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連結
永豐餘(1907)新屋廠正式啟用全台最大的沼氣發電系統。永豐餘表示,新屋廠每天的沼氣產量為28,000立方米,甲烷純度達到80%,發電效率為40%。目前新屋廠沼氣發電已設有兩套容量共計2,400kW的發電系統,第三套容量1,560kW的發電系統,預計2020年第三季完工,屆時年發電量將達3,200萬度,可供台灣近1萬戶家庭用電。
永豐餘新屋廠今日舉辦沼氣發電系統的啟用儀式,包括永豐餘大家長何壽川、董事長何奕達、桃園市長鄭文燦均出席。何壽川表示,永豐餘以農業貿易起家。在初創生產事業時,便運用農業廢棄物的甘蔗渣來造紙,也展開了集團「循環經濟」的篇章,時至今日,在生產的同時,仍不斷同步思考碳、水、紙、再生能源等四大循環,期望所有資源都能不斷地循環利用,甚至透過技術加值轉化,提升資源運用效率及價值,朝「零廢棄」全循環邁進。
何壽川表示,新屋廠自2014年開始規劃配合3號機組的厭氧循環系統,2015年動工並完成試車測試,2018年完成發電系統,今年6月正式併網。依全球生物厭氧技術先驅的荷蘭帕克公司(PAQUES)統計,全亞洲共有約500餘座厭氧沼氣廠,而沼氣轉化率能達到新屋廠等級者僅有9座。
永豐餘表示,新屋廠之所以能創造高效率沼電,主要是運用智慧科技培育六種優質厭氧菌,並針對其溫度、酸鹼值等環境變數控管,目前所培育的科技菌種,已獲得食品製造加工業等同樣具備厭氧生物處理系統的企業大量採購,同時也接獲印尼等跨國企業訂單。未來,新屋廠除自身的沼氣供電,也計畫將科技菌種輸出給其他沼氣電廠使用。
永豐餘表示,透過科技化的厭氧菌種培育技術,以及廠區能源循環的智慧管理系統,可將沼氣發電的能量轉換率提升至40%以上,能量轉換效率遠超過風力、太陽能等再生能源。此外,新屋廠得以24小時連續不間斷產生沼氣,不似風場、日照受天氣、季節等因素影響;且沼電科技得以自由選擇發電時間,突破以往太陽能、風力無法供應尖載電力的缺憾。
現在發電技術已經不只是風力、太陽能發電
這篇是有關永豐餘新屋廠的啟用,董事長何壽川也有到場
新屋廠主要是使用沼氣發電系統
沼氣發電是沒有時效性的,能24小時發電達到最高效率
何壽川也說到自2014年就開始規劃到2018年完成
目前全亞洲能與新屋廠達到相同等級的沼氣廠只有9座。
所以永豐餘在沼氣發電的技術上可以在世界上立足
也能達到『零廢棄』的循環發電
希望沼氣發電這個科技能夠補足太陽能與風力發電上的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