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南韓新一任總統大選結果揭曉,最大在野黨「國民力量黨」的總統候選人尹錫悅以不到1%的差距險勝,並於一個月前(2022年5月10日)走馬上任。為什麼對台灣而言,這一場選舉所產生的影響將遠遠超過舉世關注的俄烏戰爭?
「政治素人」尹錫悅成功挺過今年度三月份南韓總統大選的各種驚濤駭浪,他代表原先的反對黨國民力量黨,以24萬7千多票、也就是百分之0.73的差距,以48.6%的得票率擊敗了代表執政黨參選的「共同民主黨」候選人李在明,贏得這一場大選的勝利;這一場總統大選更是創下南韓史上總統大選最小的票數差距。而這也是保守派勢力在前總統朴槿惠因為閨蜜案下台之後,時隔五年重新奪回政權。尹錫悅以極少差距獲勝,這意味著整個國家有將近一半的人是反對勝利者(也就是執政者)的,南韓的選民和社會形同分裂。
不意外地,在尹錫悅正式就職之前,各個主要國家便賣力地爭相拉攏。老大哥美國除了派遣副總統賀錦麗夫婿德龍祝賀之外,拜登總統更在5月20日的時候到訪首爾,拜登的急急到訪,是美國用實際行動來支持與祝賀尹錫悅的一份貴重禮物,誠意之大完全表露無遺。另外一方面,中國大陸國家副主席王岐山也在祝賀就職使團之列,顯示習近平對於中國大陸和南韓邦誼的重視,這一點,想必尹錫悅也一定了然於心。南韓之所以如此這般炙手可熱,是因為這一場選戰亦可以說是南韓選民在選擇親中與親美之間路線的對決。假如說這一場選舉得到的結果是由共同民主黨的候選人李在明獲勝上台,其外交政策多半會「蕭規曹隨」現任總統文在寅的路線,對中國大陸的政策相對地更為友好。最終,選舉結果是由保守派的尹錫悅勝出,確定南韓政局變天,意味著南韓的親美路線再度抬頭。
在國防外交方面,尹錫悅的外交政策屬於傳統的保守派,極度重視南韓與美國的盟邦關係,對北韓採取的立場強硬,對中國大陸也抱持著批判的態度。尹錫悅當時在選戰中便強調南韓必須得要恢復美韓同盟的信賴關係,他批判前一任領導人文在寅靠北韓實在是靠得太近了。一如外界所預期的,他上任之後,南韓外交政策有了顯著的變化,並且考慮加入由美國所領導的反中陣營。此外,尹錫悅甚至曾經揚言不惜對北韓進行「先發制人」的打擊,考慮讓美國在南韓部署更多中國大陸強烈反對的「薩德(THAAD)反飛彈系統」,尹錫悅追加部署薩德系統之說,當然觸動了北京和平壤的敏感神經;鷹派的他一上任就引發了朝鮮半島南北局勢緊張以及中韓關係的惡化,吹皺東亞這一池春水。

5月20日至5月22日,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在南韓進行三天二夜的國是訪問,第一站就造訪三星電子半導體工廠,他在三星電子副會長李在鎔的指引之下進入工廠,美方隨行的人則包括了美國商務部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等五十多人。拜登也在參訪行程之後發表演說,稱許南韓擁有世界最尖端的半導體複合生產線,在半導體生產上具有相當大的優勢,「三星電子持續不斷地推出最尖端的半導體產品,國際上像這樣的公司大概只有三個」,拜登並肯定南韓在5G以及奈米等等諸多領域上都引領全球的技術發展。
尹錫悅則表示,拜登這一次參訪,不只令人聯想起半導體所帶有的經濟和安保上的意義,還有南韓與美國藉由半導體實現「國際概括性戰略同盟」的意義。尹錫悅強調,美韓將建立安全、永續和彈性的全球供應鏈,尤其是先進半導體、電動車電池、重要礦藏等等關鍵物資,並且在人工智慧、量子技術、生物科技以及製造、自動化機器人各方面進行合作。他指出,半導體是自駕車、人工智慧、機器人等等所有尖端產業的必要零件,也是足以左右未來技術競爭力的核心要素,強調「南韓作為供應全球七成記憶體的國家,正在半導體國際供應鏈上扮演核心角色」。尹錫悅還提起了西元1974年南韓與美國一同合作在美國建設晶圓代工廠等等合作案例,他說「就如同美韓同盟的悠久歷史,美韓半導體合作的歷史也非常久遠」。尹錫悅還喊話希望拜登除了南韓產業對美國投資的各項利多政策之外,也能夠多多關切美國尖端材料、設備、設計企業對於南韓的投資。
美國總統拜登在此關鍵時期展開上任以來的首度亞洲行,首站選擇造訪南韓而非是在亞洲與其關係親密的日本,除了落實美國總統傳統必來此地區訪問的例行性傳統以外,也有幾層重要的意義。而第一個參訪地點是三星電子的晶片廠更是格外引發外界關注,這當然可以視作是美國穩住半導體產業的重要一步,「如此一來,全球重要半導體聚落,從台積電以下,都在美國一邊的陣營底下。」拜登此次出訪亞洲的重要目的之一,主要就是爭取南韓加入美國的「圍堵中國大陸」陣營。
然而,美國總統拜登前腳才剛剛離開,英特爾執行長基辛格便跟進拜訪三星電子意欲談合作,同時間美國也跟日本洽談進一步在半導體高階技術上的深度合作。美國、日本和南韓在半導體產業的動作頻頻,不難想像,未來台灣半導體產業將會面臨到何等競爭更加激烈的市場態勢。
更令人擔憂的是,這幾年下來,美國政壇不斷地有官員強調說「高階晶片有高達七成皆來自台灣」的風險,即便台積電美國廠已經動工,但是類似的說法卻仍然不斷地出現,這也給了英特爾等美國廠商可趁之機,頻頻遊說美國國會要加強補助美國本土半導體產業。再加上原本就是台灣半導體產業的最大競爭對手南韓,現如今在新任總統尹錫悅的上任和領導之下,由中國大陸的科技技術後盾,搖身一變成為了美國圍堵聯盟的最後一塊拼圖,如此一來,台灣半導體產業在Chip 4聯盟當中恐怕就會淪為「競爭大於合作」的那一方。未來不但台灣半導體產業的成熟製程業者會面臨到美國、日本、南韓以及歐洲更多產能開出的挑戰,台積電在先進製程市場上也將面對到三星電子與英特爾的雙面夾擊。追趕者環繞,危機無所不在,台灣半導體產業實在是沒有一時半刻能夠喘一口氣的奢侈與從容啊。
台積電的輝煌成就帶領台灣半導體產業又攀登翻越過一個山頭,只不過,在台灣半導體產業的全球地位到達史無前例最高點頂峰的同時,伴隨著產值以及獲利增加等等商機而來的,也有大國在地緣政治上博弈之時我方可能面臨到的風險,台灣不能夠不當心!
圖片來源/The White Ho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