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在印度Delta變種病毒入侵台灣、社會正急需疫苗救火之際,外傳台灣將代工製造莫德納疫苗,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9)日證實,此事確實正在洽談中。
陳時中指揮官表示,目前首重是要先評估台灣的量產能力和技術,因此必須先把國內的整體產能、分工盤整清楚,也正在盤點國內廠商的產能與意願,不會放棄任何機會,這種談判人家不會一下就找上門來,對方的全球佈局也是因素之一。
代工疫苗一事將由國家衛生研究院扮演洽談授權的窗口負責整合,並透過食藥署找來國內相關廠商開會討論,共同商討執行代工後續事宜可行性,藉以掌握國內疫苗廠的產量以及技術。
對於目前的談判進展,國家衛生研究院院長暨疫情指揮中心研發組組長梁賡義也點頭證實,他表示,台灣已經有跟國際疫苗廠有初步接觸,這是一個過程,正在進行當中。採購國際疫苗、研發國產疫苗和授權量產疫苗都是政府同時並進的重要策略,授權量產機會實際上不見得高,但我們會努力。梁賡義說,最重要的因素還是在我們台灣是否有量產能力,生產的疫苗不只是給台灣也將會供給全球其他國家使用。
國家衛生研究院院內消息人士透露,國衛院去年便已著手接洽,爭取mRNA疫苗的代工,代工部分還在牽線洽談中,盤點中的藥廠有很多家,有能力者都在談,若順利簽約,預估六至九個月期間能夠生產3億劑至5億劑的產量。
而國家衛生研究院有打算規劃取經此技術?國家衛生研究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研究人員劉家齊今天在線上記者會中表示,各界都知道國衛院正準備建置「疫苗二廠」擴大產能,早在那時就已經決定引入mRNA疫苗完成品,學習取經以利國內運用。劉家齊說,mRNA疫苗技術一定要學習,但不管是莫德納疫苗或者輝瑞BNT疫苗,是否可產生持久抗體,皆仍待觀察分析。
圖片來源/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