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hpxoha0801 wrote:今天看到中華資金交易(恕刪) 古早時代 20~30 年前,標會非常盛行,以會養會賺大錢的人很多,到後來很多一倒會連鎖反應一堆人跑路,夜路走多了總會踫到鬼。現在包裝的更複雜,看起來更安全,但看對岸的例子一堆 P2P 還不是照倒一堆,更惡質的是平台自已捲款跑了,那你能怎辨?連銀行都有可能會倒,你相信平台不會倒?
天使雪花 wrote:古早時代 20~30 年前,標會非常盛行,以會養會賺大錢的人很多,到後來很多一倒會連鎖反應一堆人跑路,夜路走多了總會踫到鬼。 〉〉〉以前初入社會我就參加古早時代的跟會最多跟了十多個一萬元的會㡳標1000元,最高有拿過3700元的標金民國82-83年,因為倒會風波不斷的出現我就陸續收回資金改存銀行定存,當年存款利率有9%一部分資金投入股票最後全部買下現在住的房子這幾年(101/12),才又開始投入股市目前有錢就投入股海中浮沈請投資公司幫忙賺錢
6.70年代買房子自備款要50%。所以跟會是快速能買房的途徑。我的第一間公寓也是這樣才買成的。好家在是當時房子還算便宜,而且都能漲價。71年的金融風暴(跳票率歷史高點)拖到73年才影響到房地產。也影響標會結構。還好當時已經從商,只要能比月息1.5%還低的,都會參加並在前兩會就標下來。不敢想賺利息,風險太高。挖賽,月息1.5%?在民間借貸這還算低的。 如果拿3月期票去迪化街換現,一次就扣掉10%。現在台灣房地產已經進入下行階段,想靠會養會,得慎思。
以會養會,不是不行,但會頭要會挑會員。而且會員倒了,會頭要負責的。聽過幾個一倒就欠十幾億的。找軍公教當會員很穩,但沒人要標會,利息低。找做生意的當會員,大家缺錢搶標,利息高,但風險也高。會頭可以賺錢,以會養會,倒一個會員還能撐,但倒二個就受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