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中國市場最大的蛋糕是房地產?不,軌道交通才是

全國已有39個城市獲批建設地鐵,預計到2020年,全國地鐵總裏程將達到6000公裏,投資達到4萬億。

國家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所長汪鳴近日表示,未來中國市場最大的蛋糕不是房地產,而是軌道交通。

「中國需要建設的軌道交通系統,遠遠不止6000公裏的概念,它的市場價值將按十萬億來計算。」在近日召開的施耐德電氣軌道交通峰會上,汪鳴斷言。

軌交投資將按十萬億計

汪鳴說,過去三十多年,外向型為主體的製造業對中國經濟發揮了重要的支撐作用,未來如果依舊希望由傳統產品生產的高增長支撐中國經濟持續穩定發展,可能春天不會再來了。尋找新的春天,才是中國經濟二次起飛的基礎。

汪鳴所說的基礎就是城市和城市群的發展,而在城市的提升和組合發展中,高鐵和地鐵等軌道交通將扮演極為重要的角色。

汪鳴認為,這塊蛋糕將遠不止這些,其市場價值可按十萬億來計算。

按照2003年出臺的《國務院關於加強城市快速軌道交通建設管理的通知》,申報發展地鐵的城市,城區人口應在300萬人以上,地方財政壹般預算收入在100億元以上,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000億元以上,規劃線路的客流規模達到單向高峰小時3萬人以上。

按照這個申報標準,很多城市早已達標。

汪鳴說,已經達到或將要達到壹定人口規模的城市,尤其是區域性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地鐵建設應當按照引導交通合理發展和合理分工原則適度超前。

「如果軌道交通剛建好就有極高的上座率,只能說明它建晚了,這是短缺經濟的思維。基礎設施的特點是在形成能力以後,要允許它在壹個比較長的時間內逐漸達到能力,我們要用超前的思維考慮基礎設施的未來發展,要合理平衡地方財力與需求,以及未來城市合理的空間布局與綠色、高效交通在出行中的比重。」汪鳴說。

6月底,國家發改委秘書長李樸民公開表示,將堅持適度超前、促進交通一體化、推進投融資改革的原則,加快城市軌道交通重大工程建設,改善城市交通狀況。初步估計,2015年全國城市軌道交通總投資將達3000億,超過去年的2857億元。

根據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年報快遞」,截至2014年底,中國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的城市共計25座(內地22座、港臺地區3座)。從2005~2014年期間,中國內地擁有城市軌道交通的城市從8座發展為22座;運營線路數由17條增長為83條;運營線路總長由381.6公裏增長至2699.6公裏,年均增長231.8公裏,運營車站數由237座增長至1770座。

按照新一輪建設規劃,到2020年底,上海還將新增260余公裏地鐵裏程,形成總規模18條線路、總裏程約800公裏、500余座車站的龐大軌道交通路網。

軌交發展頭號挑戰是安全

軌道交通發展的頭號挑戰始終是安全。

作為設備和解決方案供應商,施耐德電氣中國區高級副總裁曹瑋認為,確保安全就是保證供電的連續性。

「安全可靠是軌道交通行業的第壹要務。軌道交通行業動力驅動耗電占整體50%左右,空調通風設備占33%,因此,供電的連續可靠性是軌道交通行業客戶非常關心的話題。」曹瑋在峰會上表示。

作為運營商,上海申通地鐵維護保障有限公司總經理周俊龍表示,除了地鐵的車輛、信號等專業系統的安全保障之外,設備監控以及區域攝像監控系統也是地鐵安全運行的必備系統。

「一個乘客乘坐地鐵,從進站到出站,他的正臉會被攝像設備拍照六次。」周俊龍說,除監控客流信息外,地鐵還需要一些基於對乘客服務和運行系統可靠性保護的監控設施,這些光靠人力是無法做到的,需要借助於綜合的可視監控技術。
胡青羊 wrote:
全國已有39個城市獲批建設地鐵,預計到2020年,全國地鐵總裏程將達到6000公裏,投資達到4萬億。

國家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所長汪鳴近日表示,未來中國市場最大的蛋糕不是房地產,而是軌道交通。

「中國需要建設的軌道交通系統,遠遠不止6000公裏的概念,它的市場價值將按十萬億來計算。」在近日召開的施耐德電氣軌道交通峰會上,汪鳴斷言。

軌交投資將按十萬億計

汪鳴說,過去三十多年,外向型為主體的製造業對中國經濟發揮了重要的支撐作用,未來如果依舊希望由傳統產品生產的高增長支撐中國經濟持續穩定發展,可能春天不會再來了。尋找新的春天,才是中國經濟二次起飛的基礎。

