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泰金控投資長程淑芬提股市3大建言 尤其月營收公布應取消

鉅亨網記者王以慧 台北  2013-07-24 12:00:34

國泰金控投資長程淑芬今(24)日對於台灣股市提出意見,包括(1)政策穩定性要高、(2)月營收公布頻率過高或許可改採取季營收方式,以及(3)市場應更具多元性等,她強調,台灣股市必須要更健全、體質健康,需要更多不同產業別的公司來掛牌 才可真正有利股市動能增加。

程淑芬表示,國內政策穩定性應提高,否則不僅對國內投資人困擾,在國際市場上也會破壞形象。

另一方面,她認為,「月營收公布是畸形的行為,資料太多了!」並舉例香港僅提供半年報、新加坡提供季報,金融穩定度仍名列前茅,台灣市場月月提供營收,會使投資人疲於追短線、大廠的客戶不滿訂單曝光,以及有心人士也容易操縱等,建議公布季營收即可。

程淑芬表示,月營收公布一旦遭有心人士操作,台灣散戶就會任人宰割,反而壞了政府方便投資人獲得資料的美意。

另外,程淑芬建議,市場應該更具多元性,除了科技股作為主流外,應多增加市場投資選擇,政府可更積極尋求公司來台掛牌,股票市場豐富度就能提升,有利拉抬投資動能,並進一布提升台股市值。

程淑芬強調,目前政府有意扶植的生技產業和文創產業規模都還太小,政府應著眼在「如何讓國家變得更有錢」,有錢後才可快速扶植具成長性的趨勢產業。

------------------------------------------------------

每個月只有公布月營收而已有這麼嚴重嗎
又不是每個月都要做月報(4大報表)
如果一季公布一次的話以台灣的市場剛好給予公司派主力上下起手的機會
這傢伙的理由太牽強了
一個月公布一次月營收都嫌資訊不對等了
改成一季公布一次還得了
她怎麼不說國泰改獨資就好啦!!
收一收下市要怎麼報董事決定就好~~
把投資人當傻瓜嗎???
不只程淑芬這樣建議
聯發科的老板老早就提出這樣的建議。
對高科技,高度競爭的行業,月營收會透露你這個月的出貨狀況,對手就有更多的機會提出反制。

另外大部分的上市公司,月營收無法作到完全保密,能保密的,我的經驗是沒幾家。
每個月的月初,法人,或一些知道內情的,可以在一家月營收大成長的股票,大量買進,等到營收公布後,出脫給後知後覺者,造成不當得利。我估幾隻股票的營收,有時跟本不用等到月報出來,看月初的股價動能就清楚了。季報的時間比較長,投資者反而比較有機會拿到對等的資訊。月報的資訊,是比較不對等,不公平的。

另外更可惡的是,月績可以前後移的,上市公司要炒股,要出貨,先把下月的業績往前移就好了。
要進貨,把這個月的業績往後就好了。上下其手的可用次數,比季報多了三倍。\

不過月營收改季營收,也不是沒缺點,有時營收突然的成長,或袞退,會對股價造成比較大的波動,美國股票就有這種特性,季營收造成股價波動很大。

我也認同改季營收,月營收,是一場不公平的遊戲,散戶是比較吃虧的,
假如月營收取消公布,是不是在投資的時候會更倚重近期的消息面? 少了基本面的保護,一些流言蜚語更肆無忌憚的亂跑亂跳,不是給了有心人更大的操縱空間嗎?

而且不管公布頻率,那些玩內線的永遠都有辦法提早弄到資料,在資訊缺乏透明度的情況下,其他的投資人只會有被裝肖維的分,原本每月看到營收覺得情況不對可以跑,現在要再等三個月才知道在搞什麼,到時候內線都不知道吃(倒)了多少貨去了,來的及嗎?
改成季營收傘護哪裡還知道這間公司好不好!!

改成季營收有利的是公司階層
公司敢上市就要跟別人競爭,都敢上市股票換鈔票了
這種小事情還要在那裡叫??

那以後散戶怎麼有辦法透過營收表現,買到基本面已經有起色;比較安全的股票!!
jinshun000 wrote:
假如月營收取消公布,...(恕刪)


季營收的時間比較夠長,你可以取得來自各方分析師,媒体,跟個人的預估,然後作綜合判斷,這樣會是比較公平的。
月營收,跟本來不及反應,內線,法人,比你早個兩天,你就死定了。
我只能說,台股月營收公佈很變態,有些股,消息走漏的跡象很明顯,每個月月初,就變盤一次,隨著即將要公佈的月績變盤,這樣散戶怎麼玩。我自已領教過,會盡量避開這種股票。問題是,有多少人避得掉每個月來一次的不公平競爭。
不思進取的人才會想盡辦法改變規則,改到對自己有利,乾脆都不要公布營收算了??

每個月公布營收,想請問有影響台積電、巨大、台達電這些公司的成長嗎?...

好的公司還是不斷成長....至於那些整天想建議隱藏財報的...
要取消可以,但是以後公司一律不接受任何人(包括法人)對於業務前景的訪查,以後通通不准開法人說明會。公司內部人透漏任何營運消息一律以內線交易嚴辦。資訊若不想公開透明就要做徹底一點,最好季報都取消,所有外部股東大家一起來摸黑過河。

團圓嚕 wrote:
國泰金控投資長程淑芬今(24)日對於台灣股市提出意見,


她的話






就好!
平安、健康最重要
原來這麼多人都有在看月營收? 有月營收就比較賺的到錢嗎?(我是沒很注意看啦)

台灣的投資人一直以來都比其他投資市場多了月營收可看,所以比較沒有被大戶法人坑殺嗎?

投資長的工作是要投資別間公司,跟要隱匿自己公司的財報.....沒有關係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