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央銀行的統計數據,2010到現在台幣通貨量多了大約70%。(每年大約6~7%複利計算)
最近讀一篇文章,作者提到“新印出的鈔票不斷流入市場,但我們絕大部分人感覺不到,因為新鈔不是按比例均分給大家,只有能先取得的人才能獲利,當新發行的貨幣一再周轉,最後到我們小老百姓手中時,物價已經被拉抬上漲,所以我們才會感覺什麼都漲只有薪水不漲。”
我很好奇哪個族群是可以先取得鈔票。
我本來以為先取得的可能是上市公司。台股在那幾年市值大約增加了50%。應該裡面是有一些企業拿到新鈔票。但是其他的呢?
我猜另一個可能是直接給金融業,要不然為什麼銀行整天找人貸款?一定是錢太多嘛
小弟知識有限,有沒有哪位大大能夠解惑一下?
tblakecn wrote:
看中央銀行的統計數據,2010到現在台幣通貨量多了大約70%。(每年大約6~7%複利計算)
最近讀一篇文章,作者提到“新印出的鈔票不斷流入市場,但我們絕大部分人感覺不到,因為新鈔不是按比例均分給大家,只有能先取得的人才能獲利,當新發行的貨幣一再周轉,最後到我們小老百姓手中時,物價已經被拉抬上漲,所以我們才會感覺什麼都漲只有薪水不漲。”
我很好奇哪個族群是可以先取得鈔票。
我本來以為先取得的可能是上市公司。台股在那幾年市值大約增加了50%。應該裡面是有一些企業拿到新鈔票。但是其他的呢?
我猜另一個可能是直接給金融業,要不然為什麼銀行整天找人貸款?一定是錢太多嘛
小弟知識有限,有沒有哪位大大能夠解惑一下?
政府公共工程
有時候是舉債建設
舉債就等於是透支未來提前印鈔來花
那些廠商是第一批拿到政府錢的人
所以做前瞻輕軌計畫或軌道建設的廠商可以享受到第一批尚未膨脹的通貨
關閉廣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