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高嘉和/專題報導
台灣出現失業與缺工並存的矛盾現象,從小就跟著父親在廠區趴趴走的東陽集團總裁吳永祥直言,台灣就是因失去了早年的黑手精神,年輕人寧可待在冷氣房、不願走進生產線,寧可端盆子、也不願當黑手。長此下去,當然無法改善失業率偏高問題,產業競爭力也就慢慢流失。
砸200億改造台灣母廠
吳永祥在3年前接下集團總裁重擔後,他笑說,是自此天天穿球鞋巡視生產線,幾乎沒時間穿球鞋踏入高爾夫球場。
雖然台灣內需市場胃納有限,但過去10年來,東陽集團至少投入超過200億台幣擴建或改造台灣母廠。吳永祥用台語俗諺來形容說,不管是外銷零組件到其他國家或到海外合作投資設廠,就跟嫁女兒般,親家多會到「後頭厝」來拜訪新娘的父母,了解女兒教育得好不好,當然得花大錢裝修「後頭厝」,才能取得親家的認同。
這3年時間,吳永祥除重新檢討、調整中國市場營運策略外,最重要的工作都是整頓、擴建台灣母廠。從台南廠的塑膠零件、鈑金零件廠、模具廠,到觀音廠塗裝線改裝擴產,一步步將老舊廠房全數改成最先進的生產方式,且大量導入自動化,並推動綠色環保工廠,用更快速的流程,拉高與競爭對手距離及創造更高的毛利率。
未來只會更好不會更差
他信心滿滿地說,現在所有的瓶頸都已突破,在生產競爭力已大幅提升,且全球經濟已逐步走出谷底,東陽未來只會更好、不可能會更差。
踏進東陽廠房就可明顯發現這些改變。相較台灣不少傳統製造業者,東陽的廠區生產線比科技業還整齊,見不到滿地鐵屑或油漬,當機器手臂完成沖壓後,剩下的鐵屑、鋼渣,滑入設計好的溝渠內,順著隱藏在地板下的輸送帶,送往廠外的集中區,解決以往還需要專程停機、派遣專人清掃打包的問題,讓成本得以更低、生產效率更高。
會積極投入生產線改造、提高自動化,吳永祥有些無奈,坦言其實不少根留台灣的廠商是不缺訂單,反而怕擴廠後缺工。他感歎地說,現在台灣是滿街大學生,年輕人寧可待在冷氣房、不願走進生產線,寧可端盆子、也不願當黑手。
黑手創造過去台灣奇蹟
他指出,台灣過去經濟能夠快速成長,是因為製造業的黑手打下的根基,這些黑手不怕髒、不怕熱、不怕加班,累積了工匠般的技藝,甚至日後創業當老闆,創造了更多就業機會及經濟成長,但現在呢?
吳永祥拿瑞士當例子,他說,當歐洲大多數國家都面臨失業率居高不下,歐豬國家甚至動輒飆破20%,瑞士失業率僅約3%,比台灣還要低,那是為什麼?理由其實簡單,台灣人重視學歷文憑,但瑞士重視研發及技藝,再講白點,就是瑞士不看大學學歷、只在乎工匠精神。
吳永祥強調,台灣會陷入失業與缺工並存窘境,主因出在教育與社會價值觀改變、甚至是朝錯誤方向走,唯有找回過去的黑手精神,才有辦法再造台灣經濟。
http://n.yam.com/tlt/fn/20130429/20130429427473.html
關閉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