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後的第三個月生活-再次見證歷史的重現

這篇應該是退休生活系列的暫時句點

在六月初時曾在某篇文中寫過
我發現了好像是股、匯、債三殺的完美陷阱即將重現
加上真看不懂現今經濟情勢
就按兵不動
大概是我給人的既定印象太差
所以好像沒有人在意這回事
現在,就真的再次重現做投資的人
最不願意看到的股、匯、債三殺情形真實上演
除非你是手上還有現金
否則面對此一情況
大概是苦惱不已
其實就算是你有滿手現金
現在要來進場也不太容易找到好標的
所以,我到現在,還是一張股票都沒買
四、五月賣股後的外幣,還是沒有兌換成台幣
莫名其妙就多了一些未實現利益.....

在過去我評論他人文章時
常說不要自己不懂硬要裝懂
胡亂發表未經熟慮過的意見
我自己看不懂現在的經濟情況
就算在代班期間
看了很多份產業分析與總經概況
我還是無法決定要買什麼股票
只能花點精神,做做Day trade
或是幾天就平倉的對沖交易
耐心等待情勢明朗後再做決定還來得及
無需去做市場的先鋒去抄底搶買
那種是法人的事,不是散戶個人該做的冒險
我曾看過一個人一直在鼓吹其追隨者要趁低入市
所謂低點,就是在被投資企業三五年後的新產品上市前去買股
然後等待三五年後新產品上市後的股票飛漲、讓別人抬轎
坐收鉅額利潤
唉,這不叫趁低買進
要是這家公司沒上市的話
這行為很像是天使投資人
我以前在做創投時,就是在做這種事
選擇有潛力的企業,投資入股
然後待產品上市,輔導公司公開發行或是上市、上櫃
我們出場了結部位
但是,我們那時候是真的去公司實勘
拿到第一或是一點五手的報表
請教該行業的專家研究分析未來發展
甚至於還可以派人入駐該公司
那聽信人言買股的散戶呢?
你有去看過相關的報表嗎?有瞭解過該產品的未來競爭力如何嗎?
有瞭解該產業的現況與未來發展嗎?
還是都是聽一人言而已?
還是都每天上網找新聞看看而已?
看看該公司的主管說了什麼?
誰又買了多少股票?
這像是看新聞買股票...........

在正常情況,你可以投資在股市的時間是很長
多的是四五十年、少的也有一二十年
就以一般人會用的存股來說
一個週期要看該企業的景氣週期
與投資人的財務風險屬性
短的話也有三、五年
長的話會超過十年、二十年
所以,一般人一生就大概有三次到十次左右的機會存股
你可以容忍停損幾次,就看你個人條件
存股的人最忌諱一件事
就是誤認時間可以糾正投資錯誤標的
其實,這前提要成立是有條件的
總不可能在買了近十年後,才發現買錯股票
損失的錢是一回事,失去寶貴的時間才是無可挽回的錯誤
所以,買股真的是不用急
只要市場還在、機會同樣是存在的

在三殺的情況我還要等多久才能進場?
其實是沒有標準答案
個人在匯率沒有穩定前是不考慮進場
若是你等不及了
可以先用小額定期不定額的方式進場去感受
只要買入的錢不是借來的,就算市場不如預期
在心理壓力上就不會影響生活太多
我在台灣的汽車業代一直在問我
何時回去台灣交車?
他的股票已經套牢近三百萬了
急需業績入袋來平衡一下
沒車可交已經好幾個月都領底薪
這理由還虧他講的出來....

可見大家日子也都不好過
在香港也是M型社會化很嚴重
一堆企業員工領半薪工作已經超過兩年了
新冠疫情加上戰爭、大國對抗、通貨膨脹
這種日子還要多久,誰知道
只能說大家要自我保重,投資要小心
文章關鍵字
autofans wrote:
你有去看過相關的報表嗎?有瞭解過該產品的未來競爭力如何嗎?
有瞭解該產業的現況與未來發展嗎?
還是都是聽一人言而已?


要作預測,但真的不要太高估「預測」這東西的準確度。
要提前布局可以,但千萬不要只集中布局一家。

連產品 PM 自己,都不能很確定:
新東西什麼時候研發成功、能不能順利量產、上市後第一版會賣得怎麼樣。
m5742
沒錯..功課做的多不多.跟會賺不賺錢..是二回事..
MBUSA
有時,就算做了功課也不一定就得勝。因此,怕麻煩的真的就選擇投資 SPY 或 0050了
chiyenms wrote:
要作預測,但真的不要太高估「預測」這東西的準確度。
要提前布局可以,但千萬不要只集中布局一家。



