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論壇很無聊
文章關鍵字
Bhirombhakdi wrote:
我懷疑其分割後會看到40...(恕刪)



請問:不詳述一下您的理由?
思無邪行不羈 wrote:
請問:不詳述一下您的(恕刪)


DIS有一次從2.3元跌至0.4元,這個事實說明了一切,不過這個事實並非表示AAPL會等比例下跌。
印象中最低到0.36元左右,不過這個0.36元的部分特殊意義支持我對AAPL的部分重要認知。
我使用奢侈品行業的方式解讀AAPL,我十分懷疑用科技業的看法解讀AAPL很危險
可能最終被證明是錯誤的,奢侈品行業的解讀方式才是正確的。

今天我仍這麼相信著,時間會證明某一些事實。
Bhirombhakdi wrote:
我使用奢侈品行業的方式解讀AAPL,我十分懷疑用科技業的看法解讀AAPL很危險



有點驚訝,沒什麼人討論!可能買美股的很少,其實我也沒買,我只是關注臺股蘋概股未來趨勢而已。

影響股價的原因這麼多,單一因素應不會嚴重影響股價吧?
Bhirombhakdi wrote:
我懷疑其分割後會看到40...(恕刪)


捷運上幾乎有一半的年輕人
有錢沒錢的
時尚不時尚的

都拿 iphone

兩三年內應該不會改變吧 ......
急吃不了熱豆腐
大象轉彎都需要時間
最多只是繁華回歸平淡(區間震盪)
不至於出現斷岸式崩盤
也就是有的是時間給你賣
這就有點像台股七月除權旺季結束(拉高出貨)後
第三季中未到年底大都會回跌或盤整的意思差不多
在以硬體收入的年代的確iphone像是奢侈品行業,
但是apple 現在由服務賺取的費用 (如最近吵翻天的 30% app store 過路費、每年由Safari 瀏覽器轉到Google 搜尋引擎就可向google收取70億美元但google 從這個流量賺取了250億美元的廣告費、未來的apple TV )的比例正在增加 ,apple還是應該以科技股來評價的。
目前 Apple 還是先鋒 VGT這檔資訊科技ETF 第一名的持股,Amazon卻被排除了呢~
因為在庫克上任之後,蘋果僅有今年變成類似科技業
過去皆是以奢侈品的看法在看待,由於我不認為今年跟去年及前年有何不同
對未來的樂觀程度並沒有太大變化,這種鬼價格只是一堆人找個公司來亂飆而已。

我仍記得,孫正義在二十年前是世界首富。
cshlny wrote:
在以硬體收入的年代的(恕刪)


可惜,真正的均值回歸也不意味蘋果是科技股
就值了今天的價格,科技股也不應那麼貴。
事實上,奢侈品行業與不少行業的辨別方式是相同的,不過對於這方面我不會說太多。
mbljeff wrote:
急吃不了熱豆腐大象轉(恕刪)


實際上在二十年前那場大盤整,很多很貴的傳產都是在很後面才被修正完。
由於我無法辨別蘋果這兩年在成長性有何區別,我認為目前的價格完全是泡沫。
然而一旦又出現下一次的盤整
我也無法肯定在這邊表示是大的還是小的,因為現在已經有許多股票可以買到好的價格了。

你們可以思考看看,在最後去接手的人很多都是過去幾年都有持有大量蘋果股票的人,一旦這些人的思維是最後蘋果的守護者...
得要有心理準備今年三月看到的最低價格也是錯誤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