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要和美眉一起騎單車~

1. 觀察所在的產業和競爭優勢

如果我們要長期投資巨大,要怎樣判斷巨大和其所在的產業是值得投資的呢?
個人對於產業會考慮兩個面向:
a. 產業需求是否簡單而持久?
b. 在產業內是否有強而持久的競爭力?

a. 產業需求是否簡單而持久?
巨大的主要業務是:自行車的製造和販賣
自行車工業已是百年工業,雖然交通工具越來越多樣化,
但自行車因輕巧、方便短距離移動而未被淘汰。
近來更因對環保、節能、健康訴求,各個國家大力推廣自行車運動,
反而使這個市場更加蓬勃起來。因此自行車可算是經久不變的產業。

b. 在產業內是否有強而持久的競爭力?
巨大在競爭上,個人認為有幾個強大優勢:
1. 規模 + 垂直整合帶來的成本優勢
巨大營收有70%來自自有品牌,30%來自知名大廠代工,
目前自行車總銷售額是世界第一龍頭。
再以個別市場來看,自有品牌捷安特銷售情況:
歐洲:前三大品牌,佔集團營收30%
美洲:美國專賣店市場第三大品牌,佔集團營收24%
亞洲:中國、日本第一品牌,佔集團營收35%
澳洲:為最大進口品牌;
台灣:市佔率超過30%,維持國內第一品牌;
因此無論總體或是個別重要市場,巨大不是龍頭就是前三大品牌,
龐大的規模產量,使巨大在採購議價、
單位平均固定成本壓低上有一定優勢。

除了規模,巨大在產業鏈上也佈局完整,
從原料、設計至成車皆為一手包辦,成本易於控制。
1.二座材料工廠:
中國崑山的捷安特輕合金科技公司:產銷鋁擠型管材及型條,
巨瀚公司:產銷碳纖維複合材料

2.六座自行車生產工廠:
台灣廠:
著重在研發,發展高附加價值產品,供應全球高階產品的製造

中國崑山、成都、天津廠、崑山新廠:
以大陸較低的製造成本,生產全系列產品和零件。

荷蘭廠:
考量地緣因素,以供應歐洲市場為發展主軸,就近對歐洲市場作快速反應

電動自行車工廠:生產電動自行車
巨大(9921)-長期投資分析


由以上來看,巨大以全球資源做適當的分工:
佈局大陸帶來低成本優勢;台灣成功轉型為高階產品研發重鎮,
避開了和大陸低成本競爭的困境。
從原料、研發、製造、直營配銷、售後服務一條龍的產業鏈整合,
讓具無論在營運效率和成本掌控上擁有優勢。

2. 品牌無形資產強大,脫離價格競爭
捷安特已成為國際知名品牌。在巨大的刻意主導下,
自有品牌-捷安特定位在中高價位,其他品牌則是屬於中低價位,
以避開低階產品的削價競爭。為了為高價品牌形象,
捷安特價格的管制相當嚴格;對於經銷商並不給予特別優惠,
一律使用統一的訂價來保持穩定的價格範圍,
消費者的議價空間最低限制僅有85折,且對於廠商不給予進貨折扣。

巨大台灣廠-每輛自行車平均售價歷年走勢 (資料來源:年報)
巨大(9921)-長期投資分析

另一方面,捷安特品牌行銷也非常積極,贊助許多知名自行車車隊,
使得捷安特品牌常包辦各區域自行車品牌的冠亞軍,
這讓大家對捷安特品牌 = 高級品質的印象更深,
也讓各國通路對銷售捷安特產品意願極高,
願意配合強硬的銷售策略。

自行車的許多材料:鋁、鋼、橡膠、碳纖砂..
都容易受景氣通膨因素影響,對於成本是不利因素,
但巨大品牌成功往高階、品質的經營,可以順利將產品價格提高,
把成本轉嫁給消費者。這也反映在巨大合併毛利率上,多年來維持穩定。

