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長劉泰英昨在北京強調,兩岸產業關聯快速改變,對台灣極不利,但政府沒有辦法提出相應方案,如IT產業的技術與規模台灣已輸給韓國,可能也都已輸給大陸,對台灣已形成嚴重的產業危機。
劉泰英昨在北京參與「中國經濟50人論壇」年會時,作上述表示。提到對台灣經濟隱憂時,他舉例,華航過去以三架全貨機創造的利潤,遠超過客機機隊,但在兩岸產業結構變化後,貨機已停放在美國,因為沒有IT產業的貨可運,大陸已可生產中間原料,兩岸產業關連性愈來愈低。
劉泰英說,李總統執政12年,國內投資成長6倍,但過去13年來(扁馬執政),國內投資幾乎零成長,產業技術沒升級,ECFA雖要簽,但簽ECFA也沒有用。
劉泰英更質疑說,行政院經建會擁有一兩百位經濟專家,竟沒有看出台灣產業面臨的這些危機。他說,台灣產業發展的主要問題在於沒有出路,這已經到了「非常危險的地步」。
IT產業都移到中國去了...........被偷學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