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正在輸掉貿易戰?美對中貿易逆差卻再創高?

由於內需強勁,美國9月進口攀抵紀錄高點,抵銷出口的反彈效應,美貿易逆差隨之來到七個月高點,對中國的逆差也再創新高。

美國商務部2日公布數據顯示,貿易逆差增加1.3%至540億美元,連續四個月擴大,高於路透調查經濟學家預期的536億美元。而8月逆差經過修正後為533億美元,也高於初值532億美元。

儘管川普政府施行貿易保護主義,但貿易逆差仍持續擴大。在貿易戰下,川普嚴打中國,但9月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仍上揚4.3%至紀錄高點的402億美元。

若計入通膨,9月貿易逆差升抵歷史高點870億美元,8月的貿易赤字則為863億美元。上周美國政府的報告顯示,第3季國內生產毛額(GDP)因貿易逆差減掉1.78個百分點,是1985年第2季以來最大減幅,也反轉了4-6月1.22個百分點的增幅。

版上都在説中國要崩潰,難道美國是用不斷進口中國貨物累死中國工人的方式來使中國崩潰?
是針對未來可能增稅的部分,現在盡可能囤貨在美國倉庫,降低未來增稅的影響。
這次增稅的預警時間太短,廠商還來不及調整產線到其他地方。
grandaurore wrote:
是針對未來可能增稅...(恕刪)


媒體及網路寫手是這樣解釋洗腦的沒錯 ~

不過事實上根據美國貿易署的數據 , 今年以來中國對美國出口 相較去年
同期月份大致穩定成長8%左右 , 並沒有顯著變化 ...

反倒是中國自美國進口部分 自八月份以來衰退幅度超過一成 ! 這才是雙
方逆差創紀錄的真正原因喔 !!







那是因為川普硬幹一刀切,所有美國企業根本來不及反應,只能加速進貨應對。工廠外移本就須要時間,從找地蓋廠房到量產,一兩年跑不掉,現在這樣趕鴨子上架,美企被逼只好先漲價了。這次美國期中選舉是個風向球,如果川普共和黨選輸了,來自企業壓力會更大~
victor663 wrote:
工廠外移本就須要時間,從找地蓋廠房到量產,一兩年跑不掉...(恕刪)


事實上美國市場不過是全球市場的一小部分 ....

在中國生產有成本及群聚效應優勢 , 工人品質穩定且不必繳納中國關稅 ~~

相較之下 將工廠外移的變數就很多囉 ...
cwdtc wrote:
由於內需強勁,美國9...(恕刪)

明年關稅25%
早補庫存不就賺了25%

連著都不懂
學人作投資?
ASF9999 wrote:
明年關稅25%早補...(恕刪)



中國工廠產能應付國內需求(9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2萬億元人民幣 按年

長9.2%
)及外銷(9月中國外貿出口2,267億美元 , 按年增長14.5%)都來不及了 ,

哪還顧得及美國消費者要不要漲價 ~~


畢竟9月中國對美出口僅成長一成 根本比不上對其他國家的成長喔 !!

victor663 wrote:
工廠外移本就須要時間,從找地蓋廠房到量產,一兩年跑不掉...(恕刪)



就怕一兩年後雙方情勢放緩 , 這些工廠蓋一半的廠商就尷尬了 ....
大陸內需市場過去高速成長,有些已經過度飽和,沒辦法再維持過去那種高度成長, 例如,電視和手機,大陸的內需市場已經過度消費,過飽和,出現需求衰退.

中國國家資金補貼之下,盲目擴產和低價傾銷,中國的LCD面板產能,即將達到全球5成,超越台韓日業者總和,

中國的LCD面板內需市場雖可自行消化掉全球20~25%的產能, 仍有很多的產能必須設法外銷到 其他歐美和新興國家.


反觀,印度,東協等新興國家的經濟高速成長,又有人口紅利,消費力日漸轉強, 中國花大錢蓋鐵路,打著如意算盤,想讓製造業繼續留在中國,再利用鐵路網把商品快速運到這些新興國家銷售.

原本外資就有意直接到這些新興國家設廠,讓大型工廠產業鏈,貼近市場. 現在美國貿易戰下,推了一把,讓外資企業早點下定決心,加速把工廠移往這些明日的消費大國和勞力大國.


現階段中國配合美國要求,好好遵守和建立公平的國際貿易規則,對中國長遠發展,是正面有益的.

否則,中國過去的壞習慣會教壞其他小朋友,其他新興國家,也會學中國那一套,盜取商業機密,強制技術轉移,設立高關稅壁壘保護本國產業,國家大量補貼本國產業大量擴產, 如此一來,中國反而要煩惱 龐大的產能,會找不到出海口,無法消化掉.
pqaf wrote:
反觀,印度,東協等新興國家的經濟高速成長,又有人口紅利,消費力日漸轉強...(恕刪)


沒錯 ! 舉個例子 在不少人關注的印度市場 , 小米市佔已經是第一名了 ~
事實上以前五名廠商來說 有四家是中國廠商哩 ....

不過中國在東南亞深耕這麼多年後 這幾年甚至開始把眼光轉向非洲了 ~

諷刺的是 當時中國大舉投資這些國家時 , 台灣媒體及網路還在那邊嘲笑
中國資金外逃 即將崩潰
咧 ..... 唉 ~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