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認為經濟是一個循環波,過去的十年
原本經濟就該衰退,但各國政府為了救經濟,下猛藥
陸續印鈔票,資金寬鬆,造成資金氾濫
德意志銀行的衍生性商品,規模非常大
好幾兆美元跑不掉(2008年的雷曼兄弟也才8000~9000億)
德意志銀行何時引爆黑天鵝?我們靜觀其變
另外因為資金寬鬆,各國央行採取負利率政策
銀行吸收過多爛頭寸,導致於開始做一些高風險的理財商品
光看到2016年台灣銀行業的存款創下近二十幾年新高
我就心驚膽戰!
另外來談談保險業,早期的保險業結合衍生性金融商品
創了一個叫做投資型保單的商品,如五年前投資該項商品
當初給予的投資報酬率有多少?
現在是低利率、低報酬率的時代,如果當初給予的報酬率在5~7%
那些保險業們要去找出投報率在7%以上的商品,
那就代表承擔更高的風險!
所以別以為大型保險公司就不會倒。
全球經濟應該會在這2~3年反轉,個人認為這波反轉後
全球經濟應該會低迷一段很長的時間(想想1929年美國大蕭條時代)
調整個10~20年吧。
意會著我們未來的生活將會面臨到非常嚴峻的挑戰
大公司也會面臨到挑戰,看看韓國的韓進航運
在全世界資金浮濫亂竄下,哪裡有賺頭就往哪裡竄
等到資金沒有地方去,就是泡沫破滅的時候了……
懂經濟的人,就應該知道未來的狀況,也會保守應對啊。
結論就是未來的生活只會越來越苦,別再去想要及時享樂
過度擴張自己的信用去投資!想要有尊嚴的活下去
就保留資本因應未來的苦日子吧
----------------------------------------------------------------
10/09 更新
首先感謝大家的回應與批評,本人要先跟大家說聲抱歉
因為我從不買保險,所以沒有深入去了解投資型保單
只是直覺式的反應與論述,如果有造成任何人不悅,請海涵。
為什麼我會提出來這個問題
自從2007年雙美、貝爾斯登、雷曼兄弟(政府不救,成壓倒最後一根稻草)發生以來
還沒有一個很大的回檔,2008年金融海嘯相關內容如何,就不再贅述了
相關報導一堆,有興趣的人可自行研究
過去這7~8年來不斷進行量化寬鬆(美國QE三次),直到2014年底結束至今
這個不斷用金錢堆積起來的金錢遊戲,我看這二年應該差不多。
就如同三子父說的,我只是把我的感覺說出來讓大家去討論的
內容對錯,我就不負責,但是我是一個風險趨避者,
要我在這高點做多,好像也怪怪的。
最近這幾年常常看到大家說在存股,也不一定說不好
但是如果在這相對基期高的水位去存股,若未來股價下跌
能否撐得過去(資金面、心理面),又是另外一回事。
還有可能有人誤解我的意思,我的保守應對是指
【別過度擴張自己的信用去投資,留的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看多看空就見仁見智,不再論述
不說明了,直接看圖,以下是台灣近十年的走勢:

以下美國道瓊近十年的走勢:

以下是德國股市近十年的走勢:

以下是雷曼在破產前一年走勢:

以下是德意志銀行近十年的走勢:

看到上面的近十年走勢圖,我相信每個人的感受都會不同
老實說,我自認為自己的運氣很好
2007年底前我就將股票部位全數出清
(當初只有一個很簡單的想法,2008年初要總統大選
等2008年六~七月上任以後在全數接回),
誰知道就遇到金融危機,當初危機入市
(5000點以下就陸續買進持有到2015年陸續出場轉成定存)
理由也是很簡單,2016年要總統大選了,直到現在也都還沒有接回
有時候投資,把它想的簡單一點,不要魚頭、魚尾都要吃,
或許有人會笑我2016年三月到目前這一段沒有賺到,但我也無所謂
我只賺我該賺的~~~到達我設定的目標,就開始分批買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