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教各位期貨高手大大:
最近開始玩期指,開始由小台入手,菜鳥一枚。
有件事情一直想不透,大台跟小台交易的標的雖然都是台股加權指數,
但是交易的族群數量不同,成交量也不同,每分鐘撮合的口數也不同,
怎麼兩者的指數幾乎都一樣?差距都在一兩點跳動?
價格應該是由交易產生的,這麼多變數綜合之下,
結果應該要有差距才對?(但可以預期不會很大)
怎麼不會有大台/小台正價差或逆價差的東西出現?
對交易是沒甚麼幫助,但想聽聽各位高手大大的看法。
現在大台九月委賣 8980, 2 口
現在小台九月委買 9020, 5 口
我可以掛買大台 1 口, 掛價 8985.
我同時掛賣小台 4 口, 掛價 9015.
假定兩者皆成交, 那大台成交價會被我拉到 8985, 而小台成交價會被我壓到 9015,
兩者會靠攏. 那我放到結算會怎樣? 假定結算價為 x:
我的結算利潤為:
(x-8985)*200 + (9015-x)*50*4
= (x-8985)*200 + (9015-x)*200
= [(x-8985) + (9015-x)]*200
= [9015-8985]*200
= 30*200
= 6000
這是不是無風險套利? 直接放到最後結算日, 這錢肯定入口袋.
一旦出現這種套利空間, 很多套利單就會搶, 搞不好有人搶比我兇, 出大台掛買 8987,
出小台掛賣4口 9013, 那是不是會搶贏我? 那大台小台的價差是不是進一步被收斂?
dancingra wrote:
你這麼想好了:現在...(恕刪)
感謝大大賜教,但是小弟還是有幾個疑問:
第一、期貨或是股票的價位的確是由「成交」所決定,所以可以買上去,也可以賣下來。
我一開始的問題是:大台跟小台成交口數差好幾萬口,每口單價差了4倍,買賣的族群也不一樣,
這麼多量與次數的買賣交易,竟然漲跌幅接近一致,這是讓我覺得奇怪的地方。把它們想成兩支
股票就對了,今天台積電漲1塊難道宏達電也會漲一塊?
第二、大台跟小台唯一關連處就是它們都以台指加權指數為標的,每日的結算也是以收盤最後
一分鐘的平均價....並不是大台跟小台的指數平均,就算是每月最後的結算日,也是跟加權指數
結算,這樣,彼此如何互相影響?它們只會受現貨指數(加權指數)的影響...
假設有價差的套利,也只是存在於它們各自與現貨指數的價差。(所謂正價差跟逆價差)
我能想到的是「時間差」,比如大台現在漲4點,小台現在漲2點...可以「預期」小台會追上大台,
這時或許可以用程式單買進小台,因為預期小台還有2點的漲幅空間...但是,這一定是法人的程式
才辦的到,但是法人的程式單量有這麼大?
難道這是兩者趨於一致的主因?
第三、價差的套利在外匯中很好理解,比如人民幣對美元,台幣對人民幣,台幣對美元。這三者中
只要存在著可套利的價差,自然會有交易去追尋這塊...所謂「利之所趨」...但重點在於,
這三者彼此間是可以轉換的,因此可以用較便宜的A去換成較貴的B,再賣成較便宜的C...賺取價差,
但是大台跟小台的口數可以互換嗎?既然不行,彼此的價差應該就沒辦法套利才對。
單純討論...望諸位高手大大們釋疑。
NEI0527 wrote:大台小台指的都是台股加權指數, 是同一種東西, 按理不該有過大的價差, 我也只是
應該你把大台一口想作是一張「1000股」的台積電,小台則是一張「250股」台積電
這樣雖然分別交易,但標的物價值相同,漲跌點數也該是一致啊
根據這一點, 由價差套利的角度來解釋市場的力量會自然地把它們二者拉攏在一起,
好比「大張台積電」(仟股) 跟「小張台積電」(250股), 前者一張 17.7 萬, 後者
一張 4 萬元整(買4小張也才16萬元), 正常人都會衝去買小張(造成小張的價格上漲),
或趕快把大張賣掉(造成大張的價格下跌)換成小張, 反正領息時, 一股都領一樣多
(一股的價值都是一樣的).
prettyday_45 wrote:
假設有價差的套利,也只是存在於它們各自與現貨指數的價差。(所謂正價差跟逆價差)
我能想到的是「時間差」,比如大台現在漲4點,小台現在漲2點...可以「預期」小台會追上大台,
這時或許可以用程式單買進小台,因為預期小台還有2點的漲幅空間...但是,這一定是法人的程式
才辦的到,但是法人的程式單量有這麼大?
成交價的形成不需要很大的量, 成交1口就足夠了.
或許你常看到談正價差, 逆價差, 基差... 才會只考慮跟現貨的差異.
你可以回頭看看我前面的套利設算式子, 我也不是什麼天才, 這應該任何有經驗的交易員
都知道, 所以程式一有逮到這種機會, 就會出單建立套利部位, 這不用很大量, 就會把價
差拉近.
prettyday_45 wrote:
但是交易的族群數量不同,成交量也不同,每分鐘撮合的口數也不同,
怎麼兩者的指數幾乎都一樣?差距都在一兩點跳動?
價格應該是由交易產生的,這麼多變數綜合之下,
結果應該要有差距才對?(但可以預期不會很大)
對,如果由市場機制所產生,確實會有差距存在,然而有個組織-造市者,它們就是有能力控制一切,讓市場契合.
例:
1.每日的開盤,大台的人數一定跟小台人數不相等,為何開盤價會一致?乃至收盤價,每月的結算價,除權季月的扣點.
2.選擇權報價,每月的價差,每百點的價差.都有一定律.
所以,"個人"認為賭漲跌一定輸,了解其造市的脈動,才稍有獲利....................

PS:散戶會去當賣1點多的賣方嗎?
卍 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 朱昇 卍
感謝諸位高手大大的解答!
小弟自己作了些研究後,發現各位大大說的都沒錯,
加上自己的想法,其實就兩點結論:
1.自然的市場機制:
大台跟小台連結到同一標的物--台股加權指數。在一個完全效率的市場
(亦即市場已充分反映所有資訊,而且所有交易行為都是理性),理論上,
兩者應該會完全一致。在現實的世界中,可以預期會產生價差,但是
也可以預期價差並不會太大。經由如此大量的交易數中,自然而然會反映出
絕大多數交易者的看法並產生結果。
2.價差的套利:
據說有很多法人與期貨商的程式交易會抓這塊套利,不過,一般人
根本拼不過程式的速度。假設現在的價差不是 4~5點,而是 20~30 點呢?
這樣會發生兩件事:
第一、比價:由於預期兩者價格相近,所以一定會有人買便宜的(價低者)或
賣貴者(價高者),這樣的交易行為自然會把兩者拉近。就像天平的兩端,
一邊加籌碼,一邊減籌碼,自然天平就會趨於平衡。
第二、套利:一口大台等於四口小台的價值,如果今天大台價格高於小台,
只要扣掉交易成本(手續費+交易稅)後,價差的價格還有利潤,就值得
用大台去換小台...而且權益數不變,等於我持有成本降低了!這樣為何
有利可圖?因為最後的結算會把兩者的結算價拉成一樣。
所以,現在大台跟小台有點價差,但又不是很大的情況,才是最合理的情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