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在想一個問題
假如當時李董 不併購西門子手機部門
而大膽 丟250億 在台研發手機 相關技術
不知 結局會如何

好像為了併購西門子賠了250億出場

可達瓜瓜 wrote:
一直在想一個問題假如...(恕刪)


一樣,,,,,

會倒,,,,
會倒,,,,
會倒,,,,
會倒,,,,
會倒,,,,
會倒,,,,
會倒,,,,
會倒,,,,
會倒,,,,
會倒,,,,
會倒,,,,
會倒,,,,


KY李,,,,從來沒有幹過一件成功事,,,不知道台灣社會跟公司股東會如此捧他,,,實在不懂,,,
250億燒不了多久的,研發手機燒錢速度很恐怖的,而且絕大部分作不起來,acer也是這樣
可達瓜瓜 wrote:一直在想一個問題
假如當時李董 不併購西
拿250億放空自家股票還比較賺

可達瓜瓜 wrote:
一直在想一個問題假如...(恕刪)


250憶絕對不夠燒喔
小弟從兩個最大市場分析

1.中國市場
主要對手為中興華為
壓力在價格
要做出品質比別人高
價格比以上兩間低有難度存在

2.美國市場
主要對手為 蘋果 三星 htc
壓力在專利佈局
對手只要等你新機出來
找出你專利的漏洞
告你你就掰掰了

所以結論是 可行 但250億不夠
Mike_tseng0713 wrote:
250憶絕對不夠燒喔...(恕刪)

250億是不多
個人好奇不知的是 當時 benq的優勢 應不會輸HTC
HTC也燒很多嗎

可達瓜瓜 wrote:
一直在想一個問題假如...(恕刪)


一樣會倒
跟做甚麼無關, 是經營者的問題
沒良心的友達
排放工業廢水到霄裡溪
汙染上千公頃農田與作物
這樣的人開公司
一定倒....
nothing_f wrote:
沒良心的友達
排放工業廢水到霄裡溪...(恕刪)

個人覺得 企業這樣是不對
但身為政府 讓公司設在高處 也該幫廠商想辦法
接管接到 低處 廢水處理後 在排出

不知其它高處工業區廢水 何去何從

台灣的城市家庭廢水
政府好像也沒 專排處理
也都是直接排到各大小河川
KY 的好運氣來自於他生得早,恰巧在台灣電子業起飛的年代. 標準的時勢下的當時英雄.
可悲的是時勢轉移時,未能趁當紅時,積累足夠的能量轉型, 脫胎換骨再創高峰.
不是沒有機會,而是自己給搞砸了!

像KY這種高層主管;在恰恰好的年紀,進對了產業,又跟對了人(施振榮), 又在恰好的時間點自立門戶的公司非常多.
或許在當時的時空環境下,靠著低價,costdown還能有所作為. 一旦環境轉變,沒法轉型,又死抱當年拼costdown那套101招,
結果就是目前進退不得的窘境. 或許老兵不會死,只是"凋零".
而凋零就是一種慢性的死亡,最終還是消失!

BENQ要轉型,沒有大刀闊斧,是不會成功的!
大刀闊斧意味著既得利益者必受傷慘重,傷痕累累,
但公司確有機會浴火重生.
如果你是既得利益者,你要如何化解 ?
達成夢想和目標的方法只有一個,就是累積微不足道的小事.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