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在三年之前,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在台積電自家的運動會上就曾經說過,「台積電遲早會成為全球地緣策略競爭之下的兵家必爭之地」。近幾年來,在全球掀起晶片荒的情況下,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在國際上的地位和其重要性尤其明顯地被凸顯出來,如今,隨著國際局勢變化,護國神山台積電成為了美國、歐洲聯盟、日本以及德國等等大國爭相邀約前往設廠的貴客;而這無疑也是驗證了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的眼光之深遠。無論主動或是被動,願意或者不願意,台積電都已經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之上,哪怕只要走錯一步,等在前方的都可能會是覆滅的結局。
日前,中國大陸國際經濟交流研究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在一場「中美論壇」線上研討會中,針對中美關係發表觀點表示,他認為面對未來西方國家將會對中國大陸實施有如對俄羅斯那般的毀滅式制裁的情境下,一定要收復台灣,特別是在進行產業鏈和供應鏈重構方面,陳文玲呼籲,「一定要把台積電這個本來就屬於中國大陸的企業搶回到中國大陸的手裡。」
中國大陸國際經濟交流研究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分析指,對中國大陸而言,現在最主要的幾項政策,第一點是在拉緊產業鏈和供應鏈的同時,必須得要確保產業鏈和供應鏈是自主而且可控的。第二點是中國大陸為了延長戰略機遇期,做了適度的挑戰和調整,但延長戰略機遇期並不是唯一的目的,或者是可以採取對於對手來說最為不利的形式進行報復性打擊。陳文玲繼續指出,第三點是在美國和其他西方世界國家如同制裁俄羅斯一樣對中國大陸進行毀滅式制裁的情況之下,一定得要收復台灣才行,陳文玲還警告說:「它們(指的是台積電)正在加快速度向美國轉移,要在美國建立六個廠,我們(指的是中國大陸)絕對不能夠讓它轉移的目標全部實現。」第四點則是要公開且合理地盡一切所能地對俄羅斯進行支援,形成中國大陸的戰略縱深帶、形成絲綢之路經濟帶、形成能源安全帶,以作為中國大陸今後一個重大的安全屏障。
不過,對於中國大陸國際經濟交流研究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所提出的這一番言論,似乎也有一些中國大陸的網友表示不認同,直批「台積電轉不轉與美國?中國大陸說得上話嗎?」、「有些學者也是挺可笑的,看看前些年台積電聽誰的指揮,什麼時候台積電也成了我們中國大陸的企業了,需要我們來保護?」、「寫得很好卻一點用也沒有,台灣的企業,美國投資,是你說不轉移就不轉移的嗎?」、「想太多了,我們應該竭盡全力實現芯片的自主生產,而不是祈求別人不要轉移工廠」、「台積電本來是屬於中國大陸的嗎?這是什麼話,那中國大陸怎麼不自己生產晶片就好了呢?」。中國大陸傾其舉國之力,全力瘋狂奔跑追趕台積電的晶圓代工技術和能力,然而面對台積電的三大主要優勢,不管是技術領先、卓越製造還是客戶信任等等各個方面,都見不到台積電的車尾燈;依現況而論,這就是明明白白擺在你我眼前的事實。
事實上,這也不是「中資」第一次放話要買台積電了,前一段時間中國大陸半導體「國家隊」清華紫光集團也曾經高喊要買下台積電,這一次則是由中國大陸國家智庫在全球供應鏈重組的關鍵時刻放話要買下台積電。筆者認為,由這一個事件作為起始點正好,也可以給主管機關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一些提醒與警惕。按照目前國內的規定,外資在證券市場買入股票,只要控制在單一次購買10%以下股份,是可以跳過投審會審查的,而外資只要連續購買多次,就能夠持股超過50%,意思也就是說,中資其實是有漏洞能夠持續不斷地買進持有台積電的。根據公開資訊觀測站的資料顯示,台積電目前第一大股東是花旗託管存托憑證,其持股為20.52%,是台積電在美國所發行的ADR(ADR指的就是美國存託憑證的簡稱,指的是美國以外的上市公司,到美國掛牌上市。簡單來講,台積電ADR,就是台積電到美國上市的股票憑證);第二大股東則是行政院國家發展基金管理會,其持股為6.38%,除了第一大股東代表美國ADR投資大眾以外,台積電第二大股東以下的持股都是低於10%的。
圖片來源/由台積電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