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買過保險而且有理賠經驗的版友

投入的保費與得到的理賠金相比,是否讓你感到滿意?

之前聽到藝人唐從聖說他一年花費50多萬幫自己、家人買保險,
壽險、車險、醫療險…
結果專家幫他分析後,才發現他買到的都是不適合自己的保險,拿到的理賠金也不盡合理...

我在某本書上看到一位資深名醫分享養身心得,他說寧願花錢買健康的食品,也不會買壽險、醫療險,值得參考 ^^
那是賣健康食品才會那麼說吧

醫療險是一定要的啦

尤其是癌症險

儲蓄險納真的是不用了

有閒錢去買股票黃金房地產

要不定存也比儲蓄險好
個人也是家庭保費50多,女王加我還有一個小孩,有連結一個投資型的,不過很少,其他都是醫療(大多都是之前無上限時買的),癌症(也是無上限)及意外險,外加壽險及定期壽險。

記得之前女王子宮肌瘤還是什麼巧克力囊腫的,手術及住院五天,理賠幾家加一加共十五萬。
我們是要有點住院品質啦,所以不住健保病房,好像單人房加手術費花了四五萬的樣子。

保險這東西還是要看肉容啦!!!不要被數據騙了!!!!
國中時。家人有幫我買了第一份保險(國泰終身312)-到期,拿回滿期金
退伍時,自己買了終身醫療險(無上限)和防癌險,終身醫療險年繳5000
前幾年耳朵有一點小問題開刀,領回11萬(20年繳10萬)
用這筆錢去買了投資型保單,目前小賺(比不上自己投資的基金,考慮贖回中)
剩下的防癌險希望永遠用不上
保險這東西,見人見智,不過要買真的要年輕時買
要理賠時,記得診斷証明書要請醫生開的清楚,當初理賠有一點爭議(金額折半)
後來直接跳過保險員,申訴總公司才有滿意的結果(會吵的小孩有糖吃)
wtkao wrote:
投入的保費與得到的理...(恕刪)


保險保的是突然的事件, 要怎麼保端看個人對突然事件對經濟的衝擊程度, 資深名醫想必是有一定的經濟實力, 說真的, 如果我非常有錢, 我應該不會去買保險

=================

對了, 我醫療險一年約3萬, 上次因故理賠了1萬多, 我覺得這次理賠給我很大的教育, 因有些藥物雖健保有給付, 但副作用會較大, 那時醫院給我幾種藥物選擇, 分別列了各項副作用, 我因為有保險, 全部選副作用最少, 所以都是自費, 後來在醫療過程中, 那護士說還好我有選副作用較小較輕的藥物, 因為我注射藥物後副作用讓我感到相當不舒服, 如果是用健保給付的藥物, 副作用影響會更大, 她說她很少看到用這個自費藥物還會感到較大程度的嘔吐與暈眩
wtkao wrote:
投入的保費與得到的理...(恕刪)

個人雖然還沒有拿過理賠
不過最常聽到的理賠糾紛,應該是意外險
你說它是發生意外,保險公司總是有一大堆理由說是因為個人怎樣才導致怎樣怎樣...
叭拉叭拉布的,理由千奇百怪
一方面也是因為理賠金額比較大,都是好幾百幾千W的
所以意外險要拿理賠,幾乎都要有上法院的心理準備

至於壽險,個人死亡和重大傷殘,因為事實都很明顯
很少有拿不到的,除非有人故意多重投保,然後自殘的

醫療險有點複雜,我就不太清楚了...


如果我是名醫,我應該也不用保險了吧,保險是給沒辦法一次拿出大筆醫藥費或是照顧遺族的人買的,
至於遺產稅的規劃,那是給有錢人逃稅用,不是保險的真正目的,
不過,只有出險時才會知道自己的保險適不適用,
畢竟,錢沒有人在嫌多的,
祝大家平安健康。
買保險是需要的,但不需要花太多錢在保費,保險公司的立場當然要你繳越高保費越好,但請記得,買保險是要解決你面臨的人身風險,重點是,繳了保費,有沒有解決你的問題,記得,保障越高越高好,但相對保費要越低越好
wtkao wrote:
投入的保費與得到的理...(恕刪)


名醫的收入可以做到自我掌握風險,版大可以做到的話也沒問題!!
wtkao wrote:
投入的保費與得到的理...(恕刪)

年入百萬...其實不用買保險....

前幾年車禍膝蓋骨骨折,包了 21 天石膏
還好意外險有附險醫療險

我保三家總拿回 3萬多.....
算 21 天住院期間

三家都繳差不多 1000 上下.

人間五十年、下天の内をくらぶれば、夢幻のごとくなり一度生を得て成せぬ者はあるべき か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