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成志專欄】貿易戰暫緩 再攻11000
2019-07-16朱成志
習近平G20五大開放帶動內需經濟
過去中概股曾經大漲過一波,2006年本刊特別強力推薦過「中概收成股」,當時益航(2601)從2005年只有3.7元,經過二年大漲,最高飆到107元,那一波就在反應益航旗下的轉投資:「大陸內需市場的大洋百貨」。等到2012年大洋-KY(5907)掛牌,反而從121元一路重跌到2016年的19.5元,市場又對大陸的實體百貨通路過度悲觀,藍天電腦(2362)旗下的百腦匯,在中國大陸擁有非常多值錢的3C賣場不動產,同樣的道理,大洋也擁有非常值錢的資產,現在淨值都有將近49元,這並未反應真實市值,今年Q1賺1.11元,EPS今年上看3.4元,股價才35元附近,本益比才10倍,股價過度低估了。尤其EPS才1元的遠百(2703)5月漲7%,6月漲28.2%,7月又大漲到23.8%,創2015年6月以來的四年新高,卡位中國內需百貨的大洋-KY太委屈了。
在這三年,現任董事長郭人豪入主,交出益航及大洋-KY漂亮的成績單,如今益航只有12元左右,淨值13.54元,今年Q1賺0.22元,Q2因為賣掉香港凱升控股(0102.HK),業外加入EPS達到1.85元,光是上半年就賺2元,我認為股價嚴重被低估,現在淨值13.54元,類似這種可能擁有中國通路題材的股票被過度低估,長線投資未來可能會有「翻倍」的潛力。郭人豪原本是私募基金財務人員出身,介入益航三年,把負債從200億降到Q2底大約只剩100億,從早期賣掉多餘的散裝貨輪,到現在又重新開始訂船,三年的財務大改造,益航、大洋-KY會有完全不同的想像空間,迎接著未來中國更開放的市場,相關中國收成股也值得注意。
以及新聞:https://pse.is/KBZAH
益航的個股趨勢:https://pse.is/KVXWW
以及益航的新聞:https://pse.is/K75KP
給大家參考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