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輩子學過唯一與理財有關的學問是國中的簿記,接下來的求學和工作都是與資訊相關的東西,也一直對理財沒想法和興趣
在大家都玩股票的年代,看家人朋友幾十萬買來賣去,只覺得很神奇和遙不可及,但隨著越來越老存款卻停滯不前,加上目前工作只靠老闆佛心才勉強有班可上,不禁擔心要怎樣過下半輩子
自此很自然地對投資有了點興趣,去書局看了一些書,也開始注意電視上理財節目,這才發現我還聽得懂,但我知道有多人都是練好幾年基本功才能多賺少賠,像我這樣現在才學看 K 線看不動產有辦法養活自己嗎?各位經驗如何?應該秉持怎樣的心境和方向比較正確?謝謝!
投資首重風險控管
雖然小錢靠投機致富
但是如果你沒有辦法在投資以外創造其他現金流
那不妨用創業的想法看投資這塊(波段操作)
或是用房東的想法看投資這塊(定存股操作)
創業可能一下子賺大錢
但也可能慢慢的錢會賠光光
當房東可以穩定收房租(股息)
但是可能房價會跌(股價)也可能房客不付房租(當年度不配息不配股)
所以投資第一句話送給你"投資不是穩賺不賠,不要讓自己越理財越心慌"
因此我會拿出一定金額
這金額是賠光了罵個幾聲以後
也不會影響我生活的部位
比如你有500萬
賠100萬你生活品質影響不大
那你頂多頂多拿100萬當作你總下注部位
其他400萬打死都不要加碼
然後用一百萬的錢
一開始一兩張的去慢慢體會
去看股票如何漲跌
去感受自己對部位盈虧當下最真實的感受
這過程轉換的心境實在難以用幾個字來寫完
魯蛇如我者只能說
歷經過多次股市多空大洗禮如我者
我體會到第二句話要給你"投資不是認真看書看財經新聞,就會讓自己提高賺錢的勝率,投資這條路上天道是不酬勤的"
會讓你賺錢的真正原因
有時候是跟自己心性挑戰
還有認清自己投資個習性跟屬性
找出適合自己的年化報酬率目標跟操作方式就可以了
然後再去反省自己操作的盲點在哪
太多太多的過程很難一兩百字帶過
畢竟我也經歷過全壓一個景氣循環下來總部位大虧95%,也遇過一天總部位大賺40%的瞎子摸象階段
然後現在是穩定報酬率穩定增長
這過程真的要每個人各自去體會
最後送一句話"不管市場多空如何,如果你為了投資影響到生活甚至無法每天好好睡覺,真有這一天,就離開吧"
因為比起賺大錢來說,跟家人平安平凡的生活,也是大部分人在股市生活中另一種難以得到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