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破窗--效應,看看政府近幾年把股市當提款機,為什麼都會成功?

常常有個論點,把自身的功力練好比較重要,別牽拖政府的政策。

現在這把刀已經砍到長期投資,存股的投資人了。當初第一個窗口,大家事不關已,現在大家都有份了。

從老馬開始

1証所稅--藉口--公平正義。這個少收証交稅200-300億。(破窗開始)

2健保補充保費--藉口--健保破產。

3兩稅合一減半--藉口--與國際接軌。這個至少在股市拿了400-500億元。

到了小英準備

1兩稅合一取消--藉口--與國際接軌。又可以多個400-500億元可以花。

看到了沒--政府要拿錢最常用的藉口

公平正義,破產,與國際接軌。

問題是--為啥股市投資人沒發起抗議行動呢?

因為股市只有三種人,1做多 2做空 3空手

任何對股市的不利行動,2,3的人 會很爽。

股市的參與者,本身就是一半一半的對立,尤其是期權的交易者,早就是分化的兩個個體。

常常有個論點,把自身的功力練好比較重要,別牽拖政府的政策。

表面上看起來好像有道理,其實現在看起來這些政策已經慢慢的讓資本市場枯萎了。









pearl888 wrote:
常常有個論點,把自...(恕刪)



我倒不這麼認為 再怎麼枯萎


有本事的人依然可以在池子裡撈錢


這口池子乾了 也會有別口等著你去撈





不要把錢當錢看,要把錢當命看。

台灣專業慘戶 wrote:
我倒不這麼認為 再...(恕刪)


你講的是不錯啦。

就算証交稅調到百分之五十,股利所得百分之50,還是有人會賺錢。

但是賺錢的人數就愈來愈少了。

當下誰最賺,當然是政府。

但是這樣股市遲早要倒,大家都別玩了。



運氣好的話.....美股今天開始演出"島狀反轉"







中國已經修正一段時間了


過一陣子也許就會換證測減稅啦....別太緊張在意



................一時眼花要回這篇...被網管警告魯

海賊執行長 wrote:
運氣好的話.......(恕刪)


本篇不是在討論未來的股市如何?

而是在台灣股市,有沒有營造一個在稅率上在本地及國際上有競爭力的環境。

吸引更多的資金投資或投機。

而不是一味的把股市投資人當提款機,每年幾百億幾干億的抽。

長久以往就像抽地下水一樣,產生地層下陷的副作用。

pearl888 wrote:
本篇不是在討論未來...(恕刪)


我想要說得有幾點

1.不管昰哪一組執政...都是我們台灣人選出來的...請自己承擔,即便不滿意....也意味著我們的隊友(人民)只有這種水準

2.社會充斥著見不得別人好的心態"股市抽稅"---->"有錢人在繳的"---->剛好而已

3.又不是只有股市在抽.....這個社會不是一整個"公平正義--->砍別人"

對我來說一肚子"賽"又無處可洩....想想我們的隊友"人民"...我認了!! 難不成自組一黨"大腸花"跟她們拼了嗎?

到處充滿積怨...一處處被挑起...演變成"公平正義砍死它"....環顧四周怨念可深了....那愚民也沒少過

只能靠自己~

其實我已身中7749刀了...唉都唉不出來啦!!

刀刀見骨...能怎樣??

靠大腸花??
pearl888 wrote:



本篇不是在討論...(恕刪)

我認為稅改每次都是越改越糟,而且這次要改革的人還是跟之前稅改同一批人,所以不用期待了啦。
政府要抽稅,都會找學者塑造支持的輿論。政府需要有錢來應付政治上的支持者,比如年金支付,長照法,所以不可能減稅的,只會越來搞越多的賦稅。
pearl888 wrote:
常常有個論點,把自...(恕刪)



那些xx到時拍拍屁股走人,你奈它何 ...

pearl888 wrote:
常常有個論點,把自...(恕刪)


政府的格局太小了,只會想再多吃一點餅!!

政府的政策應該想的是如何把餅做大,餅變大,不但自己可以吃較多,大家都有分。

但是現在政府想的是,我要和大股東一起吃餅,散戶連渣都不給你吃,旁邊吃屎去吧!!
我好奇的也是有幾點
第一點,在沒有兩稅合一之前,為什麼台股照上萬點,現在兩稅合一要取消,台股好像就一定得崩盤
股市的上漲,到底是反映上市櫃公司經營績效,還是股利所得稅有沒有得扣抵?
第二點,關於稅制,有個老甚麼謝甚麼的用媒體鞭得比你們還兇,但是我看了看也搖搖頭,為什麼?
因為滿腦子就只有減稅,減稅,減稅,甚麼具體內容都沒有
現在要加稅,不正是以往稅亂減的結果,現在要來擦屁股嗎
另外,為什麼大家覺得在加稅,但是國家租稅負擔率一樣15%不到,表示整體稅制規劃一定哪裡出了問題,別的國家收的,我們收不到,別的國家減的,搞不好我們減更兇,今天才會搞成這樣
第三點,兩稅合一真的是重複課稅嗎
老李時代,為了推兩稅合一講了一堆;老馬時代,為了推遺贈稅和營所稅減免也講了一堆,但是重點永遠沒提到,那就是減少的稅收從哪補,預估要補的部分沒達到怎麼處理,我只看到國家債台高築
最後,我只是單純的在想,兩稅合一真那麼好,為什麼國外推了又要廢,這才是我最想暸解的
減稅不是萬能,真要是,為啥當初遺贈稅減,只回來了一堆鯊魚;營所稅減,海外台商不回來的還是不回來,不是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