巨大(9921)合併毛利率走勢:
巨大(9921)-長期投資分析


2. 獲利是否長期優秀且穩定一致

分析公司長期獲利表現,最好的指標莫過於ROE (股東權益報酬率)。
ROE = 近4季淨利總和 / 淨值
那ROE多少才算是好呢?
個人這樣定義:獲利長期優秀且穩定一致 = 8年來ROE > 15% 且穩定一致。

由於巨大的長期投資佔母公司資產即高,因此數據我們已合併報表為主。
觀察巨大(9921)10年來合併ROE走勢:
巨大(9921)-長期投資分析
2002年後合併ROE就持續維持在15%以上,非常優秀。


3. 長期體質是否穩健

對於長期資體質是否穩健,個人特別關心固定資產和長期投資這兩個項目,
對於企業而言此兩項資產過高,都有潛在性的風險。

我們從下面幾個方面觀察:
a. 長期投資是否透明
巨大的長期投資佔母公司資產61%非常高,
因此只觀察母公司報表不能看出整體營運的樣貌。
巨大(9921)非合併資產項目走勢:
巨大(9921)-長期投資分析

我們必須轉為觀察巨大的合併財報。
追蹤財務報表明細,巨大和子公司往來透明,
主要子公司都是海外自行車業務佈局。
以合併報表來看,長期投資佔合併總資產的比例不到1%,
因此巨大在長期投資部份透明。

巨大(9921)合併資產項目走勢:
巨大(9921)-長期投資分析

b. 長期自由現金流是否充足?
自由現金流就是賺來的現金流入,扣掉拿去再投資現金流出後的剩餘現金。
這筆現金越充裕,企業靈活運用的空間越大。
不用花在固定資產和長期投資的剩餘自由現金,
可以用來擴大營銷活動,配股息,甚至買為庫藏股,
對企業而言都是提昇價值很好的利用。

我們一樣以合併報表作為觀察。
看看巨大(9921)的合併自由現金流10年走勢:
巨大(9921)-長期投資分析

自由現金流10年來有八年是正數,十年來總和金額龐大,
顯示企業本身營運賺來的現金就能支應再投資成本,再融資的需求不高,
還有剩餘的自由現金可以靈活應用,這是穩健的象徵。
也代表巨大目前不用龐大的再投資還能維持獲利,
這是花小錢賺大錢公司的特徵,相當優秀。


4. 經營階層是否理性

對於經營階層觀察,只有一句話:
是否幫股東謀求股東權益報酬率(ROE)最大。
我們以下面幾個面向作為觀察。

觀察董監持股比例:
如果經營階層和股東的利害關係一致,
那經營階層自然會以追求自己利益一樣,
替股東追求最大利益。基於這樣的想法下,
董監持有企業股份比例越高,股東的利害關係越一致,
我們對於經營階層的決策越能安心,

觀察巨大的董監持股比例10.57%及格,
經營階層和股東的利害可算關係一致

觀察現金股利發配率
現金股利發配率衡量:公司賺一塊EPS發多少比例的現金給股東。
為什麼觀察經營階層要看現金股利發配率?
企業最後賺來的淨利,正是股東投資的成果,這筆錢本來就是屬於股東。
如果企業不能將這筆錢做最好的應用,報酬率反而不如將錢還給股東自行利用,
那經營階層的決策就有很大的問題。
因此透過ROE + 現金股利發配率的交互觀察,
我們就可以瞭解經營階層在決定資本的運用時是否理性。

觀察巨大(9921)股利發派政策
巨大(9921)-長期投資分析

巨大10年來股利發放率平均約63.5%,
除了2001年網路泡沫、2008年次貸風暴發放率較低外,
其餘平均約有70~75%的水準,發放率不低。

為了衡量公司是否有把保留盈餘好好的利用,
巴菲特曾提出一個簡單的檢驗方式:
每留下一元的保留盈餘,至少要能創造至少一元的市值。
我們也來以此檢驗一下巨大對於保留盈餘的利用。
巨大10年來保留盈餘增加了5,932,273 –1,111,583 = 4820690千元
而總市值10年來增加了42562331 – 8704513 = 33857818千元
平均每保留1元保留盈餘,創造了7.02元市值,great!
因此巨大的經營階層在盈餘的發放和運用上,
個人認為理性且優秀。


