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中国电子制造40年的超级繁荣周期——冬天来了2018年11月12日,IC分析机构ICInsights发布了最新报告,并公布了2018年全球15大半导体企业预测排名。当然,中国芯片企业照例无一上榜。怎么看这些存储巨头,怎么像中国的房地产大亨!是不是我想多了?从上表可以看出,半导体产业的赢家基本上都集中在存储和CPU+GPU等主控芯片领域。而残酷的真相是,如果抛却存储芯片和摄像头芯片涨价幅度,2018年,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增长很有可能是是负数。所以费城半导体指数才是芯片行业真实的晴雨表。费城半导体指数罕见下坠6个月的时间,从接近1400点下降到1174点,下降幅度超过15%,罕见至极。而去年同期,则超过1350点。这些半导体产业链的指数股,才是真的一叶知冬。英特尔也是折磨人,最新款CPU千呼万唤不出来,旧款供货跟不上,惹得一众跟风的芯片商卖不动。说到底,这都是摩尔定律强行刷机让消费者买单惹的祸。10纳米or 7纳米,普通人哪里懂啊?头痛的库存从国君电子的研究报告来看,大陆半导体存货周转天数2018Q3达92天,和18Q2基本持平,而历史上三季度是一年中库存周转天数的相对低点(下图红色圈标出为历年的三季度,均处于年度内的较低点并相对二季度环比下降),表明三季度大陆半导体也存在库存压力。半导体存货周转天数反映了真实库存水位,可见黄金周期刚过,库存就变脸了。赚钱效应下,很多人失去理智备货。目前,代理商手里的库存,也是一大痛点。尤其是各大被动元件的企业,仓库都快装不下了。国君电子研究全球(模拟)芯片下游应用变化图从全球模拟芯片下游应用变化来看,整体的需求在下降。无论是消费类,还是汽车和工业类,都没有明显的兴奋点,这是供应链端的现实状态。反推一下,芯片卖不动,制造业哪里来的火花?存储芯片价格需求撑不住了根据集邦咨询半导体研究中心调查,2018年NAND Flash市场全年将供过于求。由于笔记本电脑及智能手机OEM库存皆已备足,再加上中美贸易摩擦、英特尔CPU缺货等影响,对于需求动能可以说是雪上加霜。因此,10月份除了SSD、eMMC/UFS价格持续下跌外,各类NAND Flash颗粒及Wafer产品的合约价跌幅更为显著。预期11月中以后的备货动能都将处于平淡。而10月TLC NAND Flash Wafer合约价跌幅达13-17%,是自2017年11月Wafer价格开始走跌以来,单月跌幅最大的一次。尽管年底欧美销售旺季将至,此波跌价却未能有效刺激模组厂的备货动能,因此预期11、12月的价格跌势难止。被动元件的过山车近日,下游业者传出,由于终端需求弱、代工厂与通路商手上库存多,国巨苏州厂已减产被动元件。苏州厂产能目前只有5成,预计12月将进一步下滑至3~4成。国巨对于苏州厂减产一事,不予证实。而从被动元件缺料缺到代工厂断线频传,到市场传出国巨苏州厂减产,仅相隔半年出头。而国巨的股票,简直就是喋血的过山车;从1310元高台跳水直到今天的零头311元,玩的岂只是心跳,还有爬上楼顶天台的勇气。值得注意的是,在7、8月间跟以国巨为主的台系被动元件业者进货的通路商,在9月之后陆续进入付款期,但这几个月被动元件价格大跌,已经满手库存的通路商,11月起不少通路商不愿意支付先前的高价,甚至以拖待变、要求以现在的价格付款,后续影响有待观察。很多代理商表示,MLCC产品已经全线降价,个别降价幅度达到40%-60%。MLCC现货市场较为集中的华强北,囤货主力都已开始出货,连高容的MLCC现货价格下滑也在10%-15%。而一部分被动元器件分销商前期积累的可观财富,有可能面临打水漂甚至血本无归的结果。以上分析,都是基于供应链端,而下文中基于手机、汽车和物联网的阐述,才是电子制造业的日落下山。智能手机产量下滑(苹果),代工厂减产减单半导体过去的十年黄金时代,是以iPhone为首的智能手机带动的黄金十年。如今连苹果也哑火带不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