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存錢而投保儲蓄險千萬要考慮清楚(富邦)


為了存錢而投保儲蓄險千萬要考慮清楚(富邦)

因個人其他因素,只繳一年後快第二年就而去辦理儲蓄險的減額繳清(不是沒錢繳)。
但因為富邦系統問題,無法試算多久才能領回的本錢需要多久才會回來。
需一定要先減額繳清後,才由總公司跑出試算,這個部份對投保的人來說真的滿虧的。

沒想到昨天收到的資料,繳了124068元。為了不虧錢,需要等到25年,本錢才會回來。

想要繼續繳,又不行。
還不如把錢放在銀行定存算了。

真的感覺是有被騙的心情。
過了這25年,說不定因通膨而剩沒多少.......



放羊吃草的豬 wrote:
繳了124068元。為了不虧錢,需要等到25年,本錢才會回來。 ...(恕刪)

佣金等費用已經付出去了。
儲蓄險本來就是這樣
以前利率高時,通常第1年的保單費用是拿來給業務員的獎金
所以解約會直接扣除
之後慢慢繳慢慢用利率把那筆費用補回來

現在利率低,通常前2~3年的保單費用會拿來給業務員當獎金
所以說要繳到4~5年才會回本
至少要繳到6年以上報酬率才會超過保單訂約時的定存
可是說真的,如果當下可以試算的出來我需要25年才可以領回這筆12萬元。
我是不可能會減額繳清的啊!!!
這感覺好像被騙一般。
很讓人受傷難過。
相對的,我也會日後告知所有的親朋好友們,甘願存銀行的定存。
千萬不要用保險的儲蓄險。
畢竟可能等到不虧的時候,我可能也己經葛屁了,也還領不回來。
所以我保險都只有保 基本保障 的,
其它什麼年金 儲蓄 投資我都不碰的....

還有別想透由保險賺一筆....保險公司算的比你精的,
除非是掛掉, 不然想都別想, 詐保另當別論..
任何一種金融工具,他都只是工具
端看你如何使用。
儲蓄險並非不能買,而是建議符合以下條件再做考慮。

1.保障做足(醫療險、殘扶、重大傷病 等等...)
2.有一筆緊急預備金(約3個月的收入存款以上)
3.年繳保費不會造成你太大的負擔

之所以會這麼建議,是因為儲蓄險提前解約必定虧損
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那為何還是有人會提前解約?
理由不外乎兩個字,缺錢
為了避免缺錢,達成上述3點後,再考慮也不遲。
否則建議還是乖乖放銀行就好。



一點建議,你參考看看。
保險疑問請GOOGLE:【加乘保險-零加乘】

放羊吃草的豬 wrote:
可是說真的,如果當...(恕刪)


如果這是你的結論 代表學費付的還不夠
所以你給親友的建議其實是錯誤的

理財是一門知識 一門課堂上很少傳授的知識
今天不是在談20萬變600萬的高深武功
只是定存和儲蓄險之間的平衡和拿捏


以您的例子 第一年繳120000(取整數為方便) 第二年後因故想減額
這就是錯誤的開始 很多網友提到 提前解約 尤其第一二年 必然很虧
所以 你這份約 是沒救的
但是你作了聰明的決定 可是你卻好像很後悔富邦沒先告訴你?
這種情況 絕大多數不能解約 一解約就只剩本金的幾成了
減額繳清是相對好的選擇 即便25年回本

讓我們試算一下 假設你解約 運氣好拿回六成本金
要回到不虧損必須投報率 2.07% , 25年回本
若是你只拿回五成多的本金或以下 就更久了

學到這一課 下一次類似的情況 絕不是和親友一同存銀行定存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
假始下一次你有12萬或任一筆閒錢 又不願意承受債券或股票的風險
去買儲蓄險 但是 記得選躉繳
躉繳是在多數情況下都能打贏定存 但風險只高一點點 ( 滿兩年贏活存 , 滿三年贏定存)
更重要的 你因為是閒錢才繳第一筆 而躉繳永遠不用繳第二筆

這幾天我詢問其他家或是有投保他家儲蓄險的親友,他們的儲蓄險的減額繳清並沒有拖到25年之久。
而且還可以事先在櫃檯上可以先知道,如果減額繳清。需要等待多久的時間,才可以不虧本金為前提,領回那筆錢。
既然有保險公司可以在櫃檯上先試算。讓投保人有多一個選擇。還堅持要減額繳清,那就是投保人要承擔的後果。

但我會很不滿的是,我在完全無法知道需要等待多久,才可以不虧錢領回。只能強迫的去接受。
這才是感覺很像被騙的心情。
當下如果能先試算出來,我需要等待25年,12萬才可以領回來,我只會選擇繼續繳,而不是選擇減額繳清。
這堂課,很讓人受傷。
花了12萬,等待25年。
很感謝富邦,讓我上這堂該死的課。
只會讓我跟身邊的人說,別家可以試算的出來減額繳清的系統。
就只有富邦的不行,所以他家電腦系統。也只能說比不上其他家的。
大概很多人被業務員洗腦,認為儲蓄險可幫助自己存錢。
事先也不去瞭解儲蓄險的特性,也不衡量自己的繳款能力。
一旦上了船,中途想退出才發現虧大了。

根本不該拿儲蓄險來當強迫存錢的工具。想存錢,簡單的定存為何不拿來用?存不了錢,應該從改變自己的消費習慣做起。

個人是從一些長久不動用、不打算冒風險的閒錢中,挪個兩、三成來買儲蓄險。最多繳六年期,以時間換取比定存稍高的利率,沒什麼不好。
解約 比較有利,減額繳清,怎麼算都划不來,再去問問看能否回頭改解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