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成交回報,差一點沒被交易員嚇死

電話上請他幫我限價出(現價),可是再怎麼聽也不會聽成市價出啊!

結果這人竟然給我用市價出,市價耶~不計價成交!

還好沒有人掛跌停買~

要不是手邊只剩電話~我也想用網路~
我覺得 照規定 講出要賣出的價錢 最好
市價出 其實沒怎麼差 反而會插隊排前面
除非該檔 沒怎麼出交量
67711 wrote:看了成交回報,差一點沒被交易員嚇死



新手??

不知道規則??

xxxooow wrote:
新手??不知道規則?...(恕刪)


我是擦鞋童.....啦啦~

不知道您的規則長怎樣?

我用的詞叫「現價」還強調用現在的成交價掛單,他掛市價,這..........規則對啊?!

就算他聽成「限價」也該問一下限多少價!而不是直接給我跌停單~

20年沒看過這種規則~
我是路人,

有大大可以解釋市價、限價的差異嗎?

我也想知道,謝謝。

122chang wrote:
我是路人,有大大可以...(恕刪)


限價就是指定多少錢買進或賣出
現價就是目前的成交價
市價就是漲停或跌停價

有錯請指教
booth0168 wrote:
限價就是指定多少錢買...(恕刪)



你的解釋,似合理,

但現價,解釋成市價,似乎也合理。
那個營業員,用市價掛,似乎也沒完全錯。
感覺用現價,似乎會造成認知不同。
我會認為 現價,比較像市價。
差別是過去那一筆現價,是剛剛發生過的現價。
但下一筆現價,是市價。
下單後 尚未發生交易,所以我會認為現價,是下一筆市價。

最好還是用 市價。 要用限價,就不用說 限價,直接喊價比較清楚。
例如 限價 80 元買進, 就直接說 80元買進,限價就省了。

一般常進出的,用市價是最方便,也比較佔便宜。
除非是 箱形操作 低買高賣,賺微小差價,我才會 限價進出。

不然直接漲停買,跌停賣,才是比較好的選擇。
但前提是交易量大,比要買賣的張數多。

一般是看一下 " 上下五檔" 的數量。
看你 市價掛進張數是不是小於外盤第一價,如果是,漲停價買比較快,也可能買到內盤價。
要賣時也一樣,如果第一內盤價張數夠,掛跌停價就會賣會第一內盤價。


除非是箱形操作,
其他如
波段 短線 長線 買賣,請善用 市價。才容易搶進 搶出,價格也可能比較好。
尤其要沖浪,不用 市價買賣,可能會錯失行情。


其實,市價進出可以是一個不錯的避險技巧。想一下,或有操作經驗,就會了解。

3325km wrote:
你的解釋,似合理,但...(恕刪)


這樣說我懂那營業員的想法了~好吧,他不算錯!因為我不記得我是不是有說用剛剛一筆成交價當現價,
畢竟「現價」的確可以說:現在有什麼價錢願意收就用什麼價錢賣,這是我沒想到的。
還是以前那一個眉亞比較好,現在這一個.......

今天大概他電話接不完,沒空理我(證券行一直有電話響起來,行情真熱)

市價、限價各有好處,也各有風險,

無論如想何要成交,用市價 風險14%

不願高(低)於某個成本,用限價 風險買(賣)不到(掉)


3325km wrote:
你的解釋,似合理,但...(恕刪)


市價現價還是有差一點
市價是幾乎可以保證成交(突然漲跌停鎖死就不一定)
現價還是有可能要排隊等成交

現價限價根本分不清
所以實務上
應該都是直接喊價或市價
比較不容易弄錯
67711 wrote:
這樣說我懂那營業員的.
市價、限價各有好處,也各有風險,

無論如想何要成交,用市價 風險14%

..(恕刪)

用市價掛,有個條件,就是要看上下五檔,看上下五檔的量,市價掛,就風險極小,好處是比較可以買到,不會錯失波段行情,或變得賣不掉。

如果是台積電,鴻海,大型權值股,應該不用看上下五檔了,怎麼掛,風險都很小,除非是 買賣很大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