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摩:超級熊市恐降落中國
隨著中國成長減速的證據逐一浮現,外資研究機構紛紛下修中國的成長預測,摩根士丹利甚至勾勒出「超級熊市」的悲觀景象,預測今年的成長率會陡降到5.5%。
GaveKal Dragonomics的柯洛伯 (Arthur Kroeber)在6月底的研究報告中表示,中國2014年的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率頂多只能稍高於6%,有可能會落到15年來最低水準。而且,若出現貨幣政策緊縮過度等決策失誤,成長率甚至很容易跌到6%以下。
華爾街日報指出,這樣的警告出自柯洛伯之手,尤其意味深長,因為柯洛伯一向對中國經濟展望最為樂觀。
柯洛伯的報告說,中國政府承諾要收緊信貸、阻止地方政府過度投入基建計畫,並減少對若干企業的補貼,這些承諾是防範掉入長期困境的必要措施,但也會導致經濟增速在短期內大幅放緩。
無獨有偶地,倫敦的Capital Economics 7月初也發布報告,預測中國今年的經濟成長率在7.5%左右,2014年為7.0%,2015年再降到6.5%。
而最勁爆的莫過於摩根士丹利,該公司發表的「超級熊市」情景,預測中國今年的GDP增速將重挫至5.5%,足足比官方的7.5%目標少了兩個百分點,而明年的增速更將低到4.5%。
摩根士丹利的報告指出,「新政府力促銀行業消除財務槓桿的政策取向很明顯。...... 在超級熊市情形中,我們預計中央政府會對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和房地產開發商施行激進的政策性緊縮。政府有可能會減緩財政開支的增速,並且採取新的行政手段來抑制房地產需求。」
花旗集團8日也下修中國經濟今年的成長預估,預期今年的成長率為7.4%,明年則降至7.1%,兩項數字分別低於早先預測的7.6%和7.3%。
四個研究機構同時下修中國的成長前景,說明全球經濟低迷排除了以出口帶動復甦的機率後,中國靠投資拉動成長的模式已遭遇瓶頸。
花旗的報告說,在拉動成長和啟動改革的權衡考量中,領導層似乎決定更加著重改革,以提高成長品質、防範金融風險的失控。但相關改革雖至關重要,短期內卻可能拖累投資和成長動能。
瑞士銀行 (UBS)的經濟學家汪濤,可能是所有經濟學家最樂觀的一位,她估計2014年經濟增速會從今年的7.5%反彈至7.8%。
另外,瑞士信貸集團的分析師加斯維特在9日發表的報告中指出,中國經濟成長的主要驅動力量正在快速地消失。
報告指出,中國勞動力的成長率已開始萎縮,意味經濟成長率將會更加接近生產力的增長。其次,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帶來的益處,也在十年後嚴重減弱。
                                        
                2013年開工的住宅會少一些些,建造中的戶數會超過4千萬戶,達史上新高,看來經濟會不錯。其實是一大黑洞。
明年、後年呢?還要蓋更多嗎?不然經濟成長率會下降,不好吧!而大量減少蓋房子的話,龐大的鋼鐵、水泥、玻璃、瓷磚、油漆、、、產能過剩,如何消化?
例如現在鋼鐵需求那麼高,但是產能更是高,鋼鐵已經不斷跌價,未來更多產品價格下跌,將是超低通膨到通縮的。
如果像這樣建下去10年後,可蓋2億多戶,全中國人人都有15年內的房子住,城鎮化何止50%、超過99%,超過20年的房通通拆掉,重新蓋。
而中國的人口紅利,2012年已經結束。
1986~1990年出生的85後世代,是二次大戰後,中國的第三波嬰兒潮,也是最後一批嬰兒潮,現在27~23歲,女性結婚平均約25歲,也就是到明年2014年大多都結婚了。所以現在住房需求很高,樓市很旺,不過2014年以後開始下降。
(男性人數比女性高很多)
中國大量的住宅會在2013~2016完工,此時第一波嬰兒潮(1951年出生)到達65歲,人口嚴重老化、少子化衝擊更為顯現。
而中國現在還是依靠大量鐵路 公路 基建 住屋建造,消化產能,促進成長。
調結構是對的,只是調得太慢。
李克強視察保障房工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KJLQ3pd3is&feature=youtube_gdata_player
人口(億) 老化 少子化 **2012年住宅開工量(萬戶)
中國 13.5 嚴重 非常嚴重 2000
美國 *3.3 嚴重 移民填補 **90
台灣 0.23 嚴重 非常嚴重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