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心請教各位先進有關台股後證所稅時期的因應之道(純投資討論.本版不歡迎宣傳證所稅好處或壞處.)

若以目前的K黨版本通過後.2017年開始要核實課證所稅.(我個人當然希望熟悉的市場不要變動.但這不是我等小散戶能決定的) 政府可以增稅,投資人當然可以選擇市場,這很公平

好壞不論.但畢竟對投資人的潛在獲利和賣壓必然是增加.若將來台股因此走向無量化.事先思索因應之道是有必要.若台灣課稅較他國重或相同,但持有新台幣的潛在風險當然較其他亞幣為高(有戰爭風險).
請教各位先進,若以中文介面為主.英文為輔.是否有其他國家股市總體投資成本為低.又適合自學自操的散戶業餘操作的?(當然.我們是以外資散戶的身份來考量成本為前提)

港股成本似乎較高.且體質較佳的港股和陸股似乎禁止在台交易
坡股的成交量較低.但清算費約是台股費用的一半
美股的史考特手續費較低,但資訊取得上純英文,閱讀上會較為辛苦

目前大致瞭解如上.誠心請教各位先進指點
當你發現一檔成長潛力無窮的公司

而他又在稅賦最高的國家

你會因稅賦捨它而去嗎?



當你因稅賦而放棄太多機會時

其實 你真正能選擇的 不多了
會放棄 當然這是我個人選擇

因為我相信成長潛力佳的公司 當然會選擇對該公司股東最有利的地方和方式去發行
作不到這點 若不是國營企業有政治因素 當然就是較為二流的公司
公司和人一樣 一流的人材為何要接受三流的條件? 一流的聰明資金為何要在較不利的環境投資?

我等是外部投資人 所得到的公司基本面和成長性 都是N手資訊 不能完全相信 成本當然是首選考量 至少是能在入場前先行掌握的風險

投資不是作公益 不能和稅賦公平議題混為一談
資金往最強公司求利潤最大化 才是投資的本質
雖然您回文和開版文無關 還是感謝您的分享

瘦狐狸 wrote:
當你發現一檔成長潛力...(恕刪)
fobislai wrote:
誠心請教各位先進有關台股後證所稅時期的因應之道(純投資討論.本版不歡迎宣傳證所稅好處或壞處.)

若以目前的K黨版本通過後.2017年開始要核實課證所稅.(我個人當然希望熟悉的市場不要變動.但這不是我等小散戶能決定的) 政府可以增稅,投資人當然可以選擇市場,這很公平

好壞不論.但畢竟對投資人的潛在獲利和賣壓必然是增加.若將來台股因此走向無量化.事先思索因應之道是有必要.若台灣課稅較他國重或相同,但持有新台幣的潛在風險當然較其他亞幣為高(有戰爭風險).
請教各位先進,若以中文介面為主.英文為輔.是否有其他國家股市總體投資成本為低.又適合自學自操的散戶業餘操作的?(當然.我們是以外資散戶的身份來考量成本為前提)

港股成本似乎較高.且體質較佳的港股和陸股似乎禁止在台交易
坡股的成交量較低.但清算費約是台股費用的一半
美股的史考特手續費較低,但資訊取得上純英文,閱讀上會較為辛苦

目前大致瞭解如上.誠心請教各位先進指點

1︰其實不用讀任何資訊

2︰只需要專心一個指數

3︰如果是美國的話,小弟最近發現 URTH ( 全球型 ETF )

4︰URTH 的話,可以跟 0050

同樣策略,甚至,連價格也近似

不必重新『聞』價格,太美了

5︰URTH 的話,在美國,可能有 30 % 的規定

必須第二年,填表格拿回來

故得證
網路券商費 + 學填寫英文表格的心力付出 = 證所稅 的 $$ 的付出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fobislai wrote:
因為我相信成長潛力佳的公司 當然會選擇對該公司股東最有利的地方和方式去發行作不到這點 若不是國營企業有政治因素 當然就是較為二流的公司公司和人一樣 一流的人材為何要接受三流的條件? 一流的聰明資金為何要在較不利的環境投資?


說的好

良禽擇木而棲

至於因應之道

以小弟個人為例

台股只留中華電(長期投資7年只進不出)

配息作為日常生活支出

約30%(投資股市15年價差交易的總收入)


海外能源及新興市場基金共5檔

約20%


美元定存約15%

實體黃金約15%

台幣活存約20%(本為股票交易的資金可能將轉換未來開店之資本及周轉金)
1.2017實施還要先經過2016的新民意選擇,其實這是個假議題!
2.不熟的市場不要碰
3.即使全部按所得申報也會有市場新秩序,更低的量,更低的本益比,講白一點好了,
指數剩3000多點eps5元以上有國際競爭力大股東有誠信的公司,股價剩30-50,買來
每年配股也好,怎麼玩是看人,不要預設立場,但前提是不能受重傷更不能先從市場畢業....

fobislai wrote:
因為我相信成長潛力佳的公司 當然會選擇對該公司股東最有利的地方和方式去發行
作不到這點 若不是國營企業有政治因素 當然就是較為二流的公司
公司和人一樣 一流的人材為何要接受三流的條件? 一流的聰明資金為何要在較不利的環境投資?
...(恕刪)


這樣真的失去很多機會

反過來想 為什麼公司要待在三流的環境?一流的資金為何要在較不利的環境投資?

你只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 而不是站在公司面的角度思考


你自己也說我等是外部投資人

當你的稅後報酬極大 風險極低時 你就不會這樣想


這些話 或許以後你就會懂了

不過 還是祝你幸福




fobislai wrote:
我等是外部投資人 所得到的公司基本面和成長性 都是N手資訊 不能完全相信 成本當然是首選考量 至少是能在入場前先行掌握的風險

...(恕刪)


如果想到海外市場

建議你將基本分析學透徹一些 多看一些書

不是看看財報就算 而是要針對質與量的分析


以港股來說 我不在意交易成本 因為我在意的是公司經營策略 能否成長再成長

如不能成長 就變成在意其穩定性

畢竟我是要放長期 交易成本對我來說就不那麼重要了

如果你是要短期 去美國吧 還有比史考特更便宜的 好像才3美元


N手資訊及外資第一手資料 不能完全相信 這都是散戶投資人自己騙自己的藉口

因為多數人被騙久了 就認為公司財報多是騙人的


同樣的一則資訊 好多分析師的看法都不同 最重要的是你的看法

為何市場上有好多例子是散戶報酬打贏投資機構?

他們知道公司財報是N手資訊 但那也是最重要的資訊

他們的眼光是看未來5~10年 而不是短短的幾個星期


我不多說了 讓你自己去摸索

瘦狐狸 wrote:
而他又在稅賦最高的國家 你會因稅賦捨它而去嗎?...(恕刪)

代表個人時代結束
法人時代來臨
法人 才能對抗政府的稅賦 同時取得報酬

請教瘦狐狸大
美國政府 1年能從證券市場 拿到多少稅收
像捌菲特的波克夏 從不配息的策略
波克夏 對美國政府 貢獻多少稅收
年化報酬尋找超跌或價值型投資,
若是跟隨主力操作,久久下來一定會落入養套殺的陷阱。
因為參與者全是投機武林高手,一有不對都是拿刀互砍。
海外投資,又不喜英文者,我建議 Firstrade 網路券商。

也建議到綠角部落格練功。

PS Firstrade 單字沒拼錯。
我支持證所稅 ( http://www.hoamon.info/blog/2012/12/15/2013_capital_tax_type.html )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