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各類LED背光訊息
由面板廠自立之LED廠
如三星LED已成為韓國最大一條龍LED廠
友達的隆達模式是否亦能在台灣發生?
隆達目前最高月營收到10億
第四季會加入竹南廠
明年第一季加入蘇州廠
台灣最大封裝廠億光目前最高月營收17億
明年--按隆達的券商群益研究報告到第四季總營收接近100億
eps接近4
最新新聞報導資訊--第三季及第四季友達預計提高LED背光面板為60萬片到100萬片
這部分會帶動隆達多少?
有人知道隆達竹南廠規模多大嗎?
可以把營收拉高3億嗎?
這波LED檔個股修正,隆達也不例外--下修約2-3成從˙70左右到55
我從60開始接/最近看養股致富的雜誌文章也聯想到此方式
能否運用在此標的
觀察過去封裝廠龍頭億光或以往威力盟CCFL廠
除了股價分析
其因大者恆大或有母公司的直接訂單
可以每年穩定配現金股利--億光就算面臨金融危機也有EPS 2塊
但磊晶晶電就只有幾角--且配股以股票股利為主現今很少
我覺得如果隆達高階的策略有看到封裝的附加價值高於磊晶較大
未來擴展產能時首重封裝次重磊晶
就能避開明後年磊晶機產能供給過多風險
畢竟磊晶結果非齊一均勻
當磊晶晶粒供給過多
對封裝廠而言是有更多便宜的晶粒來源可選
提供一些看法並想聽聽有研究的看法
若想養股致富/你會選這張養到上市嗎?
james994539 wrote:
搜尋各類LED背光訊...(恕刪)
一條龍的公司,獲利多寡幾由母公司的政策來決定,例如某家光學膜廠,帳面上獲利看起來十分驚人,
好似大幅領先同業,實情有沒有可能是由於母公司的操作策略,假設如果由母公司買進原料,在低價轉
賣給其來生產產品?如此的話當然毛利及營利率驚人.
題外話,敝人認為LED若不朝日常照明使用發展,在面板業裡面是沒有前途可言的.
面板這種東西非常神奇,跟IC的發展方向剛好相反,一個越做越大,一個越做越小.IC越做越小的時候
價格越來越高,面板越做越大的時候價格卻在飛快的下跌.或許有一天會達成尺寸和價格的平衡點吧...
這兩個產業的產能又剛好顛倒,在未來ic的產出越來越多,但面板在相同設備下產出卻因為尺寸放大
而減少了,在康寧也前往中國設廠的同時,是不是也正代表了些甚麼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