5. 買進價是否便宜

找到好公司只成功了一半,買在不合理的低價才能有高報酬。
除非預期報酬率來到相對高的價位時,巨大才具有投資的價值。

巨大(9921)的股利折現評價走勢:
巨大(9921)-長期投資分析
以股利折現計算,
低於103.1元長期才有10%以上的預期報酬,
低於76.9元長期才有15%以上的預期報酬。
目前來看巨大並不便宜。

最後我們整理一下巨大(9921)長期投資的觀點:
1. 自行車是經久不變產業,巨大(9921)在規模和品牌上有巨大優勢。
2. 巨大(9921)10年來持續在15%以上的水準
3. 巨大(9921)長期投資雖多,但子公司都是自行車本業,長期體質透明穩健
4. 巨大(9921)經營階層管理理性。
5. 以股利折現公式來看,股價低於76.9元長期有15%以上的預期報酬。


以上就是我們對巨大的長期投資分析,歡迎討論~
(圖表來源:http://statementdog.com/stock-analysis.php)
文章關鍵字

財報狗 wrote:
我想要和美眉一起騎單...(恕刪)



+5分....這一篇我喜歡~!!

大大可以寫一篇2207或4205嗎~!?

謝謝~!!

"Happiness only real when shared."

財報狗 wrote:
我想要和美眉一起騎單...(恕刪)


財報狗 wrote:
我想要和美眉一起騎單...(恕刪)


好吧 要找機會投資巨大了

巨大前進中國之後 營收翻倍

以前在台灣股價都穩定50 現在到中國 股價都穩定一百以上了

逢低買進

___喬飛____囧rz___ wrote:
好吧 要找機會投資...(恕刪)


小弟買9921是單純想靠它換更高階的公路車.....

已經換一台嚕....
"Happiness only real when shared."

orion9981 wrote:
買9921是單純想靠它換更高階的公路車
...(恕刪)

那買4205呢??
瘦狐狸 wrote:
那買4205呢??...(恕刪)


呃.....小弟也愛吃"豆花"~

狐狸大要一起來嗎~!?

寒冬的關東煮"可能"會熱銷唷~!!

"Happiness only real when shared."

orion9981 wrote:
呃.....小弟也愛...(恕刪)


不知道股東紀念品是不是豆花豆腐

是的話 一起來擺關東煮好了
換更大塊的豆腐,
哈哈~

恆義也是很穩定的股票,
一直在觀察中
但我一直在想它的規模究竟有沒有帶來成本優勢?
它的品牌能不能順利將價格轉換給顧客?
畢竟它的上游大統益、中聯...黃豆商也是大咖,
下游量販店、超商也是也是大咖,
一直有優勢的傳統市場選擇它的原因又是什麼?
還要研究研究...
我倒是幾點疑問想請大大們釋疑
1.自行車設廠的進入門檻很高嗎? 會需要很精密高深的研發技術?
為甚麼不怕他廠介入競爭模仿 ? 特別是大陸廠商這麼會搞山寨

2.自行車這幾年大紅起來是油價在推波助瀾
讓很多人騎車騎成了興趣
但是未來電動車發展成熟,汽油完全失去其影響力之後
自行車還會繼續夯下去嗎?

3.自行車的創新目前主要是材料科學領軍
用質輕強固的材料作為高毛利與低毛利產品的區隔
但是機械結構仍跳脫不出齒比鍊條的侷限
類CVT的無段變速系統與自動換檔系統或許能創造下一個明星產品
但巨大已經開始專利布局了嗎 ? 還是一直吃老本 ?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