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 年代中南美洲倒債而大賺一筆的台灣人?


抱歉問一件 history event,

1990 初期, 中南美國家爆發國家債務, 花旗銀行跌到歷史低點 (和現在差不多吧, market cap.)

那時候花旗銀行也被阿根廷/智利倒債 (詳情忘了)

那時候有一位台灣人進場大買花旗銀行, 大賺數十億台幣(二十年前的台幣!)

好像是一位銀行家,

是不是誤闖叢林小白兔的第二任老公?

轉貼自~~~

http://www.businesstoday.com.tw/v1/content.aspx?a=W20050616728


股市獨行俠 滿手金融股

撰文 /
賴寧寧
出處 /
今周刊172期


2005/6/23




科技股當道,傳統產業、金融股成了「票房毒藥」,尤其是銀行股,全體銀行為了每月「穩定成長」的逾期放款,傷透腦筋,因為股價不漲、套牢的投資人罵聲連連。

雖然股市的主流一百八十度大轉變,但是,仍然有人堅持「非主流」股金融股,而且,二十年來,一路走來、始終如一,這個人就是中國人纖、磐亞公司董事長王朝慶

王朝慶鍾情金融股,在股市向來有名,他旗下兩家上市、櫃公司--中纖、磐亞的長、短期投資,也買了不少金融股,其中,中纖長期投資包括華銀、東企、台灣企銀、一銀、彰銀、萬泰,短期投資也有竹企、華信,而且,都占所有轉投資公司不小的比率。另外,磐亞也投資萬泰銀行、台灣企銀。幾乎是上市、上櫃公司老闆投資在金融股比重最多的兩家公司。

三商銀長線投資 華信銀短線買進

不過,他說,中纖、磐亞買的銀行股並不多,他個人投資在銀行股的金額,遠遠超過公司。他說,三商銀本來就有投資,華銀更取得一席董事,目前是他的長子、德信投信總經理王貴賢擔任董事。其他台灣企銀是在民營化時參加認購,萬泰銀行也是成立時加入,像華信銀,他個人也投資相當多,而且,因為華信銀股性活潑,是他短線操作的重點股。

為什麼王朝慶這麼喜歡投資銀行股?王朝慶說了一句財金政府官員的名言:「台灣的銀行,政府保證不會倒!」有了政府的保證,再加上台灣任何一流的企業一定要有銀行為後盾的資金需求,銀行股是經過政府保證的最佳績優股,成為王朝慶奉行的投資準則。

事實上,王朝慶早在十多年前,就曾經把這個理念用在投資花旗銀行上面,當時, 花旗銀行遇到金融風波,花旗銀行瀕臨倒閉壓力,連花旗的 CEOJohnReed 都認為花旗沒救了,但是,王朝慶聽了一位花旗的董事一句話,就確定他要全力進場。

他問:「花旗會不會倒?」這位花旗的董事告訴他:「花旗如果倒了,就等於美國倒。」有了這句話「背書」,王朝慶好像吃了定心丸一樣,開始進場買花旗從每股八塊開始,不斷買進,讓華爾街的投資者都大吃一驚,大家對這位「台灣來的」投資人又好奇、又驚訝,連美國人都不敢買的股票,他也敢買。

單挑花旗 CEO  華爾街一夕成名

他甚至向 JohnReed 挑戰,他說, JohnReed 既然不看好花旗,他就應該下台,他一方面逢低大買股票,一方面也向花旗負責人喊話,甚至提出告訴的一連串動作,使他在華爾街日報、華爾街一夕成名。

一位台灣股市老手單挑美國最大的銀行,王朝慶緊不緊張,他說:「每天都睡不著。」因為大部分財產都壓下去了,結果,花旗真的如他預料,危機解除,股價大漲,王朝慶在這場戰役大獲全勝,八塊買,四十塊出,戰果以百億元計算,更為他累積了加碼台灣銀行股的實力。

促成他大膽買進花旗的理由就是這麼簡單:「銀行不會倒」。後來, JohnReed來台灣訪問,表面上是視察台北分行,拜訪央行、財政部官員,但是,私底下是來看看這位台灣的花旗股東。

這段經歷,不少老一輩的基金經理人都很熟悉,一位不願具名的前基金經理人,如果是他,他沒有這種膽量,股市像王朝慶這樣的人並不多。

公務員應該投資銀行股



~~~~~~~~~~~~~~~~~~~~~~~~~~~~~~~~~~~~~~~~~~~~~~~~~~~~~~~~~~~~~



在下的印象中~~~那時~後來~好像花旗有跌到5美元以下~~~ 不知有沒記錯~~~~
現在來看
果真是如此!
大到不能倒!
美金不叫花旗鈔嗎?
citi 在前幾年金融危機
也是米國政府投下天文數字硬救
才保留下來
股價也曾跌破1美元
說真的
經營再認真
大時代的浪潮
也會滅頂!
國家都沒永遠的
何況是一家公司!

左營牧羊人 wrote:
轉貼自~~~http...(恕刪)


非常感謝您的資料

我找了一陣子呢
就我所知...

台灣的銀行也是有倒過的...

最近的應該是寶華銀...

後來下市了~

被星展銀行買下~政府還給星展銀行好幾百億...星展才肯買寶華銀...

至於中國纖維是中纖嗎...

半年年好像這隻在版上還蠻紅的...

好像台中銀也是這家公司有轉投資~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前2年金融海嘯 DBS (星展)新加坡發展銀行 股價不知道是多少

也是有人 大量買進

星展銀行 會倒嗎 我也不知道

但是買的人 自有他一套邏輯

這些都是後話了

就像 大家都知道 單一公司會倒 但指數不會歸0

所以 80萬買一口 4000點 期貨 原則上是無風險的 ..一樣的道理...謝謝
我現在在想CITI跟BOA到底兩家的差異性在哪裡??

yamazaki1990 wrote:
抱歉問一件 hist...(恕刪)


阿瓦理德、也是那時候進場
他曾經持股達15%、但後來被迫賣出4%、因美國證管會規定
那場戰役、讓阿瓦理得擠進世界首富排行榜裡的前幾名

那時、阿瓦理得的理由是、花旗有全球化的知名度
把招牌拿去賣、都很值錢
當然、他事後說、當時他緊張的睡不著、因為周遭沒人看好、連他的研究團隊也反對

其實、90年初期、剛好是歐美大多頭的谷底
在那經濟起飛的谷底、只要趕買、趕抱
就能賺進巨大的財富

所以、當一國經濟於谷底盤旋
敢買進者、都能賺到大錢
當然、誰知一國經濟正處於谷底或是高點呢

可以肯定的是、歐美再過10年也不能再創經濟高峰了
金磚四國、看起來好像沒人反對吧
但我認為、此時進場無疑是高點(以長線而言)

那、近幾年有哪些國家能複製、90年代的美國呢
日本、台灣四小龍





enzolin168 wrote:
阿瓦理德、也是那時候...(恕刪)


真是很好的教材

值得悲觀訊息充斥的現在反向思考
台灣的銀行業
為什麼會倒?
要從台灣銀行業搬錢
可不是像美國那樣容易
心的通透 並非沒有雜念 而是明白取捨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