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董確實是一個有魄力的企業家

在現在日元資產不斷貶值的預期下,出手豪買夏普

說明了鴻海對品牌和技術的渴望

鴻海有一流的生產成本控制經驗,市場營銷渠道全通

就剩品牌和技術的切入了

郭董加油啊

但賣掉夏普意味著日本退出液晶顯示,只剩下苦苦掙扎的索尼了。

嘿嘿

京東方2015年12月在合肥開工10.5代線

夏普擁有全球唯一一條10代線,2012年投產時公布的投資額是48億美元

但現在的優勢已經漸漸失去

此外還擁有4代線、6代線和8代線。

夏普的產能在業內排第六、第七名

比起產線,專利應該是鴻海更看重的。

鴻海在大尺寸液晶上沒有技術和人員儲備,夏普進來之後能接到更多訂單


這次郭董要的是控股權

這對夏普來說應該難以接受吧

嘿嘿

日本人一貫把好東西自己留著,連合資都很少見,何況賣給外國人?

夏普擁有的核心技術和液晶相關產業鏈必須留在日本國內

這也是夏普一直對郭台銘說不出來的原因

但這種狹隘的看法

必然導致日本核心技術產業的逐漸沒落


夏普現在已經虧了2223億日元

2015年再度虧損

2015年夏普裁員超過3000人

把墨西哥彩電工廠賣給了海信

並且從兩家銀行拿到了2000億日元貸款,但這些還不夠

夏普已經撤出了在歐洲和北美的業務,並且在其業務最大的中國市場地位也被邊緣化

如果沒有鴻海,這個品牌被分拆消失,是肯定的了


錯過鴻海

夏普的未來就不值60億美元了

因為只有鴻海+夏普,他才值這個價格


家電業被中國企業收購是大勢所趨

海爾收購美國GE家電業務

海信收購夏普美洲業務

長虹收購三洋

創維收購東芝以及德國老牌電視品牌

透過這一大批中國家電企業的"掃貨海外家電品牌"舉措

形成了一條巨大的產業鏈

中國系家電圈

成本優勢明顯

市場反饋及時

用戶體驗一流

全球市占率持續擴大

可以發現全球家電產業發展的兩大趨勢:

第一,就是海外市場成為中國家電業未來的戰略高地

第二,就是中國家電海外經營模式正在經歷一輪全面的變軌加速

接下來包括美的、格力、長虹,創維、TCL、海爾等等中國品牌家電企業

未來增長和可持續擴張的最大動力

一定是大範圍的資本併購

如果夏普能夠進入這個圈子

鴻海只要搭上這台順風車的紅利

未來鴻海的產業升級將有一個很長的增長
對鴻海而言,需要夏普技術。
對夏普而言,需要錢,但技術怕外流。

郭董還是比較強的,就好像當初中共收編國府軍隊一樣,保證幾年內維持原樣,但最後笑著出場的還是持有者。
好奇郭董買下夏普想做出什麼玩意?

dongmark wrote:
家電業被中國企業收購是大勢所趨

海爾收購美國GE家電業務

海信收購夏普美洲業務

長虹收購三洋

創維收購東芝以及德國老牌電視品牌...(恕刪)



收購這些都要花不少錢哩 !

呵呵我猜待會兒又有鄉民跳出來說中國外匯減少 , 經濟即將崩潰啦 ~
夏普本來就想賣
目前只是和日本政府演一齣戲
抬鴻海的買價

買了一個賠錢貨不知道會如何
dongmark wrote:
郭董確實是一個有魄...(恕刪)
當禿鷹
應當分割事業部,保留賺錢核心,解散爛柿子
piwu0533 wrote:
收購這些都要花不少錢...(恕刪)


鴻海是台灣企業,鴻海錢不夠嗎?台幣的利率比人民幣低得多。

郭董花錢是買專利、技術、品牌為主,台灣和中國還是不如日本。

如果郭董把錢拿來研發,超越 Sharp 的技術,不是更好?
郭董在夏普眼中是最凱的凱子

文化不同 要大規模整頓公司 要有當地政府的法律認可

你覺得關於勞工權益方面 台灣 中國 日本

日本對於勞工權益的重視程度會輸給台灣跟中國嘛

在日本併購公司 要符合當地法律規範 很有可能會動不了員工 沒辦法整頓公司

比較好的策略應該是直接跟夏普買專利 或者是把夏普的工程師招募來台灣或者是中國

就可以操死那些日本人 不過最佳策略應該是厚實自己的研發實力

把2000億丟給群創 專研技術 我就不相信技術會研發不出來

虧損累累 理應有求於人的夏普

姿態卻擺的跟天一樣高 囂張成這樣

想起某部電影裡頭的一句台詞

你那什麼技術 不就是白粉(面板) 你以為是原子彈啊
知識有價 拒絕無償分享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