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金額之定存族,開立投資公司避稅

現在可扣抵稅額,最後應該會拿掉
股利超過額度會抽20%走
換個角度想,是否開立投資公司比較有利,舉例如下(數字為估計值)
一、個人稅
1.2000萬的資金,買10元的台中銀,共2000張,今年配0.7元=>股利140萬元
2.股利140萬元扣掉免稅額*20%=>25萬跑不掉
二、公司稅
1.未分配盈餘稅10%=>家用支出全部報,出國費用,買車折舊和車資,收集到140萬的費用,公司無盈餘不用付
2.所得稅17%=>股利所得和出售股票所得,是免稅的
這時會有人問:什麼費用都可以報嗎? 稅上是不行,但財上是可以,未分配盈餘以財報數為觀點
3.會計師費用=>都定存族了,交易一定很少,只有家用,如果是專職定存族,可以花一點時間去稅局櫃枱學習,不用費用
4.開立公司規費=>看沒有親友在開公司的,公司地址也掛在他那,政府每年規費應該不多
三、取回資金
1.一人公司,錢可以隨時動用吧
2.最後公司解散,股票全賣了+ 帳上的現金 - 原始股本 = 所得
~~~~~~~~~~~~~~~~~~~~~~~~~~~~~~~~~~~~~~~~~~~
以上是我初步構想,應該有很多遺漏,歡迎大家討論
雖然離要考慮大筆資金投資效益還有夠遠,
不過不時也幻想一下中樂透的話,
是不是開公司來投資比較不會所得爆增,
搬板凳,看看有沒有神人分享

iwgf wrote:
現在可扣抵稅額,最後...(恕刪)


不知道這一篇有沒有參考價值~
傳送門
蔬食抗暖化,減碳救地球!
公司係以買賣有價證券為業,其依所得稅法第四條之一及第四條之二規定停止課徵所得稅之證券、期貨交易所得
取得國內其他營利事業所獲配之股利及分攤之營業費用,依所得稅法第四十二條之規定,不計入所得額課稅
板主請設立
"一定賺"投資公司。
接單時別忘了告訴大家。

(接到國稅局罰單)
我的會計師建議我,多多少少都要做賺3趴。
要不然國稅局很容易找麻煩。

另外,可以提撥10趴營餘當資本公積,扣掉後才需課未分配盈餘10趴。

還有,與其這模搞,還不如投資海外。670萬內免稅。

iwgf wrote:
現在可扣抵稅額,最...(恕刪)

Free Antonio wrote:
板主請設立
"一定賺...(恕刪)



存股族,有在乎股價起伏嗎(當然低點買進最好,所以目前在規劃,看能不能越到大回檔)
主要定存金融股,每年穩定配息,不懂您"一定賺"的定義
補稅單說明如下,
稅上:我收入有報,股利稅法上係免稅收入,費用只報營運費用,其他家用雜支全部剔除,國稅局憑什麼處罰
財上:未分配盈餘10%依財報為準
~~~~~~~~~~~~~~~~~~~~~~~~~~~~~~~~~~~~
為什麼有這想法,是因為看過很多家投資公司稅報,幾千萬股利,不是不用繳稅就是繳幾萬元
才會想說如果大金額的存股族,是否透過設立投資公司因應可扣抵歸0

digo1971 wrote:
我的會計師建議我,多...(恕刪)

忘了10%法定盈餘公積,感謝
海外部分比較不熟悉,我知道有海外免稅所得額,但我不喜歡接觸不熟的產品
選台中銀行是有內....?
2000W壓單支,不簡單。
我是不看好銀行業,...
Fintech,網銀,都在消弱銀行的獲利,
更何況我當地的台中銀,除了房貸比較靈活彈性外,其他的優勢看不到。相較於當地的合庫跟台銀的門庭若市,台中銀臨櫃客戶實在不多。反而,這兩年來,我被沒在本地沒設分行的富邦,賺走最多的手續費。

我最多曾在台中銀買過3000多萬的基金,現在賣到剩800多。
以後也不會買了。
台中銀的財管收入應該越來越有壓力。
基富通或ETF效應。

結論:銀行強者越強。
台中銀股價爆衝的可能性,僅可能發生在股權相爭時。

我沒研究過台中銀,僅以外部客戶的不專業觀察亂猜。

iwgf wrote:
現在可扣抵稅額,最...(恕刪)

digo1971 wrote:
選台中銀行是有內.....(恕刪)


只是剛好10元左右,10元比較好算
又很多人喜歡定存2812才舉例
當然如果一次大額,看今年Q3~4後會不會有大回檔,才會進行
投資公司若有獲利,可是要繳17%的稅喔!還有每個月的勞健保,記帳費,看資本額還有稅簽費用5、6萬,若和銀行有往來還要財簽也是5、6萬,且有賺錢再盈餘分配要再併入個人所得稅,個人是不用的喔!還有一堆費用,做了才知道,不要紙上談兵啦!!!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