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寶佳近幾年買金融股
買到金融業都很頭痛
看了一下過去文章都看得出寶佳的專注力都在股票
新新聞》寶佳建設變金融大鱷,下個狙擊目標元大、日盛金
摘要:
進可攻占董監席次,退可賺價差
至今,寶佳資產「染指」的金融機構,從最早父親林陳海買的台企銀、台中商銀、華票等,再到之前蔡友才入股過的新光金、中信金,現在的新對象是元大金,每家被寶佳沾過的金控老闆都頗為頭大。
寶佳資產插旗的金融股大多是有意併購或爭取董監席次,像是隸屬台灣工銀集團的華票,寶佳持股高達一七%,台灣工銀董事長駱錦明與寶佳協調後,讓出三席董事給寶佳,形成共治狀態。寶佳在台中商銀也曾有過一席董事,不過去年四月,寶佳不僅出清台企銀,還大賣持股曾高達九%的台中商銀,現僅剩○.四%,把十九億元落袋,也算對金管會要他專注一家的建議,給出善意回應。
也因寶佳投資小型金融業屢戰屢勝,加上蔡友才之前大買新光金與中信金的經驗,雖沒能奪得中信金一席董事,也沒順利入股新光金,但這兩檔都讓寶佳資產賺飽飽,因此林家宏胃口大開,開始跨足中大型金控,大買台新金與永豐金。
金控老闆中,最被寶佳困擾的要屬台新金吳東亮。去年寶佳大買台新金近一○%,大張旗鼓地要搶一至兩席董事,嚇得吳東亮積極找友人護盤,老婆彭雪芬也協助跟台新金的大股東收委託書,最後在策略運用得宜及寶佳錯估形勢下,讓寶佳全數落空。
雖然寶佳沒取得董事席次,但卻賺到價差。寶佳已將台新金持股降至七十九萬張(約七.六%),出清約二十五萬張,若以寶佳成本約十二至十三元計算,寶佳出售在十四與十五元間,獲利應有五億元以上,整體部分則獲利超過十億元。
永豐金也不例外,寶佳最高持股永豐金近一○%,現已降至五.三三%,出脫四%多,而寶佳持股成本約八、九元間,出脫價約在十一至十元左右,約賺了十億元左右,何家暫時鬆了一口氣。
「進可攻,退可守」,是寶佳資產投資董監改選股的策略。即使搶不到董事席次,但經過寶佳「敲鑼打鼓」的買進方式,被寶佳插旗的股票都會應聲上漲,寶佳還可以賺到不錯的價差。若計算新光金、中信金、台新金與永豐金四檔獲利,寶佳應該賺進四、五十億元,是金融股的大贏家。
雖說這是去年的文章
但很明顯現在寶佳的策略就是如此
「進可攻占董監席次,退可賺價差」
我個人認為這樣的股票操作手法對小股民來說是影響最大的
有人在你上面炒股票,甚至影響整間公司的治理
而小股民們只能在底下看著的心情實在無奈…..
有人跟我一樣這麼覺得嗎??

個人積分:129分
文章編號:76792956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