預測一下
之前台股會漲到你無法相信
升息縮表後台股會跌到懷疑人生!!
升息錢流到債券就好沒必要放在股市
不跟進外資大把熱錢撤走台股

fed升息!央行跟進!死
fed升息!央行不跟進!一樣死
股市都死定了

但房地產不一定會崩
只要升息不高就沒事.....吧
bbctank
你認真的嗎??現在基本工資才2.5萬,沒房的還要付房屋租金,扣除租金剩1萬多,有辦法存錢??...[汗][汗][汗]
風暴之影
縮表縮這麼少嗎?
enzo69356 wrote:
預測一下
之前台股會漲到你無法相信
升息縮表後台股會跌到懷疑人生!!
升息錢流到債券就好沒必要放在股市
不跟進外資大把熱錢撤走台股


本次不是股債同跌?
看來債券還有下檔空間,早買債券的都哇哇叫了.
建商倒,代銷收,仲介關,投客跳~
autofans
若是少量購買,其實還好,先感受一下市場氣氛
autofans wrote:
加上真看不懂現今經濟情勢
就按兵不動
大概是我給人的既定印象太差
所以好像沒有人在意這回事
現在,就真的再次重現做投資的人
最不願意看到的股、匯、債三殺情形真實上演
除非你是手上還有現金
否則面對此一情況
大概是苦惱不已
其實就算是你有滿手現金
現在要來進場也不太容易找到好標的
所以,我到現在,還是一張股票都沒買(恕刪)


股匯債三殺??
所以滿手現金??
標的當然就是房地產啦!

這隻熊走3年,資金就發呆3年?
這隻熊走10年呢?

精華地段地產買一買,放著收租、持續上漲,3年後熊市轉牛市,銀行一貸資金馬上又來,再撈一票⋯⋯
財富、家庭、健康,目標120歲!
bbctank
上一次的80年的大通膨,美國是升到20%,才止住,這一次美國就算升到10%,台灣要5%也不是不可能,美國現在10年期殖利率是3.19,年底前應該會看到4%,預計明年至少要到5%以上....
Sinfield
記得以前美國房地產未扣稅前是毛利6%,美國利率以前也是6%...6%對美國來說也沒有甚麼奇怪...美國人習慣貸款消費,利率高也是貸...
autofans wrote:
在正常情況,你可以投資在股市的時間是很長
多的是四五十年、少的也有一二十年
就以一般人會用的存股來說
一個週期要看該企業的景氣週期
與投資人的財務風險屬性
短的話也有三、五年
長的話會超過十年、二十年
所以,一般人一生就大概有三次到十次左右的機會存股
你可以容忍停損幾次,就看你個人條件
存股的人最忌諱一件事
就是誤認時間可以糾正投資錯誤標的
其實,這前提要成立是有條件的
總不可能在買了近十年後,才發現買錯股票
損失的錢是一回事,失去寶貴的時間才是無可挽回的錯誤
所以,買股真的是不用急
只要市場還在、機會同樣是存在的


這篇寫得不錯。

1.要避免在高點進場,可以選擇定期定額,尤其是大盤高點往下跌進場最佳。

2.要避免買錯股票,可以選擇指數型 被動式 ETF 類型的商品。


以上散戶可以在寶貴 40-50年的時間裡,化解這2種風險,讓整體資產部位慢慢墊高。
autofans wrote:
我發現了好像是股、匯、債三殺的完美陷阱即將重現
加上真看不懂現今經濟情勢
就按兵不動
大概是我給人的既定印象太差
所以好像沒有人在意這回事
我推薦Ray Dalio的Big Debt Crises和Principles for Dealing with the Changing World Order,這兩本看完應該會對現今經濟情勢有大致的理解。至少我是如此。

去年就一直提醒親朋好友股市房市都有過熱跡象,應保守應對。態度好一點的微笑一下繼續買股買房,態度差一點的直接懟說他已經在股市房市賺多少年了。不過去年我也只是懷疑,畢竟事情還沒發生,所以也只是說說,有不同意見就算了。而現在正在發生,但我也不想說了。畢竟不愛聽他人唱衰是人性。好心提醒搞不好還會被罵烏鴉嘴帶衰。更何況股匯債三殺別人都在賠我卻在賺,那就更不能說了。
autofans
這招太常見了,倖存者偏差
x365555
他一樣看走眼了,去年加碼中國今年在清倉多隻中概股。中國房產一直爆雷爛尾,人民封城都沒錢當然賣股求現,他當然要清倉,當時錢在人家屋簷下不得不低頭,所以看報告要把厲害關係算進去。[^++^][^++^]
房地產應該是到頂了。很多人以為房地產不會跌,這是錯誤的觀念。2000年股市大崩盤時,房地產也跟著跳水,很多建商倒閉,房價幾乎打對折。台灣的房價是從那時候開始起漲的,現在有9成機率已經到頂了。
yiching123
意指百大??????
autofans
我沒封鎖他,不過他不會來我版上啦
請問auto 大,怎麼看債市?有感應到可以買債的點位嗎?可以怎麼觀察,謝謝
Apple 1+2
明白明白,謝謝
autofans
可以在第四季看看美元指數與CPI數值是不是持續好轉再決定
房地產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