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活存存款要多多少才會課補充保費????有何解決之道???轉定存??買股票???買房???
文章關鍵字

e13k0169 wrote:
銀行活存存款要多多少...(恕刪)



超過5000以上利息(配股利~單一支) 不論活存定存股票 一律都一樣

利率問題請查各大銀行 如何避免? 儲蓄(保單)

免不了的稅 該繳還是要繳
每次配發利息或股利超過5000元才會課健保補充費
所以你只要知道利率和配息頻率(一月,一季,半年or一年)
你就知道本金要如何分配

例如:本金400萬
活存利率0.25%,半年發一次利息,一年下來約領到9800元利息,約扣200元補充保險費
定存利率1.2%(一年期),每個月發一次利息,一年下來約領到48000元利息,補充保險費0元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亦不代表本人真實意圖,本人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e13k0169 wrote:
銀行活存存款要多多少...(恕刪)


300 萬以上

轉存在證券戶頭下

1800 萬以上
人間五十年、下天の内をくらぶれば、夢幻のごとくなり一度生を得て成せぬ者はあるべき か
wessley wrote:
300 萬以上
轉存在證券戶頭下
1800 萬以上...(恕刪)


當你有這些錢的時候
還在乎扣這100元補充健保費嗎?
http://www.flickr.com/photos/tetjk/sets/

tetjk wrote:
當你有這些錢的時候
還在乎扣這100元補充健保費嗎?


這種事很難說,小弟就認識很有錢的還超愛佔別人便宜

花錢也是要看奇蒙子,之前對補充健保費也是很反感,
前陣子身體不適看了好長一陣時間的醫生,
現在的心態就變成該繳的還是繳吧。
也不能這樣說,重點在於這個政策很奇怪,你說從股票課稅我能理解"但為什麼有上限"?

大戶買1000萬跟散戶買300萬課的稅"股票股利"=一樣

而且定存利率已經夠低了,從定存利率再抓一筆錢出來.....這會不會太....
(定存效果如果高於"通膨",那課稅還無話說,但定存都輸通膨了,還要把越存越小的錢拿走...
這有啥道理可言= =~
如果有1800萬 我也會在乎的
雖然目前資金才3分之一(沒算房子無貸款)
補充健保 你也可以把他想像成投資的手續費
還是買基金那種年度管理費or手續費

補充健保應該以投資成本來看
多數人在卷商開戶
都會關心手續費打多少折了
怎會說100元沒差?
況且例子中是用報酬最低的活存
報酬就在低了 還被扣錢
而且別忘了 在累積這筆錢之前可能被扣過所得稅了
一筆錢扣好多次


補充健保費
其實應該從看的次數還是年總金額去和當事人多收
當事人如果生活有困難才補助
而不是有些人沒事就上醫院拿拿藥
錢還不是這些人在出

一年看100次的比一年看不到10次的付的少

買股票,配股配息超過5000元,

仍會被課補充健保費,還不一定填權息。

倒不如辦網路銀行,每35萬定存一筆,

以台銀整存整付計算,利息則為4795元。



建議分筆定存,每月領息,只要該筆一個月領息不超過5000元,就不會被扣(也就是該筆一年利息最多可領6萬以下即可)。

話說回來,健保已經20年了,會不會倒? 或許不會,因為政府會一直想盡辦法從人民手中拿錢,這期遠見雜誌有分析健保問題,各位可去看看,我認為最主要的是,沒事去看醫生找名醫真的是浪費生命,說真的,門診一次150元,難怪大家沒事都去看病拿藥,如果一個感冒看個病要1000元,我寧願在家休息一下,多喝溫開水,並適當的健走運動,讓感冒自然好。

如果未來門診看一次要1000元,但健保費可降低25%,我倒是願意。這就跟當兵一樣的問題,給你方便當隨便,當然一定會有例外發生,有人就是付不出1000元門診,這時候社會局應該就要介入才對。
"NIKON D200"+"12-24 F4"+"24-70 F2.8"+ "50mm F1.8"+"70-300G VR" +SB800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