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保險研究分享
寫在前面
定期險保費年輕時很便宜,隨年齡增加,但超過50~55之後,急速增加。以30歲男壽險計算,同樣額度,終身約是定期的10倍以上。這是定期的優點也是缺點
規劃重點
1.壽險:建議20年期定期壽險,保障小孩成長過程無慮。
重點~保額>=房貸金額
建議~有優體定期壽險,保費更便宜
2.醫療險:解除終身醫療,又貴又不實用。改採住院實支實付,有住院日額,又有手術費用與雜費。
重點~有的連門診都賠,看各家不同。雜費才是重點
建議~雙實支有投保順序,50歲之後可減少成單實支即可,看負擔能力
3.癌症險:傳統癌症險也是又貴又不實用,新式質子治療、螺旋刀、氦氬刀、標靶藥物全都無法理賠。20年後,更新式的治療更不用說。
重點~改採重大疾病險,包含癌症,腦中風,心肌梗塞等7項。
建議~終身約50萬,另買定期100萬,買到50歲即可,在定期險保費爆增前,剛好渡過經濟壓力最大的30~50歲。之後就不再需要這麼高保額。完全利用定期險優點。
4意外險:保費低保額高,註定它就是限制很多。所以理賠糾紛最多。
重點~買夠就好,沒重點。壽險公司一般保證續保,產險公司不一定。
5.殘廢殘扶險:殘廢險是一次理賠,殘扶險是月月給付理賠金(生活費)。人最怕中壯年死亡,跟要死沒死。
重點~分定期跟終身,終身分還本跟不還本。
建議~如果規劃月給付3萬,那可以買月給付一萬的終身殘扶險搭配月給付2萬的定期險,等50~55歲,定期險變超貴,在停止。不要買終身還本的。
以上學習心得。不見得完全正確,僅供參考。
我不是保險業務
謝謝
只要規劃的保險是能解決問題的就好!
不過,您裡頭有一點我則有不同的見解~
4意外險:保費低保額高,註定它就是限制很多。所以理賠糾紛最多。
重點~買夠就好,沒重點。壽險公司一般保證續保,產險公司不一定。
意外險的理賠糾紛不太算是限制多,因為,意外的認定就是突發、外來、非疾病,
往往理賠的糾紛是在於最後的認定上,並不是商品本身限制的問題,
再者,壽險意外險並不一定保證續保,產險意外險目前則都無保證續保,至於想要選擇哪一種類型,純粹客戶需求~
不過,以往我也推崇產險意外險的低保費高保障,因為,兩者都不一定保證續保,前一年理賠過高,壽險也有不續保的可能性存在,
然而,產險意外險包含了另一項不可控因素則是,"當商品停售以後,該商品有可能不給予續保",
這對於保戶來說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情,假設該保戶前一年正好有重大理賠,而該產物公司今年因為商品停售不給予續保,
那麼該保戶重新投保新的意外險,不就會有既往症的問題了?
因此,保險的規劃在於個人的量身,不是完全都聽業務員說怎麼做就怎麼做,或是自己上網看到現在推什麼就買什麼,
物美價廉這種事情就現代社會來說很難兩全,做事情不做功課,吃虧的永遠都會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