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再找資料驗證如下: (資料來源:台灣地區主要水庫蓄水量報告表)
經由上述網站資訊統計如下(缺寶山水庫):
四大水庫每水出水量為553萬M3、自2021/2/20 ~2021/2/27 (7天) 的有效蓄水減少308萬M3 (平均每日減少44萬M3),間接表示四大水庫每週有245萬M3的進水量。


目前主要供應這三縣市的水庫如下:(資料來源:台灣水庫即時水情)
永和山水庫(新竹、苗栗) 有效蓄水量:400.42萬立方公尺
更新時間:2021-02-28(9時)
寶山水庫(新竹) 有效蓄水量:130.45萬立方公尺
更新時間:2021-02-28(7時)
寶山第二水庫(新竹) 有效蓄水量:416.72萬立方公尺
更新時間:2021-02-28(8時)
明德水庫(苗栗) 有效蓄水量:137.29萬立方公尺
更新時間:2021-02-28(7時)
鯉魚潭水庫(苗栗、台中) 有效蓄水量:1836.99萬立方公尺
更新時間:2021-02-28(7時)
上述水庫的 [有效蓄水量] 加起來約2919萬M3。
若以 2919 / 44 = 約 66 天,表示 目前水庫有效蓄水存量 只能再供應 66天,這會不會太少天了 ?
而且我相信這已納入石門水庫每日支援的20萬M3了。
另外石門水庫目前支援竹苗地區20萬立方公尺的用水,因此把石門水庫的資訊也放上來,從有效蓄水來看,每天20萬立方公尺應該沒有中斷的理由。
石門水庫(新北、桃園、新竹) 有效蓄水量:10465.57萬立方公尺
更新時間:2021-02-28(8時)
若有沒考慮到的因素,再請各位指正,但若上述資訊無誤,表示 台灣科技重鎮正面臨前所未有的缺水危機,如果沒有水,背後所代表是什麼,大家再清楚不過了,民選政府向來以民生為主,應該不會等有效蓄水都用光的66天後才發生所擔心之事,竹科的風險不就等於台股的風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