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員工分紅費用化以後,有些公司會改用選擇權讓員工認股,但是因為分紅費用化,所以當你執行時有價差,例如我用公司股票淨值執行,但公司股票在興櫃有股價,因此有價差,政府課稅毫不客氣,這部分馬上計入明年所得繳稅。明明又沒賣股票也要被課稅?好吧,會有人說有所得就要繳稅啊。那就繳吧,現在又搞個IPO後賣出股票要繳證所稅??現在是怎樣??當初還沒賣就先被你課一筆所得了,好不容易盼到要IPO,你又要來課一筆??股票如果有發股利,除了要繳稅,還要拿去繳健保費,但是股票發股息是要除息的,自己發錢給自己要繳稅又要繳健保,這些股票政府到底要挖多少錢才滿足呢??
文章關鍵字
沒人回覆,難道都沒人發現有這個問題嗎??

calvinshiu wrote:
沒人回覆,難道都沒人...(恕刪)

我覺得員工 還是回歸薪資
不要拿股票了
貢獻多大 就給多少現金
覺得公司不錯 就拿現金 買自家股票
IPO客重稅本來就不合理,長期絕對會嚴重壓縮台灣資本市場更甚而壓抑創業,更何況結果只肥到香港的法律竟然政院立委完全贊同,這個政府完全是瘋了

有能力還捨不得離台的人快走吧,到時候走不了就欲哭無淚了
但是現在是股票已經執行了,所得稅也課了.....卻要再課一次不是嗎??
可達瓜瓜 wrote:
我覺得員工 還是回歸薪資
不要拿股票了
貢獻多大 就給多少現金
覺得公司不錯 就拿現金 買自家股票
全台沒有多少人口經歷公司/工廠草創,一路拼到業績穩定,然後更上層樓到 IPO。對於 IPO 股票的課稅/持有/買賣問題存在太多誤解,以為 IPO 股票可以免稅,可以全賣掉換現金等等。。。

如果到 6/8 日版為止的證所稅真的強推,只能說根已腐朽,枝葉枯落只是早晚的事罷了。或許更甚者移民出走潮大概也會發生,剩下的只有移不動跟後知後覺的人了。

IPO 好賺嗎?先去調查台灣已經有經歷 IPO 的人看看吧,我相信一定會得到類似『如果看在錢的份上,我寧願去炒房地產。看在自我挑戰的話,IPO 是對人性的一大考驗。』

「妖魔化」已被啟動,崩壞的態勢一去不復返了。。。
陰九真的很厲害

每年1.7兆稅收怎麼收都不夠花




中油台電不需改革 , 直接漲價

原本是納稅人 來補這些稅收

一般學生 . 中低階層 . 小吃 . 弱勢族群 . 貧窮的上班族

大部份都不需繳稅 , 或繳少少的稅金


但是陰九兄 有先見之明

知道不能對這些人收稅 不然會被社會反彈

於是直接將物價拉高

這些原本不需繳稅的

因為物價一個都跑不掉

窮學生 . 農夫 . 窮忙族 . 弱勢族群 . 工人 . 小攤販

這些原本收不到稅收的 , 一個都跑不掉


說穿了 , 只是中高階層原本要多付的財務黑洞

轉給中低階層吸收
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
前財長就被轟走了
不然還要怎樣呢
kantinger wrote:
前財長就被轟走了
不然還要怎樣呢...(恕刪)

我們能怎樣?只是說出不合理的地方,為什麼要給政府重複課稅。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