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大學或碩士班畢業大概是二十五到二十七歲踏入社會,以我幫這些朋友做財務規劃的經驗,發現其實大部分的社會新鮮人都有些共同點,也都有些不知所措的地方,我把一些要點整理出來,給大家一份適合這個年齡層的財務規劃建議。

1.請檢視你的年度收入與支出,這是最最重要的一件事,請先把你每個月會花的錢列出來,例如:吃吃喝喝、購物費、通勤(包含油錢或計程車費)、水電瓦斯費、房租或房貸、孝親費、約會花費、網路費、手機通話費、PXHOME或是X森無息分期付款的錢;再把每年花費列出來,例如:保險費(這部份分成自己本身的保險和車險、房屋險)、所得稅、紅白包、……等,把這些通通加總起來,這是你的年度總支出。
把你的年度薪水加分紅加年終獎金全部算出來,這是你的年度總收入。

把收入扣掉支出看看是多少,如果是負的,那代表你會越來越窮;如果是打平或小正(一年只能存五萬以下),你想靠投資致富機率很低;一年能夠存十萬以上比較可能在退休時達到財富自由。

這時候問題就來了,如果一年存不到十萬該怎麼辦?開源節流是唯一的方法。如何開源?這要看你的工作屬性,假如工作是屬於越努力會賺越多的,譬如業務或是網拍這種,那當然從本業去拼,可是不幸地你的工作是領死薪水,再努力也回報不大的情況,就必須從別的地方來著手,想想你有什麼長才或興趣可以賺錢,一個月賺個五千塊,一年也多出六萬。

除了開源以外,我一般會建議把重心擺在節流上面,很多朋友都說自己窮是因為薪水低,其實大部分都不是因為薪水太低,而是因為亂花錢導致自己都存不了錢。什麼叫做亂花錢?不是說每個月都要換新手機才叫花錢亂花,我看過有人每個月花一萬塊在約會開銷上、每年花七八萬在保險費、每個月網路加通話費超過兩千、每月油錢加車貸近兩萬、……,這種感覺是比較正當的花費才是你的財富殺手。

約會我就不提了,人各有志,只是建議大家選一些不花錢的浪漫可能會比較恰當。二十幾歲無病無痛的年輕人,請保意外險加醫療險就好,最多加個癌症險,其他有的沒的險通通不要保,一個月保費只要超過3000塊都是浪費,賺錢很辛苦,不要急著把錢送給保險公司花。
通話費和買車養車花費我也不講,這部份就看你自己的取捨,買車相關請看做爽事都會後悔這篇

2.為自己訂目標和計畫表,例如:三十五歲要有兩百萬現金、四十歲要有五百萬、四十五歲要有一千萬,然後退休要有三千萬。

3.訂了目標和時程表就可以開始規劃,如果我想要三十五歲有兩百萬,離現在二十五歲還有十年,我每年可以存下十萬塊,所以我要做的就是把這個一百萬塊在十年之間變成兩倍,精算一下之後發現我只要每年平均投資報酬率高於11%複利的情況下就可以達成我的目標(100,000 * ((1.11^10) + (1.11^9) + (1.11^8) + (1.11^7) + (1.11^6) + (1.11^5) + (1.11^4) + (1.11^3) + (1.11^2) + (1.11^1) + (1.11^0)) = 1,956,143),所以現在問題轉變成我要如何才能每年有平均11%的投資報酬率。

4.如何投資這部份在我文章裡面已經講到很多,從風險/報酬低到高幾乎都講過,大家就自己去看吧,我只講一點,年輕人的優勢就在於有承擔中高風險的能力,所以不要把目光停留在壽險、定存、REITs這種較低風險的投資商品,未來後悔的機率很大。

這是一件很簡單但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你一定要花一個下午去好好思考,靜下心來規劃,檢查有沒有什麼是不知不覺中扯你財務自由後腿的習慣,訂下目標與實現目標的方法,一步一步靠近目標,才能避免掉『少壯不財規,老大徒傷悲』的慘況。

特別提醒一下,投資致富一定會利用到複利的特性,而複利的限制就是必須經由長時間發酵,無法短期見到大成果,所以你在訂目標的時候記得不要把目標時間訂太短,例如一年只能存十萬,卻妄想在三年內變成三百萬,那是不可能實現的,這部份是很多朋友都犯過的錯誤迷思。
我的25-30歲是衝刺的時間
因為出社會不長也不短
身上剛好有點錢但是不多
因為沒有家累
風險承擔能力比較強
24-28歲一直都在都充實自己各領域的知識跟學問
在28-30歲這個階段勇於投資也妥善利用之前培養下來的人脈
年收入增加1.5倍(增為2.5倍)
我不會刻意節流
因為錢賺來就是要花
不花會覺得這麼辛苦賺錢哪有啥意義
但不該花的儘量避免
像好車買一部就好了
買兩部就是浪費
我是男生
皮夾一個就好了
買好一點的沒關係
多買幾個就沒必要了
為了確保我的生活品質
我選擇開源
大大省錢投資的精神我是很敬佩
我也希望有多一點錢可以來做投資

