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權息制度是台灣成為亞太金融中心一大障礙

晉升亞太金融中心 宜師法港美

關於除權的部分,它是一種股份分割,並不是盈餘分派,股價一定會等比例下降(無論強制與否),本質上不能課稅,台灣是唯一對之課稅的國家,難道沒有檢討的必要嗎?

關於除息的部分,制度設計最正確的是美國,不強制減除股價,因此可以課稅;最吸引國際資金的制度則是香港,不課稅,因此有無強制減除股價,均不影響投資人之權益;最保守的是日本制,又強制減除股價、又課稅。

台灣便是仿照最保守的日本制,問題是日本人喜歡存錢,股票並不是受青睞的投資工具,若想打造台灣成為亞太金融中心,不應該學日本制,應該學香港制或美國制。

戴銘昇/中國文化大學法學院專任教授


原文網址:
https://forum.ettoday.net/news/1939178#ixzz6pKpsXQAo
verypi wrote:
關於除息的部分,制度設計最正確的是美國,不強制減除股價,因此可以課稅;最吸引國際資金的制度則是香港,不課稅,因此有無強制減除股價,均不影響投資人之權益;最保守的是日本制,又強制減除股價、又課稅。

學不能學半套. 美國課證所稅,要不要也學起來?

合理的稅制是: 課證所稅(有獲利所得則需繳稅),不課證交稅,不課股利所得,以鼓勵長線投資,健全公司治理與穩定
不合理的稅制就是台灣: 不課證所稅(股市大戶炒股價差賺大錢免繳稅),課股利所得(不鼓勵投資人長期持有參與除權息),課證交稅(賠錢也得繳稅),當沖證交稅減半(鼓勵投資人玩短線)

全世界證券交易稅制最不健康的地方就是台灣!
台灣先(香港化)成功簽兩岸服貿
再來談能不能做亞太金融中心的夢
verypi wrote:
關於除息的部分,制度設計最正確的是美國,不強制減除股價,因此可以課稅


美股沒有漲跌幅限制,除息后,顯示股價扣不扣除是一樣的,
聰明的投資人自己有一把尺。

台灣的投資人有那麽笨嗎?會因爲沒有顯示股價扣除,隔天就多花股息的錢買股票。

課稅和除息顯示的股價沒有相關性,投資人是【實際拿到除息的錢】,因此課稅。

ps. 我的美國看盤軟體,除息時,隔日顯示的股價是【有扣除】的。
verypi wrote:
課證所稅


我只覺得法學院教授不懂財經理論與實務!
追求穩定收益!
只要對岸威脅仍在
就不可能變成金融中心

誰會把錢放在隨時會有戰爭發生的地方?
好想放假
YFLSS wrote:
不合理的稅制就是台灣: 不課證所稅(股市大戶炒股價差賺大錢免繳稅),課股利所得(不鼓勵投資人長期持有參與除權息),課證交稅(賠錢也得繳稅),當沖證交稅減半(鼓勵投資人玩短線)
全世界證券交易稅制最不健康的地方就是台灣!

聽起來很有道理哩..
還香港呢?這麼喜歡一國兩制?
刪...刪...刪...刪...刪...刪...刪...
除權是股本變動,有盈餘或公積配股現金增資減資,股份分割股本不變只是交易單位變更,這兩種是不一樣的東西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