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 號稱保險黑傑克 忍不住要對這件事情發表意見
先說個 簡單的觀念溝通
保險業在統計業務時候 會分成 新契約---當年度新簽約 有效契約---到目前為止,尚能辦理理賠的契約簡單講 沒有停效、失效的保單
這幾年,大家都在衝儲蓄險 這塊 。但是,儲蓄險的傭金就差很多 長年期的儲蓄險=壽險 第一年有數十%,第二年減半 第三年到第六年剩零頭 第七年以後 保險公司給的表二只會給大頭 但是短年期的越短傭金越少 像那種利率變動型躉繳的大概不到1%
為什麼會提到傭金?很簡單,傭金代表保險公司的利潤,產品利潤越高,他給的傭金才會多
中信金在民國105年元旦正式合併台壽保 並且內部合併了中信保經
同時期 保險部分 中信保險更名為 台灣人壽,所以等一下會看到台灣人壽的資料,105年開始 台灣人壽=舊台壽保+舊中國信託人壽+舊中信保經 ; 105年 以前 台灣人壽=舊台壽保 另外 還會看到 中國信託人壽


104年度時候 中國信託人壽本身推銷方向都是以儲蓄險為主打,他的新契約保額其實跟國泰、富邦差不多 而且遙遙領先台灣人壽。那麼他為什麼要台灣人壽這個保險呢? 因為中國信託人壽的銷售管道 主要是銀行端的中信保經與業界的保險經紀人,自己成立的業務員很少(應該沒有),至於這點可以從中國信託傷害險保額比例偏低跟其他保險公司比較就知道了,甚麼意思?銀行端在行銷,時間有限,而且沒時間後續服務,一般不會去賣醫療、傷害險,只會主攻不太需要理賠服務的儲蓄險、壽險。
============================================================
再看105年 中信加持之下 新中信的業績,這是後記得要看台灣人壽了

擦亮眼睛 記得擦一下眼睛 105年新契約贏過老牌國泰人壽了
黑傑克的名言,只要給猴子多吃一根香蕉,他就學會跳火圈---這是保險業的問題,在此不談免得歪樓了
看到中信金為什麼要吃掉台灣人壽的原因了吧?這是看財報人會告訴你的, 小弟是保險黑傑克 那就多送您一個答案了
注意看 104年台灣人壽的傷害險是否特別大,很多人問黑傑克保險業到底哪部分最好賺?這個回答出來的,不是神,就是神經病,不過大體上來說,這幾年的壽險預定利率低,當然好賺,但是有一個不起眼的險種,我特別感興趣---傷害險又稱意外險
傷害險是一年一約,每年給你收費,給你收到70~75歲,年紀大的想買,還要找特別的保險公司買
一般業務員推銷時候大體上會把 1.意外身故 2.意外醫療 3.意外日額 這三個綁在一起賣,而且傷害險還按職業類別收費,許多人都是學生或是新生兒時期買的,適用第一類,出社會變成業務員 職業類別變成第二類 保費變成1.25倍,當消防員變第六類 保費變成原先的4.5倍 沒告知保險公司調整新費率沒關係,你就不要理賠 嘿嘿
好了,算一算 保險公司一年光是意外險 就給你收費多少?翻翻保單吧 我想2,500元跑不掉吧 20年給你收了5萬元 你這20年因為傷害申請理賠了多少錢? 5萬?除非你有骨折
意外險的利潤到底有多少,我不知道,我只知道產險公司每家賣的意外險保單,大概是壽險公司傷害險費率的一半,甚至不到,一樣是傷害理賠,一樣賠的是新台幣,很多客戶會轉買產險公司的不是沒道理 (ps 很多傳統公司業務員看到又要跳出來說壽險公司的傷害險保單有保證續保,關於這點起回去翻自家條款,真的有寫再來講),壽險公司的傷害險利潤有多好,各位想就知道吧。
尤其 台灣人壽以前是省屬單位,要進入公家單位推銷保單容易多了,所以附屬的健康險、傷害險比例會相對高。
而且請記得 壽險是要業務員去拚去衝刺,才會有收入;傷害險、健康險這是每年自動扣款每年都會入帳的。
三商人壽,為什麼經營20多年還是盈餘起不來,主要是民國80年開放以後,他要衝市佔率,所以推出高預定利率保單,然後給業務員高傭金,所以後來要賣更多的保單來填之前的洞。
扯遠了 看完以後,就股價與保費市占率,我大概會買兩檔股票,也給各位參考
===============107.4.30 後記
這檔股票已全數移轉到新光金了,配股政策表現的有點令人失望
感謝各位這段期間的關注,這檔應該不會有人賠錢,頂多是放久一點,績效比同業的稍微遜色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