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政治意涵,純粹只是個人感嘆
部門女助理,年初和老公去日本旅遊,還帶上男方父母,幫父母墊團費以及在日本當地的消費,一直唉說信用卡分期付款,每個月要繳好多錢,好不容易半年過去,卡債才剛繳清,9月底又和老公同事安排12天的英國自助旅遊,不禁讓我感覺,現在真的是台灣經濟最好的時刻。
所謂的好,不是錢賺得多,而是對於生活的安全感,不用擔心存款有多少,不生小孩不買房子,反正收入夠付房租就好,進去591,到處都在租房子,環肥燕瘦任君挑選,生病有健保,三不五時還能上高級餐館逍遙逍遙,再貼照臉書炫耀一番
想當年我生平第一次出國是結婚蜜月,只能選價格不太貴的泰國普吉島5天團,之後每次出國都是公司福委會辦旅遊,員工免費貼補眷屬才敢出國玩,現在的年輕人動不動就請10天假,扣新也無所謂
現在即便我已經沒有經濟壓力,每年要出國幾趟都不是問題,可從小養成的習慣,還真的改不過來,一年出國玩一趟已經覺得很滿足,看到年輕的同事們,只能感嘆,我們真的是老了....
==========================================
小助理的經濟狀況我大概是知道的,年輕人,沒有什麼特殊專長,薪資要高當然是緣木求魚
平常也常聽到為了誰要繳哪些帳單有點小紛爭(不是我偷聽,是他自己聽完找我們抱怨說她老公賺錢少又愛計較之類的話)
我能理解,不同的成長年代背景當然會有不同的消費價值觀,我小時候有過8個人晚餐吃一條吳郭魚的日子,且是餐桌上唯一的一盤肉食(現在的年輕人吃吳郭魚還嫌臭土味重吧),這樣的成長環境,對於經濟的憂患意識是比較高的,我不是不會享樂,但會量力而為,賺多花多,賺少自然花少,有積蓄才會有享樂
我是覺得,新世代對於物慾的克制力,明顯和老一輩相比是較弱的,無法抵擋物質與玩樂的誘惑,賺得不多卻花很多
花錢的同時,會給自己一些像是及時行樂啦、買不起房啦之類的理由麻痺自己
當然這是個人價值觀,我也沒有責難的意思
只是我想說,這個世界並沒有對年輕人不公平,由於科技的發達,年輕人的創意有很多管道可以發揮
不要說老一輩佔據高位,要看自己有沒有挑戰高位的企圖心,如果夠努力,沒有人能限制你的發展
可我在辦公室經常看到,年輕人的電腦都是美食、旅遊、娛樂畫面,這是自己不給自己機會
不要說現在房子買不起,說實話現在買房比以前是更加容易的,不要說這是睜眼說幹話
以前房貸利率6%起跳,付得起頭款不一定付得起後面的尾款,現在的房貸是1%起跳
買房只要量力而為,有多少收入買多貴的房子,離鬧區遠一點,舊一點,便宜的房子比比皆是
7~8年級生買房的也不少,純粹看有沒有心
=================================================================================
分享兩個最近3年內發生在我身邊的的事情
公司有2位同仁出事,一位比我年輕,早上載小孩去上學的路上,被一輛轉彎的貨車碾到
我同事當場往生了,一個小孩腳斷了,家裡兩個小孩,一個國中一個國小,老婆沒上班
據人資那邊的說法,肇事貨車司機喝酒,沒靠行,也沒財產,不怕被關,賠償只有靠強制險
另外一位同仁年紀比我稍長,在公司突然昏倒,緊急送醫後說是中風了,2個月後有回來上班一陣子
可是已經言語不清,走路要持柺杖,沒多久就被公司解雇了,細節人資不願說,想必是沒有工作能力的人,公司也不可能一直養著他,只能照勞基法給撫卹金叫他走人了,家裡也是2個小孩,老婆沒工作
這樣的事每天要發生幾十件上百件吧,試想如果哪一天自己也遇到這種事,身上無積蓄,家人小孩日子要怎麼過下去?
另外一件事是最近我找來裝冷氣的師傅
年紀60多了,自己一個人扛冷氣爬梯安裝,後來我發現他走路跛腳,問他是怎麼了?
他說去年爬梯腳受傷,因為有糖尿病,一年多傷口都不會好還越來越大
我說這麼粗重的工作,你年紀也大了,該退休了
他苦笑說不做要吃啥....我以前年輕一個月都賺10幾萬,可是年輕不會想,賺多花多現在也沒啥積蓄
兒子自己都養不活也甭想靠兒子.....如果當年有想到,買幾棟房子,現在收個租金,我也不用這樣出來拼老命.....
我不是鼓勵大家過清苦的生活,但是否應依照自己的收入狀況,存款狀況而調整用錢態度?
當你抱怨現在過的不好,是否要回頭想想10年~20年前,別人在努力唸書工作時你在做啥?
你過的不好是別人壓榨你?還是你自己不夠努力?還是怪老天不公,出生時沒有給你一個金湯匙?
如果現在只是會抱怨,10年之後20年之後,想想要你抱怨誰...
人走了錢沒花完或許令人可惜,但如果人活著卻沒錢那就可悲了
關閉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