不過25-30歲的階段,人生有很多重大的花費
結婚,買車,買房子都是動不動就百萬計算
生了小孩開銷也是爆增
除非收入本身就很高
不然就什麼都不買,過著克難的生活
再不就是結婚,車子,房子都靠爸媽供應
否則有多少人能照著這麼理想的理財規劃在走呢?
Izac wrote:
大大省錢投資的精神我...(恕刪)

大大說的沒錯
這階段其實開銷很大
但是沒有本來就收入很高這樣的人
都是要下過功夫的
有這樣的人
也不需要來看這一篇了

既然知道未來會有這樣的需求
然後為這階段的需求而去努力阿
能開源就開源
沒辦法開源只好犧牲點節流囉
相對的
這階段過了
40-50歲
還有一個負擔更大的階段阿

另外
當你當學生的時候
沒有好好打下基礎
所以出社會後的進度趕不上或落後
後來你想要趕上
就只有花更多心力
不然一直累積
只是越來越辛苦
??
很棒的一篇文章
我也提供一點我自己的感想:
1.節流真的很重要,可以騎機車、腳踏車、搭大眾工具,就不要開汽車、搭計程車....平時簡單吃就好,有朋友來才吃一頓好的,夜市的衣服可以穿就不用穿明牌,好的衣服是重要場合才需要的。其他等等,反正就是過平凡人的生活啦。我一年自己搭計程車的次數不超過10次吧.....

2.有目標和計畫真的很重要,我的建議是多規劃短程目標,如一個月後可以達成,或是3個月,最長不要超過半年,然後時時檢視自己的狀況調整計畫,短期的目標和計畫可以激勵自己,更有動力去儲蓄或是達成目標,建立後備的方案,並且因應調整,計畫趕不上變化,所以要靈活化才算有規劃

3.投資方面,我比較喜歡投資自己.....,我個人的觀念是投資是伴隨風險的,要有收益就要冒險,這一部分就看每個人風險承受度而定了
dennis10 wrote:
很棒的一篇文章我也提...(恕刪)


大大的1.2想法跟小弟很接近~

1.名牌(衣飾物)可視為一種投資與加分..必要的場合可以用來拉近距離..也可給人較好的印象分數
.平常可以省著點.. 但身邊一定要有幾套得體的衣物(手錶.飾物等)

2.訂短期目標..用短期目標的績效檢討來規劃中長程目標..量力而為..不打高空..不做空想白日夢..
利用往年的投資績效及存款數字..規劃新的短期目標..以短期目標的達成率作檢討..彈性調整長期
目標...

至於第3各想法..小弟則喜歡投資別人..因為投資自己脫離不了靠自己來獲取利益...簡單來說..小弟
喜歡累積人脈..再努力把人際關係網路交互運用..會有可觀的收穫...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本人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我覺得怎樣規劃自己25~30歲很重要,這是一個黃金時期比較沒有家累
在這個時候要是就有儲蓄或是投資規劃的概念是很重要的,畢竟比較沒有負債的壓力
也比較容易可以存到錢,然後對自己以後金錢的運用也才有個概念
但是我比較好奇的是,想住在台北或是台中高雄的朋友是怎樣規劃自己的未來生活
畢竟在台北買個房子加上車子可以說是花去一輩子的心血了,我想一定是要雙薪家庭才有辦法負擔
一間房子再台北四五百萬根本就是很便宜的了再花近百萬買車,光是這樣算就不知道要多久不吃不喝才可以
小孩的教育經費呢?雖然我才23歲但我卻很憂心...看到朋友都用就學貸款還沒畢業就欠了四五十萬
說實在的很悲哀!
達啷 wrote:
我覺得怎樣規劃自己2...(恕刪)


會擔心已經很值得鼓勵..有許多年輕朋友持著船到橋頭自然直的心理..那才令人擔心呢~~

如何規劃要從面對現實開始...每各月只有2萬元收入..又想在25~30歲之間在台北買車買樓
那是自討苦吃..因此勢必要提升自己的競爭力到某各水準...再做出合理範圍的規劃..否則就是
打高空..做白日夢...這也是初階段必須付出心力投資自己的原因~~



請先把你每個月會花的錢列出來.....





第一步就是一個難題...
之後還要算一年 更是難上加難...
有沒有比較好的建議與方法去計算呢!?
事不驚人不稱仙,人不痴狂枉少年, 驀然回首來時路,分別已是若經年
ryan4825 wrote:
大大的1.2想法跟小...(恕刪)

誠心請教一下您是如何累積豐富人脈的?謝謝!
再者有個疑問,現在網路資源發達,靠人脈賺錢是否漸漸不再如魚得水?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