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六大 營收有81%是輸液 就是點滴 大部分是類似葡萄糖 生理食鹽水 高階醫療輸液僅少數
有啥進入門檻 毛利竟然有40% ?
研發費用去年1000多萬 今年上半年僅100多萬
中國近幾年開始限制抗生素濫用與靜脈輸液注射
這家公司竟還建新廠 量產後產能增一倍 訂單哪裡來?
印尼動物疫苗廠量產後 當地市占直接衝50% 外商不會搶進?
目前股價近500 本益比超過30倍 真有這麼高成長性 ?
真想空它
(節錄)
中國是抗菌藥物的生產和使用大國。近年來,細菌耐藥問題日益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限抗、限制門診輸液等政策逐漸擴展至全國范圍,並上層到國家政策層面。近日,國家衛生計生委、發展改革委等14個部門聯合印發了《遏制細菌耐藥國家行動計劃(2016-2020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業界認為這標志著“限抗令”進一步全方位升級。
在限抗、限制門診輸液等政策推行的過程中,一些上市公司的業績也受到了影響。對于此事,北京鼎臣醫藥管理諮詢中心負責人史立臣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我國的抗生素使用已經可以用“濫用”來形容,未來國家仍將會進一步政策收緊。所涉及的企業都在進行轉型,行業洗牌在所難免,不過,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相關企業轉型的力度和進度都不及預期。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的輸液行業的內部競爭也十分激烈,其中大輸液(包括葡萄糖、生理鹽水等)產品中標價下行使得該行業陷入微利甚至虧損的狀態。業內人士稱,現在賣一瓶大輸液不如賣一瓶礦泉水。
相關上市公司業績承壓
隨著醫保控費、限制抗生素使用、門診限制輸液政策的逐步推行,輸液產品增量逐年放緩,A股相關上市公司的輸液產品銷售已經面臨較大壓力。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包括濟民制藥、科倫藥業、華潤雙鶴、華仁藥業等在內的多家上市公司輸液業務收入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