被控違反托拉斯法案,經部會和友達、公會聯絡,並透過駐外單位收集資料了解案情,研判政府是否有協助空間,如有必要也可以找律師協助打官司。友達被起訴消息並未影響股價,甚至昨日上漲三.○五%。友達去年已提列百億元賠償金。
反托拉斯案 他國同業競爭手段
國內面板業者遭美國指控操縱面板價格案,越演越烈,國內面板廠奇美電前總經理何昭陽因被美控涉及反托辣斯案,將在美服刑14個月;在這之前,華映前業務副總李學龍也已坐完牢回國。這次友達也被指控,顯見國內大型面板廠,似乎無人倖免。業界認為,反托拉斯案,幾已變成國家(韓國)競爭手段。
國內業界普遍了解,這件反托辣斯案,是某韓國大廠去當汙點證人、去爆料,最後這家韓廠沒事,卻用這招去害其他競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