汪鳴所說的基礎就是城市和城市群的發展,而在城市的提升和組合發展中,高鐵和地鐵等軌道交通將扮演極為重要的角色。

汪鳴認為,這塊蛋糕將遠不止這些,其市場價值可按十萬億來計算。

按照2003年出臺的《國務院關於加強城市快速軌道交通建設管理的通知》,申報發展地鐵的城市,城區人口應在300萬人以上,地方財政壹般預算收入在100億元以上,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000億元以上,規劃線路的客流規模達到單向高峰小時3萬人以上。

按照這個申報標準,很多城市早已達標。

汪鳴說,已經達到或將要達到壹定人口規模的城市,尤其是區域性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地鐵建設應當按照引導交通合理發展和合理分工原則適度超前。

「如果軌道交通剛建好就有極高的上座率,只能說明它建晚了,這是短缺經濟的思維。基礎設施的特點是在形成能力以後,要允許它在壹個比較長的時間內逐漸達到能力,我們要用超前的思維考慮基礎設施的未來發展,要合理平衡地方財力與需求,以及未來城市合理的空間布局與綠色、高效交通在出行中的比重。」汪鳴說。

6月底,國家發改委秘書長李樸民公開表示,將堅持適度超前、促進交通一體化、推進投融資改革的原則,加快城市軌道交通重大工程建設,改善城市交通狀況。初步估計,2015年全國城市軌道交通總投資將達3000億,超過去年的2857億元。

根據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年報快遞」,截至2014年底,中國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的城市共計25座(內地22座、港臺地區3座)。從2005~2014年期間,中國內地擁有城市軌道交通的城市從8座發展為22座;運營線路數由17條增長為83條;運營線路總長由381.6公裏增長至2699.6公裏,年均增長231.8公裏,運營車站數由237座增長至1770座。

按照新一輪建設規劃,到2020年底,上海還將新增260余公裏地鐵裏程,形成總規模18條線路、總裏程約800公裏、500余座車站的龐大軌道交通路網。

軌交發展頭號挑戰是安全

軌道交通發展的頭號挑戰始終是安全。

作為設備和解決方案供應商,施耐德電氣中國區高級副總裁曹瑋認為,確保安全就是保證供電的連續性。

「安全可靠是軌道交通行業的第壹要務。軌道交通行業動力驅動耗電占整體50%左右,空調通風設備占33%,因此,供電的連續可靠性是軌道交通行業客戶非常關心的話題。」曹瑋在峰會上表示。

作為運營商,上海申通地鐵維護保障有限公司總經理周俊龍表示,除了地鐵的車輛、信號等專業系統的安全保障之外,設備監控以及區域攝像監控系統也是地鐵安全運行的必備系統。

「一個乘客乘坐地鐵,從進站到出站,他的正臉會被攝像設備拍照六次。」周俊龍說,除監控客流信息外,地鐵還需要一些基於對乘客服務和運行系統可靠性保護的監控設施,這些光靠人力是無法做到的,需要借助於綜合的可視監控技術。

我想知道

這麼多條 軌道

電力,的規劃會是 ...?
不要問臺灣,臺灣不會再新蓋核能發電廠了吧

不過呢 ... 「踩踏力」發電不知道可不可行?
我說的是,人進入月台、離開月台時的「踩踏力」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水雲 wrote:
我想知道這麼多條 ...(恕刪)


電力對大陸從來不是問題啊。。。。。。。
現在大陸是到了修練內功的時候了,亞洲製造歐美消費的模式玩不下去了,也不值得。必須要刺激國內的投資和消費,提高老百姓的收入和生活水準,讓經濟在體內循環

胡青羊 wrote:
電力對大陸從來不是問題啊。。。。。。。
現在大陸是到了修練內功的時候了,亞洲製造歐美消費的模式玩不下去了,也不值得。必須要刺激國內的投資和消費,提高老百姓的收入和生活水準,讓經濟在體內循環

我想問的重點可能是綠色能源

水力、風力、太陽能這種的

喔,核融合,大家都不看好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大陸沿海不是有好幾座核電廠
如果大量蓋地鐵
台灣能吃的到哪一塊?

cai.za wrote:
大陸沿海不是有好幾座核電廠
如果大量蓋地鐵
台灣能吃的到哪一塊?

軌道、車輛、系統 ... 我們全部沒有

疑 ... ?

『系統整合』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全球原物料成怎樣了

電會有問題嗎

再說大眾交通如果做私人交通工具就減少了對嗎?

水雲 wrote:
我想問的重點可能是...(恕刪)


用電量根本是九牛一毛啊,不在考慮範圍內的

cai.za wrote:
大陸沿海不是有好幾...(恕刪)


台灣吃的到吃不到我不清楚,反正香港是吃到了
北京地鐵的4號線和14號線是京港地鐵承建的,北京和香港的合資公司
拼關係咯

胡青羊 wrote:
用電量根本是九牛一毛啊,不在考慮範圍內的

貴國若真要考慮『產業升級』的時候

就是九牛一毛的用電,也要『產業升級』省能源到極致
此為真正『產業升級』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