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幾個基金購買的小建議給大家參考,也歡迎一起討論補充

1、通路的選擇:如銀行、證券公司、基金平台…等。
2、手續費是否有優惠?留意現在有哪些通路當月有基金手續費的優惠,可以節省更多成本支出:像基富通雙11就有優惠,王道銀行目前有基金0申購手續費的活動。千萬不要忽略手續費的重要性,喜歡一直做交易,而付了更多手續費!
3、基金標的的選擇:通常年紀越輕,比較會選擇高風險高報酬的類型,如股票型、單一國家、公司債、含衍生性金融商品配置等;年紀漸長,到退休階段,並非就選擇債券型,而是政治影響波動低的國家或者是區域型或全球型、平衡型基金,不然美國債券型也可考慮(因為長遠來看美國還會是經濟強國)
4、資產配置:定期定額或單筆投入的時間點有一點點差異,總之可以在買進淨值時適時的調整投資成本(淨值)。
注意:投資基金並非只把錢投入,然後就一支放長期。每過一段時間需要轉換到不同的市場或類型,不然長期下來,長抱一支基金,很容易賠錢。
真清 wrote:
分享幾個基金購買的小...(恕刪)

居然沒有提最重要的內扣費用...
定投一半债基一半指数基金 即使是债基也是会亏钱的要知道经济周期
尽量选大的市场股市投资 大概就这样把
pigstand wrote:
居然沒有提最重要的內扣費用...

境外基金內扣費用多寡,較不易取得。
台股基金,在公會就可以查詢得到。
106年全年,台股基金內扣費用,
最低的是 1.17%,(賣出週轉率 73.33%)。
最高的是 5.20%,(賣出週轉率 716.67%)。
一年就差 4.03%!很是可觀!


手續費真的蠻重要的,誰都不想好不容易賺來的錢白白又被扣了好幾筆。
有優惠能省到真的要好好把握!
謝謝分享,額外補充其實進場時機也很重要,原本都是用基富通買

但最近王道出的活儲2.88%新戶禮還蠻好的,想說開戶試試他們家的基金平台

銀行基金一條龍感覺會更流暢。
個人基金曾投入十幾年,定期定額與一次投入都有,定期定額已經完成免手續費的程度,但賣出,扣的錢就夠多了,單筆扣30,轉帳再扣10(都是單筆扣),如果只是想玩定期定額,強迫存款,個人倒是100分推薦,定期定額買股票

股票的手續費與扣款,都非常公開化,尤其太多種股票幾乎保證年利率5%,搭配低買高賣,年報酬率要10%以上真的很簡單,我目前基金已經全部贖回,改買定期定額存零股,目前手上每個月扣6種股票的錢。
"NIKON D200"+"12-24 F4"+"24-70 F2.8"+ "50mm F1.8"+"70-300G VR" +SB800
手續費真的蠻重要的 前陣子的平台的免手續活動有省了一筆

真清 wrote:
分享幾個基金購買的小...(恕刪)

真清 wrote:
3、基金標的的選擇:通常年紀越輕,比較會選擇高風險高報酬的類型,如股票型、單一國家、公司債、含衍生性金融商品配置等;年紀漸長,到退休階段,並非就選擇債券型,而是政治影響波動低的國家或者是區域型或全球型、平衡型基金,不然美國債券型也可考慮(因為長遠來看美國還會是經濟強國)
4、資產配置:定期定額或單筆投入的時間點有一點點差異,總之可以在買進淨值時適時的調整投資成本(淨值)。
注意:投資基金並非只把錢投入,然後就一支放長期。每過一段時間需要轉換到不同的市場或類型,不然長期下來,長抱一支基金,很容易賠錢。...(恕刪)


一個人的投資期限通常會有三四十年以上。
而長期(三十年以上),投資股票或股票基金績效表現,進出時機從來不是重點。資產配置才是。

長期來說,因通膨和文明發展,股市就是會持續向上。根據研究,股市長期的報酬來自極少數大漲的日子。沒有人能持續猜中低點反轉的時期,只要錯過幾個,績效就會大幅落後市場。因此持續留在市場中才是長期投資的重點。




同進出時機沒有人能長期持續猜對,某地區&國家&產業之盛衰,也同樣沒有人能長期持續猜對做低買高賣。

資產配置也不是你所講的那樣,資產配置是依個人能承受風險去大略決定股債比例配置。而股票要以全世界型為首選,債卷部分個人考量不同,投資級政府公債和公司債取捨比例自行拿捏。


綠角在基金方面已有詳盡的論述,有興趣的板友可以來這邊爬文學習
綠角財經筆記

本草綱目沒記載 wrote:
手續費真的蠻重要的...(恕刪)

申購費用是一次性費用。(有交易才會產生一次。)
內扣費用是持續性費用。(持有幾年就負擔幾年。)
基本上,
作短,申購費用相對重要。
作長,內扣費用相對重要。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